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山岛上一天一夜

旅行者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旅行者 30708095</b></p>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19日,我们一行21人从烟台市的蓬莱区乘船到大黑山岛,海上航行距离约35千米,航行时间约80分钟。整个航行中,游客抛鸟食的喊声引来大量的海鸥相继飞来,海鸥捕食鸣叫的声音,宛若航行的交响乐,一直随船相伴而行,不知不觉就到达终点。</p> <p class="ql-block">  大黑山岛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庙岛群岛西部海域,在庙岛群岛32个岛屿中,海岛面积为7.47平方千米(排第三位),岛岸线长13.6千米,最高海拔189米。岛上常住人口约1500人。</p><p class="ql-block"> 大黑山岛是一座史前火山岛,因海岛西部的老黑山有褐黑色的玄武岩覆盖,故称黑山岛。</p> <p class="ql-block">  大黑山岛上有一个<b>龙爪山国家地质公园</b>,由五座临海绝壁和沟壑纵横的崖谷连接而成,其悬崖峭壁在岛的北端沿东北海岸线绵延千米以上,因形如龙瓜潜入海中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中国大陆屿发育最典型的石英岩和板岩群,山势险峻,巨石突兀,礁洞幽幻,具有独特的海蚀地貌。</p> <p class="ql-block"><b>  聚仙洞</b>:中国己知的最大海蚀溶洞,深50米,宽4米,高出海平面20余米。洞深光暗,深入洞内,豁然宽敞,像一聚会厅堂,海岛人叫它<b>聚仙堂</b>,笑传是当年八仙过海曾聚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  天门之眼</b>:进到景区入口拐弯处,远远看到一座白色的廊桥把高耸陡峭的山体和一座独立较矮的山岩连接在一起,但走近这个山岩其体量并不小。从另一个角度看,因海蚀的作用,这块巨型山岩更像四块方形巨石拼接在一起,其中间鬼斧神工的雕凿出一天然孔洞,其四壁与海平面皆成九十度,游人排队身临洞中打卡拍照,身影如仙女般超然秀美,这就是大黑山岛上著名的天门之眼,也叫黑山之眼。被评为<b>中国十大海岛打卡胜景</b>之一。</p> <p class="ql-block">  龙瓜山地质公园的峭壁悬崖延伸至岛的南庄海岸,因古地质时期海水浸蚀与火山熔岩作用,最终在石英岩和玄武岩交界处,形成了九个贯穿山体的海蚀洞穴,称<b>九门洞</b>。九门洞洞口形状错落有致,由北向南依次排列,气势壮观。这里的每道门洞记录着1.2亿年前火山喷发的岩浆流动轨迹,潮汐与海蚀作用将玄武岩雕刻成<b>时间之门</b>,别有洞天。</p> <p class="ql-block">  游览九门洞需要把握潮汐的时间,若正是涨潮时段,海水抬高,无法进入洞口,仅能看到最南端的洞穴。因从悬崖底部进不了洞穴,绕到悬崖的顶部斜视,依然看不到其它洞穴的真面目。但泛着多彩的崖壁与蓝色的海水交相辉映,画面幽深美丽,使自己在遗憾中看到了别样的风景,同样令人着迷。</p> <p class="ql-block">  早晨四点多,来到九门洞海边,等待东方的日出。放眼望去,黎明时刻的天空和海洋五彩缤纷,远处的岛屿隐约可见,停岸的渔船在海水中不停晃悠,几位上海来的游客提灯坐船拍照,海岸边摇曳的小树,还有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呈现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朝霞美景!</p> <p class="ql-block">  大黑山岛最南端的赶海园,有个景点叫<b>拖尾长沙</b>。当海水退潮时,拖尾沙滩与南砣子岛相互连接,呈现出一条数公里长而蜿蜒飘逸的沙带(退潮时,用无人机才能拍出最佳效果),称为大黑山岛上一抹独特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岛上欣赏日落的最佳海滩也在赶海园。夕阳洒在海面和海滩上,不同色彩的石子、大大小小的渔船、蓝白相间的灯塔与波光粼粼的海水相互映衬,展现出一幅大自然美妙绝伦的油画色彩。</p> <p class="ql-block">  落日的阳光红透天边,洒向海面,把大地照得一片通红。观赏落日的游人望着渐渐离去的太阳,默默地把太阳送出地平线才慢慢离去。你我或许对这样的场景己见惯不惊,但每天日出日落的轮回,总有人掂记着这一兴奋时刻的来来去去。</p> <p class="ql-block"><b>  北庄史前遗址博物馆</b>:北庄遗址是海岛上第一个史前村落,约6500年历史。它是由土墙与海草建造的房子,看起来既像草原上的蒙古包,又像很时尚的蘑菇房。这个史前遗址被考古发掘后,专家们说可与西安的半坡遗址齐名,称<b>中国东半坡</b>。</p> <p class="ql-block">  我们居住在南庄村叫着<b>渔山屋</b>的老民居,其中有三对夫妇选择的是民居土炕,我与夫人正好睡的是上厅土炕,房子屋顶也是用海草覆盖。当你随意走在村子的巷道里,也能看到一些用石块垒墙和海草盖顶的民居,说明用海草(取材于5~10米浅海中的大叶海苔等野生藻类)作为建房的盖顶材料源远流长,也体现了当地渔民的民俗风情。海草房冬天保暖取寒,夏天避雨防晒。</p> <p class="ql-block">  到大黑山岛上旅行,我们提前预订了一天一夜的吃住行包干费用,每人280元,要求中晚餐必须海鲜为主,但不含景区门票。通过岛上一天一夜的游览体验,感受到了岛上别样的风景民俗,特别是品尝到了丰富、新鲜、量大的海味美食,令所有人称赞叫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