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宝十四年,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接到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荔枝保鲜期内,将新鲜荔枝从遥远的岭南千里迢迢运送到长安。</p><p class="ql-block">马伯庸在历史小说《长安的荔枝》中,借古讽今,通过李善德的遭遇,深刻揭示了职场中的潜规则与人性百态。</p><p class="ql-block">这部经典小说在豆瓣有24万+读者为其打出了8.5的高分,其影响力相当惊人,近期同名电视剧开播,又引发了新一轮的评论热潮。</p><p class="ql-block">读完此书,不禁感慨:讲话没有锋芒的老好人,必定被同事欺负;</p><p class="ql-block">决定你在单位地位的,从来不是你的好性格,而是你过人的实力;</p><p class="ql-block">要想别人支持你,千万不能吃独食,一定要舍得拿出成果与人共享!</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不会拒绝的职场老好人,善良却无锋芒,注定被人随便欺负。</p><p class="ql-block">在职场中,有一种人总是被忽视、被利用,甚至被牺牲——那就是不会拒绝的老好人。</p><p class="ql-block">他们善良却无锋芒,温顺却无边界,最终沦为他人眼中的“好欺负”。</p><p class="ql-block">马伯庸在《长安的荔枝》中塑造的李善德,正是这样一个人物。</p><p class="ql-block">他初登场时,是长安城上林署里一个不起眼的九品小吏:不善言辞、性格温和、从不拒绝任何请求。无论是上司的额外差遣,还是同僚的推诿甩锅,他都默默承受,仿佛“好说话”就是他的代名词。</p><p class="ql-block">"记住,你刚认识一个人时,他跟你说的每句话,都是在试探你的底线。"</p><p class="ql-block">当李善德发现敕牒被贴纸篡改,自己中了圈套时,为时已晚。</p><p class="ql-block">申诉无门的他只能在暗处独自舔舐伤口。</p><p class="ql-block">这像极了现代职场中那些被"能者多劳"绑架的老实人——他们的善良非但没有换来尊重,反而成了被剥削的理由。</p><p class="ql-block">人性深处,藏着一种原始本能:慕强欺弱。</p><p class="ql-block">在原始社会,强者意味着生存,弱者意味着被淘汰。</p><p class="ql-block">这种本能穿越时空,依然影响着现代人的行为模式。</p><p class="ql-block">当我们表现得过分老实、毫无底线时,实际上是在向他人释放"我好欺负"的信号。</p><p class="ql-block">正如李善德的遭遇,允许别人一次次越界的结果,只能是对方的得寸进尺。</p><p class="ql-block">转折发生在李善德决定卸下"好人"包袱的那一刻。</p><p class="ql-block">当他不再唯唯诺诺,开始展露出"我不好惹"的气场时,周围人的态度竟奇迹般地变得客气起来。</p><p class="ql-block">他依然是那个善良的李善德,但此时的善良有了锋芒,有了底线。善良需要铠甲,否则就会沦为他人砧板上的鱼肉。</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最终能决定你在职场地位的,只有实力二字。</p><p class="ql-block">接到任务后的李善德经历了短暂的崩溃与逃避,但很快选择了正面迎战。</p><p class="ql-block">他远赴岭南实地考察,反复试验荔枝保鲜的方法,精确计算运输路线和时间,最终设计出一套近乎完美的运送方案。</p><p class="ql-block">当他带着这份凝聚心血的方案回到长安,寻求各部门配合时,虽然仍遇到不少阻力,但此时,他已经能感受到大家态度的变化,所有人都不再敢小看他了。</p><p class="ql-block">更大的转折发生在杨国忠的令牌交到他手中的那一刻。</p><p class="ql-block">曾经推诿扯皮的官员们突然变得殷勤备至,办事一路绿灯,甚至连他的房贷都被神秘地豁免了。</p><p class="ql-block">这一幕何其熟悉?同一个人,身处低位时遭人白眼,身居高位时却备受礼遇,这样的职场规律千古未变。</p><p class="ql-block">"你不优秀,认识谁都没有用。不是朋友多了路好走,而是你路走好了,朋友就会多。"李善德的经历生动诠释了这句话。</p><p class="ql-block">世界从不在意我们的自尊,人们敬畏的永远是实力、成就和背后的资源。</p><p class="ql-block">当李善德仅是一个无名小吏时,他的诉求无人理会;</p><p class="ql-block">但当他展现出专业能力,尤其是获得权贵背书后,整个世界都对他和颜悦色。</p><p class="ql-block">这给现代职场人的启示再清楚不过:与其抱怨世态炎凉,不如专注提升自己。</p><p class="ql-block">专业能力、个人影响力、资源人脉,这些才是突破困境的真正利器。</p><p class="ql-block">就像荔枝运输任务一样,人生中的许多"不可能",在实力面前都会变成"可能"。</p><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职场吃独食注定走不远,把成果拿出来共享才能赢得支持。</p><p class="ql-block">当李善德带着荔枝的运送方案回到长安,满以为会得到认可时,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p><p class="ql-block">他的方案无形中"打脸"了各个部门,显得他们此前是多么的无能。</p><p class="ql-block">于是,他遭遇了比之前更强烈的抵制,甚至险些丧命于经略府的截杀。</p><p class="ql-block">关键时刻,朋友韩洄的一席话点醒了他:"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一个人吃独食,是吃不长久的。"</p><p class="ql-block">李善德恍然大悟,立即调整策略:将首功让给杨国忠,在方案中强调各部门的"助力良多"。</p><p class="ql-block">这一转变立竿见影,在杨国忠的协调下,各部门积极配合,任务圆满完成。</p><p class="ql-block">"得寸进尺,不如让利三分。</p><p class="ql-block">越底层的人越喜欢占别人的便宜,导致没人愿意跟他合作。</p><p class="ql-block">越上层的人越喜欢让别人占他便宜,导致想跟他合作的人越来越多。</p><p class="ql-block">"李善德的经历完美诠释了这一人性法则。</p><p class="ql-block">单打独斗或许能赢得一时,但要想走得远,必须懂得"抬轿子"的艺术。</p><p class="ql-block">在职场这片江湖中,真正的智慧不在于你有多强,而在于你能否让周围的人因你而更强。</p><p class="ql-block">分享功劳,照顾他人利益与面子,形成互利共赢的合力,这才是可持续的成功之道。</p><p class="ql-block">《长安的荔枝》之所以引发无数现代职场人的共鸣,正是因为它表面讲述的是唐朝小吏运送荔枝的故事,实则映射的是当代人在复杂社会关系中的生存困境。</p><p class="ql-block">李善德的遭遇,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所面临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在职场上被边缘化、被欺负或遭人白眼,不妨反思一下自己哪里出了问题。</p><p class="ql-block">是太过善良被人欺,还是实力不行被人嫌弃,或者只顾个人取得成绩,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p><p class="ql-block">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人性亘古不变。</p><p class="ql-block">从李善德到今天的我们,生存的智慧一脉相承。</p><p class="ql-block">看透这些法则并付诸实践,好运和好结果自会青睐。</p><p class="ql-block">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永远是我们自己的成长与蜕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