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行(之二)——屯溪灵山古村落

远影孤帆

<p class="ql-block">这是灵山古村落。</p><p class="ql-block">灵山村古村落,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灵山村,据说是后唐时期形成的徽州方氏宗族聚居地。</p><p class="ql-block">古村依灵金山与丰山之间的谷地而建,采用"枕山环水"的传统格局,沿灵阳溪两岸呈"鱼骨状"分布,公共建筑如五福庙、名世祠位于核心区,与山水形成呼应,体现"天人合一"的营造理念‌。</p><p class="ql-block">进入灵山村,感觉和其他中国农村差不多——除了为欢迎游客而载歌载舞的年轻演员,村里主要是老年人,在维系着村里的人气。</p><p class="ql-block">老人们或坐在祠堂前闲聊;或在家门口向我们兜售自家做的干笋、梅干菜、自酿米酒;或干脆坐在阴凉处的石台阶上,像我好奇地看他们一样,同样好奇地看着我们这些外来游客。</p><p class="ql-block">不过,作为当地正在着力打造的新农村,也有一些本地或外来的年轻人,盘下了村里的一些明清建筑,然后刻意用现代化思维和建筑及装修模式,修建高档次的民宿和咖啡屋。</p><p class="ql-block">年轻人给古村带来的,不仅是相对古村超前的经营环境,还有“超前”的价格——一杯拿铁,居然敢标价38元。</p><p class="ql-block">年轻人,正悄悄续写着灵山古村落的新篇章。</p><p class="ql-block">地处村落中心,由老祠堂改造的灵山书局,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古色古香的堂屋正厅,东西厢房,以及天井周边,雨淋不到的屋檐下,摆设着无数<span style="font-size:18px;">书籍和陶艺,还有用来阅读和休息的桌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屋里的陈设,与木窗格外射进的阳光,还有天井上空泄下的阳光,形成了强烈的光影对比,很立体,很出片。</span></p><p class="ql-block">在一座布置成民国风格的宅子里,我为妻子拍下了两组人物特写照片。</p><p class="ql-block">‌灵山村的建筑,以砖木混合结构为主,墙体采用徽州特有的空斗砌法,屋面为小青瓦双坡顶。民居多为"四水归堂"形制,天井铺设青石板并设排水暗沟,兼具采光与集水功能‌。</p><p class="ql-block">‌门楼砖雕以万字纹、卷草纹等传统纹样为主,木雕、彩绘工艺精湛。如五福庙梁架饰有福寿纹样,翰苑坊石牌坊的立柱浮雕云纹图案,展现明清徽州工匠的高超技艺‌。</p><p class="ql-block">灵山村现存明、清时期古建筑25幢,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包含翰苑坊、灵阳桥、天尊阁、五福庙、名世祠、方家苟宅、方承栋宅等7处核心单体建筑。</p><p class="ql-block">这些建筑保留了明清徽州宗族聚落的原生状态,整体布局依山傍水,呈现典型的徽派建筑"天人合一"营造理念,是研究徽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珍贵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灵山古村,时光很慢,历史很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