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日,我怀着崇敬之情前往西安于右任故居纪念馆,探寻这位伟大人物的往昔足迹。</p><p class="ql-block"> 踏入书院门牌楼,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在52号,便是于右任故居纪念馆。门楼左侧的铜质隶书“西安于右任故居纪念馆”,右侧木板上魏碑墨书的“书院门”三个大字,搭配着悬挂的大红灯笼,尽显华夏民族特色。红木大门上黑底烫金的署名张英草书的楹联,以及高门坎两端相向而立的石鼓,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于右任先生的铜质半身坐像,他秃顶、佩戴黑边眼镜,长髯飘然,目光炯炯有神。背后木质屏风上镌刻的《望大陆》,彰显了先生一生的奋斗主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进入左侧小室,这里是文创区,陈列着许多与于右任先生相关的物品。有先生的对联、条幅,还有各种小型镜框装裱拓片对联、扇面等,以及关于于右任的邮票明信片、首日封、邮折等,更有《于右任诗词曲全集》《于右任书法艺术管窥》等珍贵文献。</p> <p class="ql-block"> 接着来到西厢房的第一展厅和东厢房的第二展厅,这里主要展示了于右任先生的生平史迹。从先生的少年求学经历,到被誉为“西北奇才”,再到与孙中山先生相识加入同盟会,投身民主革命,创办报刊,创办学校,参与起草《总理遗嘱》等,每一段历史都生动地呈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于右任早年求学与反清活动:1879年出生于陕西三原,幼年家境贫寒,靠伯母照顾成长。他勤奋好学,1895年考中秀才,后在多所书院求学。1903年,他在陕西乡试中中举,因出版诗集《半哭半笑楼诗草》抨击清朝腐败,被清廷革去举人衔并通缉,被迫潜逃至上海。</p><p class="ql-block"> 宣传革命与办报生涯:1906年,于右任加入同盟会,此后在上海开始报人生涯,先后创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公开与清王朝划清界限,其中《民立报》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大的报纸。</p><p class="ql-block"> 投身革命与政治活动:1912年,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主持部务期间推行多项改革。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他辞职回上海办报声讨袁世凯。1918年回到陕西担任靖国军总司令,打击地方专制统治。1924年,辅助孙中山筹备国民党一大,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26年,与冯玉祥等共同战斗,击溃镇嵩军,就任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1930年起,长期担任“监察院”院长一职。</p><p class="ql-block"> 支持抗战与爱国活动:抗日战争时期,于右任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救国“六大纲领”,率先签名声援“八一宣言”,主张国共合作抗日,还到中央电台发表演讲,号召文艺界抗日,邀集诗人、学者编辑《中华乐府》,宣传抗战。</p><p class="ql-block"> 关心教育与文化事业:他筹组复旦公学,创办上海大学,筹创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1932年创设标准草书社,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创立标准草书体系,推动草书的普及与发展。</p><p class="ql-block"> 晚年赴台与思乡之情:1949年,于右任被迫前往台湾。晚年他十分思念家乡和亲人,曾在日记中表达希望葬在高处望大陆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 穿过走廊,来到二楼展厅,这里集中展览了于右任先生的“鸳鸯七志”拓片。这些拓片来自于先生捐赠给西安碑林的“鸳鸯七志斋藏石”,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来到地下室,两侧是书法真迹展区,中央是书法体验区,前面是影片区。在这个凉快而幽静的空间里,鹅黄灯泡照耀着书品墨宝,让人仿佛置身于书法艺术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 于右任是中国近现代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其书法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一是创立标准草书,推动书法革新。他痛感传统草书形体繁杂、难以辨识,遂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耗时多年整理历代草书精华,编著《标准草书千字文》,统一草书规范,推动草书从文人小众走向大众,对草书的普及与发展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 二是融合碑帖,开创独特书风。早年学书从赵孟頫、王羲之入手,后转攻魏碑,精研《张黑女墓志》《石门铭》等碑刻,将碑学的雄浑苍劲与帖学的流畅灵动融合,形成“雄强苍劲、朴茂自然”的风格。其作品笔画厚重而不失灵动,结体开张大气,通篇气势磅礴,既有碑派的金石质感,又含帖派的韵律美感,被誉为“当代草圣”。</p><p class="ql-block"> 三是以书言志,彰显人格魅力。书法中蕴含强烈的家国情怀与文人风骨,晚年作品更显苍茫悲壮之感,如《望大陆》等题字,将情感融入笔墨,使书法成为精神寄托的载体,实现了“字如其人”的艺术境界。</p><p class="ql-block"> 四是培养后学,推动书法教育。他重视书法传承,通过收徒、办展等方式培养后进,其书风影响了近现代众多书法家,如胡公石、刘延涛等,为书法艺术的延续与发展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于右任的书法兼具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既继承了传统书法的精髓,又以革新精神开创了时代新风,成为连接古典与现代的重要桥梁。</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于右任部分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于右任故居纪念馆,我对于右任先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诗人,更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民主革命先驱。他的一生,是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而奋斗的一生,他的精神和成就,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p> <p class="ql-block">感谢您的雅赏!</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记于西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