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游记之七 开封府

慧星

<p class="ql-block">行程第八天,我们游览了本次行程的最后一个景点开封府。</p><p class="ql-block"> <b>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底蕴的府衙,宛如一部生动的史书,以其古朴庄严的建筑风格、丰富详实的文化展示和精彩纷呈的演艺活动,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感受大宋王朝的独特魅力。</b></p><p class="ql-block"><b> 北宋时期,开封府达到了鼎盛,按照我们导游蒋妞的形容,它相当于当今首都北京的地位。作为天下首府,管辖着二十多个县,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等一大批历史名人都曾在此任职,他们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使得开封府声名远扬。</b><span style="font-size:18px;">踏入开封府景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大宋。</span></p><p class="ql-block"><b> 开封府景区不仅有古朴的建筑,还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文化展示,让游客深入了解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b></p><p class="ql-block"><b> 今天早上八点三刻,我们来到开封府大门前,已经是里三层外三层的挤满了来看开衙仪式的游客。早上九点,伴随着激昂的鼓乐声,</b><span style="font-size:18px;">盛大的开衙仪式正式开始,</span><b>身着宋代官服的衙役们威风凛凛,展示开封府的威严与庄重。整个仪式场面宏大,气势磅礴,让游客仿佛穿越回了大宋,亲身感受到古代府衙开衙的震撼场景。</b></p> <p class="ql-block">开封府大门正对面,是一幅石刻的"獬豸图"。獬豸是中国古代神话中能辨曲直的神兽,被视为正义的武器,故成为法律公正的图腾,以彰显执法者的刚正不阿。‌‌</p> <p class="ql-block">  走进开封府大门,左右两侧有对称陈列的两块 “开封府题名记”碑,是府衙内极具历史价值的重要文物,共同记录北宋开封府历任长官的姓名与任期,蒋妞如实告诉我们,这两块是复制品,原件保存在开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蒋妞幽默风趣地说,我们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怎么也找不到包拯两字。原来,碑上“包拯”二字处因历代游人敬仰抚摸,已形成一道明显的凹痕,包拯也成为清廉的象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又观看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历史故事</span>秦香莲与陈世美的演艺节目,寒门学子陈世美育有一双儿女,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招为驸马并隐瞒婚史,家乡遭遇饥荒导致秦香莲公婆双亡,秦香莲入京告状,被包公处于极刑的故事,整个演出生动形象,深受游客喜爱。</p> <p class="ql-block"><b>  踏入开封府景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儒雅大气的大宋。整个景区的建筑布局规整,气势恢宏,依次排列着大门、仪门、正厅、议事厅、梅花堂等建筑,充分展现了宋代府衙建筑的庄重与威严。</b></p> 这是放大一百倍的宋府公章 <p class="ql-block">包青天三铡刀,分为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明礼院”,通过实物模型、图文展板、场景复原等形式,生动还原了从报考到金榜题名的完整流程。</span>系统介绍北宋科举考试全过程,也让我们很形象地了解了什么叫"连中三元"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清心楼最初为北宋时期观察京城火情的瞭望台,后因避风雨及美观需求改建为楼阁,其名称直接关联包拯的为官理念,楼内一层设有高5.8吨的国内最大包公铜站像,象征清廉公正。‌‌‌‌长期以来,留给我们的印象,包公是铁面无私、廉洁公正的历史清官形象与黑脸月牙的艺术符号,蒋妞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包拯,外表是一个白面书生形象。</p> <p class="ql-block">  图片中"槑芋堂”为开封府内一处重要展馆—“梅花堂”(古时“槑”是“梅”的异体字),此处是包公故事中“倒坐南衙”的经典场景所在,集中展现包拯突破常规、为民伸冤的司法精神。</p><p class="ql-block"> 梅花象征包拯清廉刚直、不畏权贵的品格,“倒坐”说明包公打破衙门坐北朝南惯例,反向开堂纳谏之举。为此,蒋妞戏说包公,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开后门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