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巴里(Bari, Italy),这座意大利南部普利亚区(Puglia)的首府,是普利亚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意大利南部仅次于那不勒斯的第二大城市。作为通向巴尔干半岛和东地中海的主要港口,巴里吸引了众多地中海邮轮在此停靠。虽然她的名气不及威尼斯和罗马,但在这次不期而遇的行程中,我被她蜿蜒曲折、引人入胜的古旧街道,以及悠闲惬意的生活节奏深深吸引。</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地中海邮轮结束了一周的行程后,在南意大利巴里港口最后一次靠岸。原本并没有特别做攻略,只是为了搭乘合适的回程飞机在巴里多逗留2-3日。这三天的深度游让我有机会细细品味意大利南部的文化习俗,远离邮轮的喧闹,感受宁静。我们在旧城里圣尼古拉大教堂附近的一个简陋的小公寓下榻,与当地意大利居民同住一条街,近距离感受当地的烟火气息。</p> <p class="ql-block">街上的意大利居民,旧城的老房子底层一楼往往没有窗户,像是一个窑洞,取光和空气对流都靠大门。于是门和窗的功能就此合二为一。每一户都挂着一幅镂花的门帘儿,午后的门斜开着一个缝儿,午睡是不可缺的,地中海式的气候午后炎热,门帘的后面或许是开着门睡着的人们。也常看到好奇的老人或孩子骑坐在门槛半个身子探出来看着游客们。</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巴里古城(点击图中箭头播放视频),在圣尼古拉大教堂(Basilica San Nicola)悠远的钟声中醒来,卡布奇诺和牛角包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坐在教堂拐角的Bar St Nichola咖啡厅外,地中海温暖湿润的阳光伴着微风,放眼远迢,穿过拱门亚得里亚海隐约可见,教堂前一片宁静,只有零星的游客走过和觅食的鸽子们翘首盼望行人们的面包渣。</p> <p class="ql-block">巴里圣尼古拉大教堂是一座融合了罗马式与哥特式风格的独特建筑,也是意大利最引人注目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教堂前的广场开阔宁静,一座圣尼古拉黑色雕像面朝大海耸立着,与浅色石砖铺就的小路形成鲜明对比。雕像庄严肃穆,令人起敬。圣尼古拉在天主教和东正教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慷慨和富有同情心,常因施奇迹救助了当地水手和穷人,被当地人供奉为守护神,他的名声因此传遍了整个欧洲。我惊奇地发现,圣诞老公公的原型,就是出自于圣尼古拉。他乐善好施并常以其独特方式送给有需要的人礼物, 他对儿童们更是关爱有加,因此他的故事被改编为圣诞老公公的故事传讲下来。</p> <p class="ql-block">圣尼古拉曾是公元四世纪在土耳其境内的迈拉(Myra, modern-day Turkey)希腊裔主教。在公元303年基督徒被大迫害期间,他坚定地捍卫教会教义而闻名遐迩。而他也因此在狱中度过了数年,直到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结束对基督徒的迫害。关于他的遗体安息于何处,学术界的争论至今仍在继续,但传统上,人们认为他的遗骨在11世纪被意大利水手盗走,葬在巴里尼古拉大教堂的地下室。行在巴里旧城,常常发现墙上供着他的像,而在一家礼品店里,圣尼古拉的塑像小则几十欧元,大则几千欧元不等。这位主教已经被当成“ 菩萨”一样供奉。</p> <p class="ql-block">步入教堂内部,对称排列的大木门和简洁明亮的彩窗迎面而来,阳光透过玻璃洒下光影,拱形天花板高耸入云,十字架静静伫立中央,四周摆放着木质长椅和乐谱架,似乎等待一场庄严的弥撒的开始。这里的一切都透露出一种深邃而敬虔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在耶稣的十字架前静默片刻,不禁令我联想到那句经文:”我是阿尔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初,我是终。”启示录22:13 </p><p class="ql-block">圣人虽令人起敬,圣父、圣子、圣灵才是真正的人类的创造者和守护神。</p> <p class="ql-block">走出教堂,街头巷尾依旧弥漫着浓厚的历史氛围。一条条狭窄的小巷通向远方,两旁的老建筑散发着岁月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镜头扑捉到一个温暖瞬间。一对情侣悠闲地走在石板街道上,两人谈笑风生,为这座古老的教堂带来现代的浪漫情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