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郑板桥咏怪蛇》是我发表在《团结报》2025年6月7号8版上的一篇历史文化散文,通过“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所作奇诗,揭露清代“康乾盛世”的虚伪,与官场风气的腐败,借蛇论事,给读者文友一种见微知著的独特奇异视觉,从而感悟封建时代正直知识分子敢于反抗社会黑暗,善于抗争世俗的生存智慧。</p><p class="ql-block"> 华影潮 2025.06.18.</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郑板桥咏怪蛇</b> </p><p class="ql-block"> ·刘高潮·</p><p class="ql-block"> 乙巳小龙闹腾,生肖蛇极红一时。自古文人写蛇画蛇唱蛇,专捡其良性歌咏,或记趣闻轶事,清“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公元1693——1765年),就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 郑燮,字克柔,号理庵,江苏兴化人,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孤傲苦难的坎坷经历,“书画——做官——书画”的回环人生,养成他怪人怪事怪才秉性,一方面愤世嫉俗,不与贪官奸商同流合污;一方面“难得糊涂”,陶醉于诗文书画艺术天地之中。尽管他在乾隆元年(1736)44岁高龄才中进士,50岁出任县令,但做官为民请命,赈灾献俸,平抑物价,帮助百姓度荒,杜绝歪门邪道,却遭人暗算,只得“乌纱掷去不为官”,辞归故里卖画为生。挫折成全了他怪异的“诗书画三绝”。他的诗文,正像他的题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历史造就这位奇异怪才,怪是他的艺术特色,怪也是他的做人智慧。 </p> <p class="ql-block"> 国人对蛇爱恨交加,敬它威猛顺溜,怕它剧毒杀生,文人颂蛇不多,大凡涉蛇诗文,均以隐喻抨击为主。而怪人板桥,一反常态,好咏怪诗为蛇正名。比如他的《脆蛇》,题下有注:“是蛇易断易续,能治病,无毒。土人以竹筒诱入,塞之,焙以为药。”说脆蛇脆到随时断开,却还能接活长在一块。它无毒疗疾,当地人诱捕焙成中药,医治风湿、关节炎、佝偻、痹症、眩晕、皮肤病等。蛇还是灭鼠食虫能手。</p> <p class="ql-block"> 郑诗正文只四句,“为制人间妙药方,竹筒深锁挂枯墙;剪屠有毒餐无毒,究竟身从何处藏?”此诗为脆蛇鸣不平,讽刺人们狂捕滥杀,手段阴暗并不磊落。诗人代蛇叫屈,你打死有毒的、吃掉无毒的,青红不分皂白不辨地一概排除,可让我们蛇类怎么活呀?!这种奇思怪想,以比喻手法谋篇成诗,使人读后能悟出社会陷阱密构,正人君子进退两难的深层含义。怪诗,从反向探讨了做人非易的生存智慧。</p> <p class="ql-block"> 郑板桥的另一首《比蛇》怪诗,大约作于乾隆十一年(1746)自范县调任潍县之后,诗序“粤中有蛇,好与人比较长短,胜则啮人,不胜则自死,然必面令人见,不暗比也。山行见者,以伞具上冲,蛇不胜而死。”正文“好向人间较短长,截冈要路出林塘;纵然身死犹遗直,不是偷从背后量。”板桥不论在范、还是在潍,均颇有德政,深受百姓爱戴。</p> <p class="ql-block"> 因他根本不把土豪劣绅奸商市侩放在眼里,办事公道清正廉明,却触犯了地头蛇的利益,遭到多方攻击。加之自然灾害频仍,板桥在报告朝廷,请求赈灾的同时,查封官商大贾屯粮抬价,责其平粜代赈,粉碎了富豪们趁火打劫,想发横财的美梦,于是贪官商吏沆瀣一气,四处散布诬蔑板桥的坏话。上峰以“擅自开仓赈济”为由,要定板桥“犯上”之罪,最终导致辞归。</p> <p class="ql-block"> 怪诗讲广东有一种怪蛇,见人就比高低,人称其比蛇。此蛇比高了咬人,比低了自杀,本性使然。但不论胜负生死,比蛇都坚守一条原则“不暗比,”即不搞阴谋诡计,背后袭击,暗箭伤人,哪怕比输了自戕身死,也绝不耍赖,所以比蛇留下光明正直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 而社会上这帮躲在阴暗角落造谣生事的群小,连一条比蛇都不如!可见诗人心头的悲愤,和对腐朽官场的痛恨!板桥写作怪诗既是他人品的写照,也是他怪才智慧之延伸。</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大学本科毕业,曾正规出版《华岳风情》文集1部;另有880余篇作品在省部级以上报刊发表,获奖21项;对非遗民俗文化研究颇深,18篇论文获奖;2012年获评渭南市首届文化名人;2019年获“国家文化建设奖”;2021年获市非遗保护贡献奖;2024年被澳门皮影协会授予“世界皮影明星”。</p><p class="ql-block"> 2025.6.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