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梅雨季如期而至(6月7日至7月13日)。东太湖流域苏州段经过几年的魚业禁捕治理,湖边的围网、绿藻少了不少,湖水开始清澈,6月的梅雨点打在湖面上多了几分雾气泛起的涟漪粼光,显得更加神秘与迷人。</p> <p class="ql-block">入梅后,时阴时晴的天气令人心情有点不爽。然而,我还是趁着天晴来到湖边散步。6月的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湖边的芦苇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远处的山脉轮廓隐约可见,仿佛在诉说着这片湖面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梅雨季的风带有水气,吹在人脸上感觉湿漉漉的。我站在湖边的长堤上,看着远处的小岛若隐若现,绿色的植被为这片宁静的湖景增添了几分生机。</p> <p class="ql-block">趁着雨停的时候,我来到吴中区光福境内的“浮庙墩”,它是一个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的半岛三面环水,沿着岛边小路,看到几顶白色的帐篷静静地伫立着,与远处的建筑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卷,一条小路通向湖边。</p> <p class="ql-block">湖水缓缓流淌,岸边的白色建筑倒映在水中,远处连绵的山丘为这片宁静的景象增添了几分诗意。有人在河边钓鱼,享受着这份悠闲与宁静,仿佛让所有的烦恼都被湖水带走,尤其是梅雨时节潮湿闷热的天气,让人平添了几分轻松与愉悦。</p> <p class="ql-block">光福镇,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位于苏州城西28公里的太湖之滨。东与藏书镇接壤,南同胥口镇毗连,西滨太湖,北接东渚。光福有2500多年的历史,为太湖风景名胜区13个景区之一,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古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也是苏绣的发源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梅雨天的傍晚,夕阳的余晖依然染红了天空,湖面被染成了橙色和粉色,远处的山峦轮廓清晰可见,树木和灌木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p> <p class="ql-block">梅雨季节,我又来到太湖西山岛“明月湾古村”,一探古村梅雨季景象。当我走在狭窄的古巷中,感觉两旁的砖瓦房墙更加古老而又神秘,许多人间烟火不就从这些黛瓦粉墙中飘出,染尽了古村的岁月尘埃而留传世间。</p> <p class="ql-block">“明月湾”古码头的石板路延伸至水中,路边的几棵光秃秃的树木倒映在平静的湖面上,我静静地走在这条路上,眺望远方感受着这份湖面的宁静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西山岛,亦名西洞庭山岛,位于江苏省苏州古城西南45公里处太湖中,属吴中区金庭镇。西洞庭山(也亦西山)为其主体地貌,岛因山名,称西山岛。面积79.82平方公里,最高点 336.6米,太湖中最大岛屿,亦是中国最大淡水湖岛,是金庭镇主体。</p> <p class="ql-block">梅雨季节,时雨时晴。又给人多了几分猜想,湖光山色变幻莫测。雨停时,岸边的建筑在绿色植物环绕下,与远处清澈明亮的天空、平静如镜的湖面,反射着阳光形成一道光晕。</p> <p class="ql-block">梅雨季节,当然不能错过对东山陆巷古村的探访。走在古色古香的巷道上,古老的建筑和中间的牌坊,游人悠闲地走在这巷道上,看着红色的灯笼和店铺招牌,为这片景象平添了几分访古探幽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洞庭东山,又称东洞庭山,俗称东山,位于苏州吴中区。东山是延伸于太湖中的一个半岛,三面环水,万顷湖光连天,与洞庭西山、光福邓尉等72峰交汇而成绮丽宽广的太湖风景区。相传隋莫厘将军居此,故旧称莫厘山。据隋书《十道志》记载,隋时东山岛与陆地相隔30余里。宋代,东洞庭山是湖岛。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东山与陆地(今临湖)相隔缩至50米。100多年前,东山北面的连岛沙嘴和陆地相接而形成了半岛。</p> <p class="ql-block">在陆巷古村的入口处,古色古香的巷道两旁是传统的白墙黑瓦建筑,中间的木制牌坊上写着“寒谷渡”。牌坊前的小池塘边有木制围栏和花卉装饰,池塘里种有绿色植物,让人觉得很是舒畅。</p> <p class="ql-block">梅雨天的傍晚,来到“木渎古镇”别有一番情趣,这个乾隆六次到过的地方,不知当年乾隆帝是否看到过江南梅雨时节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2005年9月木渎镇入选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是一个具有 2500 多年历史的园林古镇。相传春秋时代,吴王悦西施美色,于灵岩山建筑"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工程浩大,聚材三年,"积木塞渎","木渎"便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在木渎镇西侧尽头,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传统的牌楼,其牌楼雕刻精美。牌楼前是宽敞的石板路,路旁绿树成荫,供游人悠闲地散步。</p> <p class="ql-block">石桥横跨在宁静的水面上,桥下是清澈的河水,倒映着周围的景色,桥的两侧有石柱和栏杆,水面平静,周围有垂柳随风轻摆。</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石桥上覆盖着绿色的藤蔓,桥下是清澈的水道,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桥的轮廓。</p> <p class="ql-block">梅雨天,我又来到苏州城南的蠡墅古镇。蠡墅镇位处江苏连接浙中、浙西的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宦官兴宅、商家云集之地,蠡墅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p> <p class="ql-block">相传因春秋末期在越国任大夫的楚国贵族范蠡在此建屋居住,故得名。他后来又从此地携西施泛舟五湖,离开吴越,入齐经商,三次聚富,又三散家财,被后世奉为财神。镇上现有范蠡公园,以纪念。蠡墅老街属于典型苏州枕河人家的建筑风格,以小河为界分为上塘街和下塘街。</p> <p class="ql-block">蠡墅老镇有上塘和下塘,镇中的蠡墅港,民间传说有一条龙脉,是蛟龙出水,蠡墅是龙头,龙尾在石湖。</p> <p class="ql-block">6月的江南阴雨蒙蒙,时阴时晴,天气闷热潮湿。真可谓“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连绵的阴雨让江南大地上的明珠太湖72峰,时隐时现多了几分神秘色彩,湖中波光粼粼蒙上一层层水雾多了点朦胧感觉。更为东太湖流域的千年古镇、古村落,多了几分清新、淡雅的气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