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掠影(一)

Dawn

去年初夏我们夫妇两人花了38天的时间周游了欧洲七国。那次的游程共分四个阶段,前面两个阶段已在我的游记“环游英伦三岛”与“欧洲三国圣地之游”中做了介绍,这一篇着重介绍第三阶段:在瑞士的雪国金色快车六日之旅,及后续的德国斯图加特游览和乘坐从瑞士的库尔 Chur 到意大利蒂拉诺Tirano的伯尔尼那 Bernina Express景观火车,最后到达意大利米兰所经历的一路美景。<br><br> 瑞士之美早有所闻,身边也有不少朋友陆续进行了自由行。原本也想与朋友一起自由行,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跟团游,省却了行前规划,做攻略之繁忙。虽然跟团游不及自由行那样随意,面面俱到,而且时间也短,但看到的美景及对瑞士的了解却也是不少的。<div><br><div>瑞士是个多语言的内陆国,面积狭小,但集中了非常丰富的景点:闪闪发光的湖泊、高耸的雪山、明信片般完美的村庄,以及世界一流的博物馆。瑞士是全球消费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尤其在住房、餐饮和日常消费上, 高收入和高税收并存。瑞士政府的社会福利制度也为居民提供了优质的公共服务,这些优质的公共服务也对众多的旅游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所以在瑞士旅游乘坐公共交通比自驾更经济和便利。</div></div> <b>苏黎世 Zurich</b><div><b><br></b></div><div>这次的行程始于德国的法兰克福,大巴途径德国的斯图加特接了旅客后下午开到在瑞士的第一目的地苏黎世。我们因为人在巴黎,就选择了离巴黎最近的德国斯图加特,于上午11点在斯图加特火车站附近上团。</div><div>一清早我们赶到巴黎火车站准备乘坐10点左右到达斯图加特的德国Deutsche Bahn (DB)公司的火车,谁知到车站后在屏幕上找不到这班车,等了半天却被告知这班火车被取消了。偌大的一个火车站却找不到一个可以询问的工作人员,好不容易看到车站的工作人员却都摇头说不懂英语。紧急之中所幸找到一个同路的德国家庭能说英语,这位父亲告诉我们可以换乘另一班火车,但中途还要换车,我们决定索性就跟定他们了。这一班火车很挤,我们是插班生所以没座位,最后只能在车门口找个地方坐了下来。还没到该换车的车站,火车停了下来,只听到广播里讲了一通我们听不懂的话,然后所有的旅客都哗哗地拿着行李往下跑了,我们正愣在那里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那位我们跟着的德国旅客也拿起行李往下走了,等我们拿好自己的行李赶紧下车却不见了他的踪影。下车的旅客有些往出口的通道走了,有些径直走向停在我们前面的那列火车上,等我们向站在列车门口的列车员打听明白这班车也可到斯图加特时,车门都已关闭了,我们最终没能赶上这班车。好在这个车站有旅客服务部,在那里我们得到了讲英语的工作人员的帮助,他帮我们重新找可以到斯图加特的车次,但到那里太晚,赶不上大巴11点的接客时间,我们只能当机立断,决定重新买票,跳过斯图加特,直接乘车到苏黎世,虽然中途还需转车,但大约十二点多就能到达,离在苏黎世的集合时间还绰绰有余。这件事最终有惊无险地解决了,却让我们体会了一把搭乘德国DB火车的不确定性。</div> 到达苏黎世后,我们在圣母大教堂附近等候大巴的到来。作为全欧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苏黎世不只有银行、名表,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湖上的花园城,利马特河穿城而过,市内满是精心修整的花园,漫步城中,整齐、洁净,随处是鲜花绿草与别致的建筑物。 苏黎世圣母大教堂(Fraumünster)是苏黎世的一座归正会教堂,创立于853年。 教堂前是苏黎世老城最大的的市政广场明斯特霍夫Münsterhof,周围围绕着中世纪的建筑。 广场上饶有趣味的喷泉 圣母教堂旁边的 Zunfthaus zur Meisen是一座建于18世纪的有着历史意义的老房子。 教堂的背后是苏黎世利马特河上的的大桥Münsterbrücke。桥头的青铜骑士像是纪念曾经的苏黎世市长Hans Waldmann。 圣母大教堂的对面是苏黎世大教堂,也叫格罗斯大教堂(Grossmünster)与圣母大教堂隔河相望,是瑞士苏黎世的3座主要教堂之一。现今的教堂始建于1100年前后,约1220年揭幕。苏黎世大教堂是一座修道院教堂,在中世纪与利马特河对面的苏黎世圣母大教堂形成竞争。苏黎世大教堂为罗曼式,其独特的双塔是苏黎世公认的地标。 苏黎世的另一座大教堂是圣彼得大教堂, 它也是苏黎世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建于1543年。钟塔楼上有欧洲最大的教堂钟指针盘,指针盘的直径为8.7米,时针长三米,分针长四米。 在桥上看风景,三座教堂尽收眼底。 苏黎世老城的街道 市区街道上的现代化电车 苏黎世湖是瑞士著名冰蚀湖,风景极美,沿河畔筑有中世纪式的卵石小径可供游人在湖边散步,还可游泳、野餐、日光浴和乘船游览湖区,是市民们逍遥的好去处。 优雅的天鹅在水中游弋。 在这里小坐一下心情很舒畅。 <b>伯恩 Bern</b><div><b><br></b></div><div>第二天上午我们游览了瑞士首都伯恩。伯恩这个城市于1191年由贝特霍尔德五世建立,据说这座城市得名于一只被击退的熊。伯恩老城在1983年被列为世界遗产,成为瑞士重点观光城市。</div> 瑞士联邦议会大厦,正在维修中。 议会大厦位于城市的高处,大楼的背后是个观景点,居高望远,可欣赏整个城市的美丽画卷。<div><br></div> 在观景台看到的如画般的城市,阿勒河环城而过。 在观景台上留影 伯恩的老城区很有韵味,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核定的世界遗产。 中世纪的老城大门Kafigturm。 这条老城区的主要道路Marktgasse从13世纪就已规划,现已成为城市的主要商业街。 现代化的电车穿城而过 马路中间的喷泉和装饰柱。 街道另一头的时钟塔 Zytglogge,是先于Kafigturm的又一所城市大门。时钟塔是伯恩的一座中世纪塔楼,它建于13世纪初,曾经先后作为城门守卫塔、监狱、钟楼, 城市生活和公民纪念中心。在800年中,尽管经历了多次整修,钟塔及其下方的15世纪天文钟仍是伯尔尼最知名的象征和主要的旅游景点。它被列为瑞士国家财产,是世界遗产项目伯恩老城的一部分。 我们又去了伯恩著名的熊园,位于阿勒河岸边,站在高处能欣赏城市的景色。 熊园还养了一头棕熊在园内不停地来回走动。<div><br></div> <b>金色观光列车 Golden Pass Railway</b><div><b><br></b></div><div>瑞士有很多的观光火车,其中比较有名的有金色快车 Golden Pass Railway,冰川快车 Glacier Express 和伯尔尼那快车Bernina Express。这些列车装备着360度的观景车窗,爬山越岭,穿越田野湖泊之间,把瑞士的大好自然风光呈现在你的面前,叫人叹为观止,是在瑞士观景的一个很好的渠道。</div> 下午我们在茨魏西门 Zweisimmen 乘坐金色山口快车前往蒙特勒 Montreux。茨魏西门至蒙特勒段(MOB)是金色山口列车风景较好的一段。 这是车厢内部,大而明亮的车窗给了你非常好的观景体验。 列车在拐弯时 一路美景不断,目不暇给。 瑞士的火车是很主要的出行工具,火车线路纵横交错,也非常准点,与德国的火车成了鲜明的对照。<div><br></div> <div><b><br></b></div><b>西庸城堡 Chateau de Chillon</b><div><b><br></b></div><div>下午我们到达蒙特勒 Montreux, 参观了 日内瓦湖和湖边的西庸城堡。<b></b></div> 美丽清澈的日内瓦湖,山水相映。 到达西庸城堡 西庸城堡建在日内瓦湖湖畔的一块巨大岩石上。这座好似漂浮在水上的美丽城堡是瑞士游客最多的古建筑。城堡建于13世纪,在过去将近4个世纪以来,西庸城堡都是萨瓦伯爵家族的居住地和利润丰厚的收费站。整个城堡包括25座建筑,3个庭院,以及环绕四周起保护作用的两面环形墙。<br> 这个倒映在日内瓦湖上富有浪漫色彩的城堡,曾经吸引了卢梭、大仲马、雨果等许多诗人,作家以及画家,在世界上远扬其名,尤其是拜伦写的《西庸的囚犯》,非常出名。这里现在成为全世界很多人慕名而来的观光景点,每年都有超过30万游客前来参观西庸城堡。 城堡前的院子,也是游客歇脚的地方。 <div><br></div><div><br></div> 建有西庸城堡的岩石小岛,一面正对波光潋滟的日内瓦湖,一面背倚险峻高耸的群山,有着无敌的风景。 <div><b><br></b></div><b>日内瓦 Geneva</b><div><b><br></b></div><div>日内瓦镶嵌在阿尔卑斯山脉和汝拉山区之间,座落于日内瓦湖和罗纳河的交界处,在瑞士和法国的边境上,是一座讲法语的城市。日内瓦秉承博爱主义的传统,拥有国际化的视野,是联合国的欧洲总部和红十字会总部的所在地,并以“和平之都”著称。<b></b></div> 湖上有名的大喷泉 Jet d'Eau, 是日内瓦城市的地标。高达140米,每秒有500升湖水以200公里/小时的速度喷向空中,气势磅礴。大喷泉喷射出来湖水停留在空中,重量超过5吨。<br> 湖边的绿地 勃朗峰桥 Pont du Mont-Blanc 旁的建筑群。 日内瓦湖边的英国公园Jardin Anglais,建于1854年。 在英国公园欣赏日内瓦湖及湖上的大喷泉,可惜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 日内瓦花钟(L'horloge fleurie)位于英国花园的西部边缘,制作于1955年,是该市的标志。它直径5米,曾经是世界最大的花钟。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工人们正在给花钟换花。 英国公园内的国家纪念碑 日内瓦的联合国办事处也是联合国欧洲总部,是继纽约联合国总部之后的第二大联合国中心。该设施是二十世纪建筑的杰出见证,坐落在瑞士日内瓦美丽的阿丽亚娜公园内,被称为万国宫Palace of Nations,里面设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以及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等机构。这座宫殿建于20世纪30年代,到1946年为止一直都是国际联盟的主要总部,自1966年以来,这个建筑便成为了联合国欧洲总部。 门口正在进行新闻采访活动。 在万国宫的马路对面的广场上有一个巨大的断椅的雕塑,这是瑞士艺术家丹尼尔·伯塞特在1997年代表国际残联为纪念《地雷议定书》的正式生效而创作的,是国际残联呼吁人们关注战争中地雷对平民造成的伤害而建立的纪念雕塑。制作雕塑使用了5.5吨木材,高12米(39英尺) 。 <div><b><br></b></div><b>洛桑 Lausanne</b><div><b><br></b></div><div>洛桑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是日内瓦湖畔的第二大城市,国际奥委会从1914年起就选择这里作为办公地点。城镇建在三座山上,周围是葡萄园覆盖的山坡,脚下是日内瓦湖,对面法国湖岸上高耸着令人印象深刻的阿尔卑斯山脉。迷人的老城区基本上没有汽车。小巷里的咖啡馆和精品店,塑造了中世纪城市中心的街景。</div> 老城马路中心的一个16世纪的喷泉,顶端的雕塑是正义女神。 洛桑市的老城区有许多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建筑物,例如圣母玛丽亚大教堂 Cathedral Notre-Dame。 这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哥特式建筑,从12世纪中叶开始建造,13世纪建成。 西边进口处的哥特式大门有着非常精细的雕塑。 庄严高耸的祭坛 13世纪的玫瑰花窗 前庭的装饰是16世纪的后哥特式浮雕 离圣母院不远处是十七世纪的市政厅。 作为 "奥林匹克之都 ",洛桑是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所在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奥林匹克运动的资讯中心——奥林匹克博物馆的所在地。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从1915年开始设在洛桑,这个设在日内瓦湖畔的博物馆于1993年对外开放。 博物馆建在秀丽的日内瓦湖畔,在这里可以俯瞰阿尔卑斯山和美丽的湖景。 湖畔的奥运会雕塑Run up 这个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奥林匹克竞赛信息中心。通过艺术、文献、影片等向人们展示了从古代希腊到现在的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把体育、艺术和奥林匹克精神及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 这里还有象征性的跑道 和各种运动的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