领略非洲木雕之旅

秋子

<p class="ql-block">  周六去中牟参观了“博物馆聚落”中的“启源非洲木雕艺术博物馆”。虽然知道非洲出木雕,但没见过这么多大大小小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精彩木雕艺术品文物。两大展厅四百多件木雕作品,题材包括“传承与生育”、“祖先与神明”、“生活与娱乐”三大方面。展品有人物、动物雕像、各种面具、生活用品、乐器和建筑构件等,几乎涵盖了非洲人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非洲木雕是艺术与民俗、宗教、社会意识相互融合的结果,是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传递信息、延续文化的载体,所以非常普遍。</p> <p class="ql-block">  非洲各国都盛行木雕,木雕的题材大同小异,但表现手法的流派多达二百多种。就是同国不同部落木雕的形式也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有的夸张,有的写实;有的抽象繁复,有的简洁饱满…这些,在展品中就可以看出。</p> <p class="ql-block">  馆中绚丽的画面是游客打卡留影的不错背景</p> <p class="ql-block">  徜徉在陈列的木雕中,可以感受到非洲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观察之细和技艺之精。</p> <p class="ql-block">  鸟类装饰面具 刚果(公元19—20世纪)</p> <p class="ql-block">  彩色雄鸟面具 喀麦隆(20—21世纪)</p> <p class="ql-block">  非洲传统宗教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核心。他们认为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因而把信奉的图腾刻成塑像或面具,作为象征神明和祖先灵魂永生的圣物,通过这圣物来沟通“神”与“灵”之间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  祖先面具 布基纳法索(公元19—20世纪)</p> <p class="ql-block">  圆脸祖先面具 刚果 卡特族(19—20世纪)</p> <p class="ql-block">  圆顶女性面具 刚果 松耶族(19—20世纪)</p> <p class="ql-block">  孕育祖先雕像 刚果 松耶族(公元18—19世纪)</p> <p class="ql-block">  哺乳王后雕像 科特迪瓦 鲍勒族(公元17—18世纪)</p> <p class="ql-block">  人物顶祖先面具 喀麦隆(公元19—20世纪)</p> <p class="ql-block">  辽阔的非洲大地上各种和人类共存的生物也是木雕中常见的题材</p> <p class="ql-block">  装饰牛头面具 喀麦隆(公元19—20世纪)</p> <p class="ql-block">  牛头面具 喀麦隆(公元19—20世纪)</p> <p class="ql-block">  猩猩雕像 喀麦隆 布鲁族(公元19—20世纪)</p> <p class="ql-block">  猩猩雕像 喀麦隆 布鲁族(19—20世纪)</p> <p class="ql-block">  猩猩雕像 喀麦隆 布鲁族(19—20世纪)</p> <p class="ql-block">  豪猪顶饰面具 喀麦隆(公元18—19世纪)</p> <p class="ql-block">  骑士雕像 尼日利亚</p> <p class="ql-block">  祖先雕像颈枕 刚果 卢巴族</p> <p class="ql-block">  陶土人物雕像 喀麦隆</p> <p class="ql-block">  神鸟叼蛇底座女神灵顶鉢雕像 科特迪瓦</p> <p class="ql-block">  黑人认为黑色代表生,而白色代表死亡,是阴间或祖先的世界。 展馆中有很多被涂成白脸的面具,据说这是在参加葬礼时带的。白色面具作为连接生者与逝者的媒介,便于沟通,也表示哀悼。</p> <p class="ql-block">  玉女神面具 加蓬 普奴族(公元20—21世纪)</p> <p class="ql-block">  玉女神面具 加蓬 普奴族(公元19—20世纪)</p> <p class="ql-block">  玉女神面具 加蓬 普奴族(20—21世纪)</p> <p class="ql-block">  玉女神面具 加蓬 普奴族</p> <p class="ql-block">  非洲木雕以木料为主材,有的还嵌入金属、骨质。或用贝壳、羽毛、兽骨、角牙、毛发等作装饰以求形象,表现出人类最自然本真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  尼姆巴顶饰雕像 几内亚 巴加族(公元18—19世纪)</p> <p class="ql-block">  独角彩色酋长面具 尼日利亚</p> <p class="ql-block">  中羚造型仪式面具 科特迪瓦 丹族(公元17—18世纪)</p> <p class="ql-block">  彩绘几何纹蝴蝶面具 布基纳法索</p> <p class="ql-block">  兽顶祖先面具 喀麦隆</p> <p class="ql-block">  双角顶集会面具 刚果Songe族</p> <p class="ql-block">  这个雕像面具有点像我国的孙悟空</p> <p class="ql-block">  动物图腾顶饰神兽面具 科特迪瓦</p> <p class="ql-block">  猫头鹰祖先面具 刚果Souge族</p> <p class="ql-block">  著名画家毕加索曾从非洲面具和人物雕塑中吸取灵感,直接借鉴非洲面具的造型语言,开创了立体主义艺术流派。好莱坞大片中的原始外星人形象,还有唐老鸭、阿凡达、黑豹等形象都有非洲木雕艺术表达方式的因素。</p> <p class="ql-block">  国王面具 喀麦隆(公元18—19世纪)</p> <p class="ql-block">  蜥蜴顶国王面具 喀麦隆(公元19—20世纪)</p> <p class="ql-block">  彩色镶贝国王盔式面具 科特迪瓦 丹族(公元18—19世纪)</p> <p class="ql-block">  国王头像顶饰面具 加蓬 芳族</p> <p class="ql-block">  贝饰红脸王后面具 科特迪瓦 丹族(公元18—19世纪)</p> <p class="ql-block">  贝饰脏辫彩色王后面具 科特迪瓦</p> <p class="ql-block">  KoKompo 贝宁</p> <p class="ql-block">  祖先保护神雕像 加蓬 马农格维族(公元17—18世纪)</p> <p class="ql-block">  踩龟背篓巫医雕像 喀麦隆(公元18—19世纪)</p> <p class="ql-block">  求子木偶雕像 加纳(公元17—18世纪)</p> <p class="ql-block">  凸眼四角祖先雕像 尼日利亚(公元18—19世纪)</p> <p class="ql-block">  以上图中凡是有年代标识的木雕皆为大信家居创始人庞学元李电萍夫妇捐赠</p> <p class="ql-block">  那天参观很巧遇到整个“博物馆聚落”的捐建者庞学元先生,他正在亲自给一些客人作讲解。</p> <p class="ql-block">  望着这些产生于三四百年前甚至更早的木雕文物,感到似乎可以触摸到原始文明的千年余温。有些作品也许觉得不是多美,甚至还有点吓人,但那超现实的形象正反映了非洲人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的尊崇执念和初心。那刻刀下精美的羽毛,面具上巧妙的贝饰…不得不让人赞叹其技艺的精湛。</p><p class="ql-block">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只有多看、多学、多体会,才能增加了解,共享文明。</p><p class="ql-block"> 这次博物馆之旅到此告一段落。朋友们浏览愉快!</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