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欧六国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去中欧旅游,是多年来萦绕在我心中的夙愿。</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5月7日,我们夫妻俩参加携程公司组织的旅行团,开启了为期14天的中欧六国旅游行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已经是第三次踏入欧罗巴大地了。第一次是2016年9月,和夫人一道与摄友八人租两台车在法国、瑞士、德国自驾游。第二次是去年元月份,和夫人及同学夫妻俩乘坐意大利邮轮,地中海五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瑞士、马耳他)游。(其中,瑞士虽不靠地中海,但旅游公司行程中,安排了从米兰乘大巴车去了瑞士风情小镇卢珈诺观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相信此行必将如愿以偿、收获满满、凯旋而归。</span></p> <p class="ql-block">何为中欧六国?国人普遍将波、德、匈、捷、奥、斯六国称为东欧。这种称谓也不无道理。</p><p class="ql-block">实际上中欧与东欧的称谓有几种划分。地理位置上,六国实际处于欧洲中部。从历史角度来说,这些国家基本上属于斯拉夫语系。以政治概念划分,尤其是统一以前的东德,都是前《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属前苏联领导下的东方社会主义阵营,故人们还会习惯上称六国为东欧。</p> <p class="ql-block">5月8日,上海东方航空FM869次航班,飞行11小时后,于匈牙利当地时间6:50分准时在首都布达佩斯国际机场安全降落(与北京时差7小时)。</p><p class="ql-block">匈牙利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度,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曾经和奥地利联合,成立奥匈帝国,把领土扩张到中欧大部分国家,包括今天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奥匈帝国解体。</p><p class="ql-block">一条流经首都的多瑙河,将布达佩斯一分为二,河两岸分别为布达和佩斯。</p> <p class="ql-block">匈牙利英雄广场:是布达佩斯最著名的地标之一,位于安德拉什大街的尽头。1896年动工,为纪念匈牙利建国千年(896—1896),1929年正式完工。</p><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矗立一根36米高的科林斯石柱纪念碑,顶端是大天使加百列雕像(传说中是他向匈牙利第一位国王圣伊什特万授予王冠)。柱基周围是匈牙利部落首领群雕,刻画了7位马扎尔人领袖(包括阿尔帕德大公)。</p><p class="ql-block">弧形柱廊:两侧对称的孤形柱廊上排列着14尊匈牙利历代重要统治者和民族英雄的青铜像。柱廊顶部另有象征劳动、荣誉、和平的寓意雕像。</p><p class="ql-block">无名英雄墓:纪念碑前设有石棺,纪念为匈牙利自由牺牲的无名战士,常有民众献花,以示悼念。</p> <p class="ql-block">匈牙利国会大厦:是匈牙利国民议会的办公地点(即议员们办公室)。也是匈牙利著名地标和旅客打卡观光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马加什教堂:位于布达佩斯城堡山上,属新哥特式教堂。极富艺术性的南侧的尖塔钟楼,瑰丽的教堂拱顶值得细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渔人堡:1895年至1902年间,为纪念匈牙利民族定居喀尔巴仟盆地1000周年而建。</p><p class="ql-block">名称由来,中世纪时,这里曾是鱼市,并由渔夫行业协会负责防御外族侵略,故得名“渔人堡”。</p><p class="ql-block">七座锥形塔楼象征匈牙利早期的七个部落,白色石阶,拱廊和观景台构成童话般景观。</p> <p class="ql-block">用一段多瑙河游船上拍摄的视频,来描述愉快的匈牙利之旅吧。</p> <p class="ql-block">5月9日上午,团队从匈牙利驱车470公里(近6个小时),进入波兰南部奥斯威辛小城。下午由导游事先预约了2:30分,参观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2号营地,这是二战时期德国在波兰建立的劳动营和灭犹太人营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1940年4月:纳粹德国在战领波兰后,在原波兰军营旧址上建立奥斯维辛集中营(最初用于关押波兰政治犯和苏联战俘)。1941—1942年扩建奥斯维辛二号集中营,成为主要的灭绝营,配备毒气室和焚尸炉。据战后统计,约有110万人在此遇害(用火车集中运送),其中90%是犹太人。集中营的首任指挥官鲁道夫.霍斯(1940—1943年),直接负责屠杀计划的实施。战后在纽伦堡审判后,1947年被波兰判处绞刑,在奥斯维辛营地原址执行。</p> <p class="ql-block">奥斯维辛现为“奥斯维辛.比克瑙国家博物馆”,1947年建立,被命名世界文化遗产。警示后人关于种族主义与集权主义的危害。其历史深刻影响战后国际社会对反人类罪和种族灭绝的反思。</p> <p class="ql-block">5月10日,我们驱车进入了波兰老城——克拉科夫(原波兰首都,后迁都华沙)。进入老城区途中,宽敞的街道中间,一组雕像吸引了大家眼球。导游遂让司机停车,用二十分钟的时间,给游客们讲解此组雕像的历史意义并拍照打卡。</p><p class="ql-block">雕像表现的历史场景为:(16——18世纪)波兰最辉煌的二百年里,波兰军队在索别斯基这位最杰出的英雄人物领导下,战胜普鲁士军队,阻止其东扩野心的军事胜利。</p> <p class="ql-block">经过老城的瓮城(原古城墙已拆除),相距一百米就径直来到圣福里安门塔楼。</p> <p class="ql-block">塔楼是城内仅存的8座塔楼之一。穿过塔楼门便进入老城中心。这里汇集了哥特式、罗马式和巴洛克三种风格的彩色建筑:有纺织会馆、圣玛丽大教堂、瓦维尔王宫、雅盖隆大学、老城中世纪大型广场等。</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心的美人鱼雕像喷水池,手持利刃和盾牌的美人鱼是华沙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这里需重点介绍有着661年历史的波兰古老大学——雅盖隆大学:该大学于1364年由波兰国王卡齐米日三世创立。后于1400年由国王雅盖隆重建,并以其名字命各。</p><p class="ql-block">这所大学是中欧继布拉克大学之后第二古老的大学。曾培养出众多杰出人物,包括天文学家哥白尼、罗马西斯庭教皇约翰.保罗二世。</p><p class="ql-block">虽然旅行团行程中未安排进入大学内部参观,我看时间允许,独自一人和门卫打招乎,入内一探究竟,果然,名不虚传,一流大学内部装饰也堪称精美,如宫殿一般,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5月11日,经过近500公里的长途跋行,我们从波兰小镇罗兹,驱车来到了德国柏林郊外的波茨坦镇。</p><p class="ql-block">提到波茨坦,自然而然地让人想起耳熟能详的二战时期“波茨坦公告”。</p><p class="ql-block">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举行会议。当时二战已接近尾期,纳粹德国已于5月份战败投降,欧洲战场上的战争结束,亚洲战场(尤其是中国)进入白热化局势,苏联尚未正式对日宣战。会议主题是讨论战败国的赔偿、对战犯的审判、德国柏林的管辖、要求苏联对日作战、勒令日本无条件投降以及确认开罗宣言中归还台湾、澎湖列岛、东北三省于中国等内容。由于当时中日正在激烈交战,作为同盟国之一的首脑,蒋介石没有亲自参会,在重庆坐阵指挥战役,派出了外交部长宋子文参会(中途因和苏联谈判,由新任外交部长王世杰替代)。公告起草时,苏联尚未对日宣战(《苏日中立条约》仍有效),仅有美(杜鲁门)、英(丘吉尔)和中(蒋介石电文授权)在公告上签署认可。</p><p class="ql-block">《波茨坦公告》是终结二战的关键文件,重塑了东亚政治版图。成为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在当代国际法中保有持久效力。</p> <p class="ql-block">书归正传。下午3点半钟到达德国波茨坦镇后,参观了腓特烈大帝的宫殿——无忧宫。</p> <p class="ql-block">德国波茨坦的无忧宫,是普鲁士王国最著名的宫殿之一,被誉为“普鲁士的凡尔赛宫”。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于1745—1747年下命建造。</p><p class="ql-block">宫殿依山而建,前方是六层楼梯式葡萄园露台,象征腓特烈对南欧风光的向往。主殿设计为单层“长条形”建筑,仅12个房间,包括椭圆形书房(腓特烈与法国哲学家伏尔泰会见并辩论之地);音乐厅,国王演奏长笛的私人空间。另外,在宫殿群西侧另有宏伟的新宫(1763—1769年建造)。宫殿外建有占地290公倾的园林景观,包括喷泉池与雕像、中国式茶亭及大面积草坪树木花坛等。</p><p class="ql-block">值得庆幸的是,在二战激烈的炮火中,宫殿奇迹般未遭战争摧毁,完整保存下来。1945年波茨坦会议期间,丘吉尔、杜鲁门、斯大林曾在此散步。1990年“无忧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建在“无忧宫”大门边高坡上的风车磨面塔,当年由于风车磨面发出的噪声,影响了宫殿内的宁静,国王一纸诉状将此事的当事者告上了法庭,然而,法庭却判决国王败诉!这就应了那句话:农民的破房,风可进、雨可进,国王未经许可不能进。</p> <p class="ql-block">5月12日,上午在德国首都柏林参观游览。第一站是来到市区重要景点“柏林墙”打卡。</p> <p class="ql-block">柏林墙是二战后东西方“冷战”的节点。是东德于1961年8月13日突然修建,目的是阻止东德居民逃往西德。全长约155公里(水泥墙、铁丝网、瞭望塔、壕沟组成“死亡地带”),将西柏林完全包围,与东德领士隔开。</p><p class="ql-block">1989年11月9日,因东德政府误读政策,宣布“即时开放边境”,民众自发推倒围墙,标志冷战走向终结。</p><p class="ql-block">1990年10月3日徳国正式统一。现存遗址,如东边画廊(涂鸦墙)成为历史纪念地。(著名涂鸦《兄弟之吻》,勃列日涅夫与东德领导人昂纳克拥抱漫画被永久保留,其他涂鸦画由政府组织定期更换)。</p><p class="ql-block">如今保留供参观的一段柏林墙,无声地伫立在原址上,仿佛在如泣如诉地告诚世人,分裂时的哀痛!统一后的欢欣!</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博物馆岛:位于柏林市中心,这里聚集了诸多德国首屈一指的博物馆,以佩加蒙博物馆为首,岛上的五座博物馆形态各异,却又和谐统一,施普雷河从两侧流过,使它们的气势更加宏伟磅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勃兰登堡门,是德国最具标志性的地标之一。高约26米,宽约65米,深约11米。由12根多立克式立柱支撑,形成5条通道(中间通道最宽,曾仅供王室成员通行)。门顶中央矗立着一座著名的铜制雕塑,名为“胜利女神四马战车”。</p><p class="ql-block">城门最初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建造,纪念普鲁士在七年战争后获得的和平,故称“和平之门”。1806年,拿破仑在耶拿.奥尔施泰特战役击败普鲁士后,将战车雕塑作为战利品运回巴黎。1814年普鲁士在拿破仑战争中胜利后,雕塑被夺回柏林,并添加了象征军事胜利的铁十字勋章和普鲁士鹰徽,使其带上了军事胜利的色彩。</p><p class="ql-block">现在这里也是官方举行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活动,音乐会等地方(每年12月31日,会举办盛大的跨年晚会和烟花表演。</p><p class="ql-block">总之,勃兰登堡门不仅是一座宏伟的新古典主义建筑,更是一部浓缩的德国近现代史教科书,承载着极其厚重而复杂的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菩提树下大街。位于柏林老城区的中心地带,是柏林有名的街道,自勃兰登堡门一直向东延伸至博物馆岛,道路两旁是莪密的林荫树和众多知名建筑。大街始建于1573年。18世纪初,腓特烈大帝开始在道路两侧大兴土木,使其成为德国华贵的一条大街。之后,历代统治者都曾在菩提树下大街举行阅兵式。可以和法国香榭丽舍大街㜙美。</p> <p class="ql-block">德国历史名城——德累斯顿观光。该市是德国萨克森自由州的首府,一座兼具辉煌历史、深厚文化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城市。它坐落在易北河畔,因其无与伦比的巴洛克和文艺复兴建筑以及世界级的艺术收藏,被誉为“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意大利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国王宫殿</p> <p class="ql-block">一幅由迈森瓷砖制成的巨型壁画,长达102米,描绘了萨克森统治家族韦廷王朝(1697——1763年)的历代君主骑马列队行进,是世界上最大的陶瓷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5月13日,我们离开了德国,行车176公里来到了捷克。中途,我夫妻二人与上海、南京游客六人利用自由活动时间,去了号称“小瑞士风光”的皮尔纳小镇。小镇坐落在拉贝河谷边,河谷逶迤的自然风光,岸边成群的大雁、野鸭在草地上觅食、嬉戏,构成一副绝妙的自然风景画,此情此景,使人不忍打搅和离去!</p> <p class="ql-block">小镇街巷整洁、卫生,商店,咖啡馆沿街可见,教堂、钟楼矗立在小镇中央,亦显庄严肃穆。整个小镇人烟稀少,更显静谧。经过一户街边人家,看着敝开的小汽车通道,随即入内打探,原来是个小型停车场和私家庭院,大树下的桌椅板凳摆放有序,正是私人聚会喝咖啡、啤酒的绝佳处。离开小镇时,在街心喷泉公园打卡满意而归。</p> <p class="ql-block">下午1点钟,我们到达欧洲历史悠久的温泉小镇——卡罗维发利市。这是既是疗养胜地,也是风景区。城内巴洛克式建筑,温泉长廊及优美山谷景色,数不胜数。街道沿河兴建,两旁建筑古色古香,洋溢着维多利时代风格。泉水可直接饮用,沿着泰培拉河两岸的人行步道,边走边喝,不但可浏览两岸独特建筑风格,更可达到养生目的。</p> <p class="ql-block">沿河的巴洛克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温泉长廊</p> <p class="ql-block">用小镇售卖的特制杯接温泉水饮用</p> <p class="ql-block">室内天然喷泉</p> <p class="ql-block">离开温泉小镇时,在景区接驳大巴车上,偶遇一群以色列人,经过手机对话,当他们得知我是中国人时,异常激动和兴奋(当即在大巴车上嗨起了他们的民族歌曲)。因为,我知道中国人是以色列人的救命恩人(二战时,民国驻奥地利总领事何凤山,冒着生命危险,亲自为犹太人签署了二万张签证,当时奥地利已被德国占领。躲过了纳粹灭种之灾,他们乘坐邮轮到上海虹口,建立难民营,劫后重生)。并且,2018年我去以色列旅游过。以色列人对中国人的友好态度,溢于言表。当下,我也落落大方地接受他们的邀请,下车和他们跳起广场舞,他们热情奔放地将我围在中央,那种众星捧月的感觉真爽!</p> <p class="ql-block">5月14日,全天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活动。首先来到老城广场参观,广场建于大约900年前,是众多广场中最大最知名的广场。位于瓦茨拉夫广场和查理大桥之间,也是整座城市的心脏地带。歌手蔡依林的一首《布拉格广场》更是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广场一角的旧市政厅大楼上深受游客喜爱的天文钟,格外引人注目!每天逢整点,钟声正点敲响,一只机械铜制公鸡从钟后穿出打鸣,机械铜人也随之从墙壁上两扇小窗现身,煞是神奇!</p> <p class="ql-block">圣维特大教堂:是布拉格较重要的教堂。也是当年王室加冕和辞世后的长眠之所,。教堂始建于14世纪,耗时六百年才竣工。这座令无数建筑师呕心沥血的建筑,宛如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般耐人寻味。教堂的密室里收藏有国王的三件稀世珍宝——金球、王冠、权杖,平日里不对外展示,对普通百姓是四年才展出一次,另有新任国家领导人上任时才有资格临时观看。</p> <p class="ql-block">黄金小巷:这个滿童话色彩的街巷位于布拉格城堡区的东北角(原先是防御城墙下的通道)。走在用石板铺砌的狭窄曲折的小道上,让人感觉穿越时空,回到了中世纪年代,两旁色彩缤汾的小巧房舍比邻而立。</p><p class="ql-block">据说在十四世纪国王为了用含有金矿的石头冶炼黄金,召集有冶炼技能的工匠在此炼金,这里最早聚集了一帮制作金器的传统工匠,后来各种手工艺匠人纷纷向这里靠拢,形成了前店后作坊的热闹集市,故称为“黄金小巷”。</p> <p class="ql-block">工匠作坊</p> <p class="ql-block">捷克著名作家卡拉卡曾在小巷22号居住过,游客们纷纷打卡纪念。</p> <p class="ql-block">查理大桥:这座横亘在伏尔塔瓦河上的古老石桥,是由查理四世国王1357年主持建造的,桥头高矗的桥塔,雄伟壮观,16座桥墩支撑着15个半圆拱型桥孔,使10宽、150米长的桥面坚固耐用,历经600多年的风霜雨雪,依然是现在连接旧城区与城堡区的人行通道。</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查理大桥,利用自由活动时间,我们夫妻俩在布拉格市区闲逛,路过一处小广场稍事休息时,发现马路对面大楼门前有人排队,感觉好奇,凑近一看,门牌上标注一排外语,经手机翻译,这大楼原来是布拉格国家图书馆,对我这个图书爱好者来说,无疑增加了兴趣。随即跟着排队人群上前,原来众人是排队在二楼一座人工搭造的“书塔”前拍照留影。</p><p class="ql-block">书塔在二楼平面大约有七、八米高,呈圆柱型,直径约三米,空心体,书塔中间开有约半米宽、三米多高的锥形小孔,可以伸半截身体往塔底探望。书塔设计十分巧妙、尉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书塔的一侧</p> <p class="ql-block">一探书塔内部结构</p> <p class="ql-block">书塔下部深不见底</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大厅借阅处</p> <p class="ql-block">5月15日,上午离开首都布拉格,驱车150公里,到达捷克最著名的古镇——克鲁姆洛夫。全镇已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走进这色彩缤纷的中世纪小镇,时空仿佛倒转700年,伏尔塔瓦河呈S型地贯穿全镇,小镇所有道路皆是由小石头及石板块铺成,满城的红色屋顶,迷人的景致,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休闲的人们在河边酒巴小斟</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映照下的静谧民居分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中世纪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小巷深处有人家</p> <p class="ql-block">保存完整的中世纪街道</p> <p class="ql-block">桥上矗立的铜雕像值得打卡</p> <p class="ql-block">看不够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下午离开捷克的克鲁姆洛夫小镇,行车90公里,来到了奥地利最重要的重工业城市——林茨市。</p><p class="ql-block">这里主要参观了多瑙河畔的林茨中央广场。广场建于1230年,周围有许多巴洛克风格及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当然,这里也是当地标志性的地方。广场中央矗立着一个大理石纪念碑,为感谢上帝让林茨免于战争、火灾和瘟疫而建,富有宗教色彩。</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的大理石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城中主要交通工具——有轨电车</p> <p class="ql-block">近在咫尺的多瑙河</p> <p class="ql-block">鲜艳的花簇装点在多瑙河大桥头</p> <p class="ql-block">5月16日,上午来到距林茨市130公里的萨尔茨堡市。该市位于奥地利西部,是阿尔卑斯山脉的门庭。城市的建筑风格以巴洛克为主。萨尔茨堡是音乐天才莫扎特的出生地,也是指挥家卡拉扬的故乡,电影《音乐之声》的拍摄地。萨尔茨堡老城在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远眺萨尔茨堡古城堡</p> <p class="ql-block">连心祈福锁挂满桥栏上</p> <p class="ql-block">这栋老房子的三楼是莫扎特的出生地</p> <p class="ql-block">米拉贝尔花园:这座宫殿花园,是国王萨尔茨为情人修建的。这个集聚了罗马雕塑、喷泉、迷宫的巴洛克式花园曾是知名电影《音乐之声》中,女主角玛丽亚带着孩子们欢唱“Do_Re_Mi"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造型美丽的花园草坪</p> <p class="ql-block">花园一角</p> <p class="ql-block">迷宫内部</p> <p class="ql-block">留影萨尔茨堡花园</p> <p class="ql-block">下午离开萨尔茨堡市,行车一小时后,来到奥地利的哈尔施塔湖畔。这个湖畔小镇充满着无限魅力,是欧洲历代皇室钟爱的度假圣地。小镇依山傍水,山间飞流直下的瀑布,仿佛似一条白色的银带,将郁郁葱葱的山体打扮得分外妖娆。古香古色的各式民居,错落有致地依山坡而建。教堂的尖顶从半山中伸向天空,给虔诚的教徒们和上帝沟通,净化心灵提供了渠道,找寻到了精神伊甸园。沿湖畔伸向远方的房屋,栈桥倒映在湛蓝的湖水里,亦真亦幻。天鹅无畏游人喧哗,悠然自得地在岸边嬉戏,水中游弋。</p><p class="ql-block">这里是人间,亦是天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塔尖直刺苍穹</p> <p class="ql-block">山涧瀑布飞流而下</p> <p class="ql-block">5月17日,全天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观光。</p><p class="ql-block">维也纳这个有着“音乐之都”的城市,曾有许多有名的音乐家在这里生活和创作。每年数以百万计的观光客趋之若鹜,不愿错过这典雅又迷人的中欧艺术名城。</p> <p class="ql-block">国家歌剧院:建于1869年的皇家歌剧院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歌剧院之一,而维也纳“爱乐乐团”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能够有资格登上国家歌剧院大雅之堂演出的,国家审核十分苛刻,非一般团体和个人莫能。</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音乐爱好者协会”,也称“金色大厅”。这里也是全世界音乐人的天堂。这里的商业演出,就非“国家歌剧院”了,只要肯出钱,即可租上其中某个厅(共有三个演出大厅,金色大厅、勃拉姆斯厅、玻璃厅)进行表演。</p> <p class="ql-block">晚上的金色大厅正门</p> <p class="ql-block">莫扎特乐团在金色大厅演出</p> <p class="ql-block">施特劳斯雕像: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王”的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是奥地利人的骄傲。他的雕像坐落在维也纳城市公园内,成为维也纳的一个标志。</p> <p class="ql-block">圣斯蒂芬大教堂:位于维也纳老城区的心脏地带,是奥地利重要的哥特式建筑。教堂建成于1433年,高137米。锥形入云的南塔,镶嵌在两侧屋顶的青黄拼花瓦片格外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5月18日,今天到达了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提斯拉法。这里紧邻奥地利和匈牙利两国边境,是一座既有历史又年轻的城市(之所以年轻是整个国家1993年才从捷克分出)。在老城区漫步时,既能看到许多缀以巴洛克风格装饰的房子所规划的街道,也能看到别有创意的雕像。登上市中心山顶上,可近距离地观赏“四脚朝天”的古城堡,还可在高处鸟瞰全市风貌。</p> <p class="ql-block">四角朝天的古城堡</p> <p class="ql-block">鸟瞰全城</p> <p class="ql-block">巴洛克式风格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街道一瞥</p> <p class="ql-block">创意雕像</p> <p class="ql-block">我也随大众摸一摸</p> <p class="ql-block">下午,离开布拉提斯拉法,行车40公里,抵达奥地利的著名景点——美泉宫。</p><p class="ql-block">这座茜茜公主曾经的行宫,是强盛的哈布斯堡王朝标志性的宫殿,美仑美奂的内部陈设、金碧辉煌的雕刻、精彩绝伦的油画,无不彰显着这座历经几个帝国首都皇宫的风华绝代。</p> <p class="ql-block">金碧辉煌、美仑美奂</p> <p class="ql-block">纯金打造,极度奢华</p> <p class="ql-block">油画装点,雍容华贵</p> <p class="ql-block">宏大的婚宴纪实油画</p> <p class="ql-block">5月19日,结束了此行最后一程奥地利美泉宫的行程,全团成员仍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重返匈牙利乘机回上诲。大家议论最多的一句话:意犹未尽!</p><p class="ql-block">返程的航班上,回首十几天的历程,似徐徐拉开的一幕幕情景大剧,一场接一场地呈现脑海:</p><p class="ql-block">多瑙河的游船,驶过河面,两岸多姿各异的建筑群一一从眼前划过,刻划着历史的印痕;</p><p class="ql-block">教堂高耸入云的塔尖,展现出建筑大师们高超艺术风范和工匠们精湛的技术水平;</p><p class="ql-block">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的皇家宫殿,无不彰显着帝王们极度的奢糜生活;</p><p class="ql-block">童话般的欧洲小城,仿佛时光倒流,让人置身于梦幻世界;</p><p class="ql-block">倒影在湖面的山水小镇,亦幻亦真如仙境般的立体画,一帧帧进入眼帘;</p><p class="ql-block">图书馆里透着浓郁书香的书塔,向世人展示“知识改变世界”,决不是空穴来风;</p><p class="ql-block">集中营的铁丝网、柏林墙的涂鸦,向后世警示——远离战争和分裂,珍爱和平!</p><p class="ql-block">……帷幕缓缓落下,中欧之行的点点滴滴已刻脑海,成为一辈子的记忆。</p><p class="ql-block">最后,介绍一下陪伴我们此行的好导游。朱亮:男性,上海人,40多岁、身高1.76左右,戴一副黑框眼镜。一见面开口,便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书生形象。经他自我介绍,已从事旅游行业23年,熟谙英、德、意三国语言,尤其带团出入欧洲次数为多。</p><p class="ql-block">一路上,他凭借丰富的文化知识底蕴,不间断地向全团游客介绍所到之处的人文、地理、历史要点,风土人情常识,名人轶事掌故。让大家未到景区前,初略掌握游览重点。尤其是高尚的职业操守,更让我心生敬意(一次因事情繁杂,将一顿免费团餐忘记了,大伙均未注意到此事,他事后记起,立刻向团员致歉,并及时补上)。这里,我向朱导道一声:谢谢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