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经济要腾飞

曾倩

<p class="ql-block">前几天家人去大连玩了几天,回来说了些当地的美食和风景,大连是个经济很好的城市,主要是旅游业还有轻工业服务业。突然脑子里闪出了一堆想法,当她说日料店特别多的时候,我想起了文化加营销,农产品深加工,东北是个好地方,这些年重工业担当,挑着半壁江山的责任。现在互联网时代加物流业发达,其实东北可以有自己的产业特色,不应该仅限于过去的经济模式。</p><p class="ql-block">几片鱼十几块钱的成本却可以高利润率的销售,卖的是文化以及服务。就像一把玉米一两块钱的成本,到电影院就翻几倍的利润,卖的是需求。所有的营销都应该以人为本,以需为核心。东北有东北的特色,因地制宜的发展,加上文化产业的推动,创新加技术,其实有很多路径。东北有农业,有山有水有适宜的气候还有红色文化。虽然不比南方高精尖的科技发达,但只要有想法,也可以规划自己的蓝图。大兴安岭长白山的中草药是一条发展路径,不能局限于原材料的批发,不能光卖半成品,要深加工,利用科技,可以形成多条产业链。就像不卖鱼,要卖日料,不卖玉米粒,要卖爆米花。不卖参片,灵芝孢子粉,要加工合成含片或者直接可服用的零食,或者加主食调配成饼干等等。辅助中医药理药性,标注什么身体的人适合什么样的搭配,把药膳做到可以随时放在兜里的零食。还有饮品,中国的中医博大精深,可只有一个王老吉。黄芪水,黄精,茯苓等等,都可以提取在加工成饮品。既缓解亚健康状态,又可以推广中医的价值,以及经济产业链。国人的健康是疫情之后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事情,不确定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提高全民体质是绝对有利无害的。其次盘锦的大米,河蟹等等都可以深加工做成铁盒罐头。科技创新是发展的唯一出路。过去的已经饱和,未来的发展一定要依赖科技,比如无菌封装,零添加并提升保质期,这些目前应该不难。文旅的发展是另一大方向,我们要吸引的是远方的客人,甚至国际旅行团。卫生环保必须提升,其次人文等背景更需详细和深入。有时候到哪旅游泛泛的一走而过,什么也没记住,这就是没有人文地理的深入,让人流连忘返的有时不仅是风景,而是感受。旅游业可以带动餐饮和消费业。宰人是最愚蠢的经营模式,互联网时代没有秘密。东北文旅业有很大的经济空间,食品类有多条产业链,还有纺织业,汽车制造业,只要肯想敢干都有新机遇,想在需求者之前,只要他需要,我就立马能提供,这就是商业。国内若饱和,国外一定有需要的,食品,简易的医疗设备等等。要拿我们独有的东西去建立链接,产生合作。甚至国外建厂规模生产等等。我们的秘方,我们的技术,就像当年的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等。针对不同的人群我们生产独一无二的产品。我们也要学着在国外销售我们的品牌,中国的餐饮是世界上最科学最全面最营养的搭配。中国的药膳是优点更是特色。东北人做事缺少精细,打磨,和耐性。就像初级农产品卖不上价一样,深加工是一种利他意识,服务意识。有时候去 超市,真的好多东西都看不入眼,包装设计配料表,还有口感,以及营养成分等等,觉得生产线真的使用太久了,缺少购买欲望。如果想吃饱米饭就够了,可深加工的食品不是为了饱,是消费。是需要提供不同的需求,所以卖的还有服务,精神上的体验感。就像旅行不仅是看风景,更多的是个人的感受,与陌生人建立链接后的心理上情绪价值。</p><p class="ql-block">暂时想到的就这些,没仔细想,没做市场调查,偶尔一个念头出来牵了很多杂念而已。或许说的不对,或许不符合实际,但真的希望东北能鲜活起来,能因地制宜的发挥其优势。能南北融合,推动经济发展,助力祖国繁荣昌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