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河南作为旅游大省,历史古迹与自然景观星罗棋布,红色文化与人文景观也是如诗如画,举不胜举,是众多的游客憧憬和向往的地方。我曾游历过河南的许多地方,例如:云台山、老君山、重渡沟、古城开封、宝泉大峡谷、南街村、少林寺等。但总觉得没有去郭亮村和红旗渠追寻一下在伟大精神指引下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一种遗憾,不料这遗憾被儿子教学的济宁新英才学校给弥补了。新英才学校组织教师家长旅行观光,而我很荣幸成为了其中一员,而旅行目的地就包括了郭亮村。</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人于6月17日来拜谒郭亮村,还未到郭亮村我们便被沿途的风景深深地震撼了。绵亘不断,气势巍峨的一座座大山,如一位位顶天立地,威武雄壮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土地,让人感觉这片神秘的土地神圣而不可侵犯;那鬼斧神工般陡峭的悬崖峭壁,令人望而生畏,止步不前,只有几股那勇往直前的山泉一跃而下,成就了这山水画长卷里的壮丽风景。当你举目望去,会发现四周环绕的群山苍茫而雄伟,峻峭而奇幽,一座座精神抖擞,神采飞扬,如一位位歌者立于这中原大地上引吭高歌。我想也许它们真的是在用自己的语言歌唱着,赞美着,这个伟大的时代,也只有这个伟大的时代才能让着瘦骨嶙峋的穷乡僻壤变得丰腴而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 初识郭亮村给人以古色古香的沧桑感,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淳朴和善的民风让人感到亲切而温馨,到处洋溢着祥和的氛围。村里的石板路虽然说是让我们这一行夕阳红团队有点感到步履维艰,但也让人感觉走在这以大山为基石的坚硬的道路上心里面特别踏实。虽然说来人如织,但并不嘈杂,路边虽然说是商铺林立,但门口极少有五颜六色,千奇百怪的招牌,也很少有招揽顾问的吆喝声。如果您顿足浏览那些来自于大山怀抱里特产,主人便会很耐心而热情地给你介绍,至于您买不买,主人并不在意,我感觉这大山里的风景很壮观,可我感觉最有魅力的还是具有大山情怀的人民。我向来出门不习惯于空手而归,在一个做木雕的店铺前,欣赏一番师傅的精谌手艺后,便给孙女请了个小猴子桃木属相木雕,那调皮、顽劣、惟妙惟肖的形象栩栩如生,特别可爱。我本以为要五十元的,可当我问价时,师傅说给三十就可以的;当他询问得知我是来自于山东孔孟之乡时,师傅又很和气地说:“您别拿三十了,拿二十五吧;你们山东人为人很实在,热情直爽,做事也很仗义,山东人做朋友可交。”我只有附和着说:“你们河南的朋友也一样,都是大好人。”我很少见识到做生意主动让利给客户的,我想我这是沾了山东人的光,让人家本小利薄的买卖又少赚了五元钱。虽然说是省钱不多,但被这老板一夸心里面也难免有点沾沾自喜,并庆幸自己没有与老板讨价还价,否则,怕是会影响到山东人在这老板心里面的形象的。</p><p class="ql-block"> 由于郭亮村已成为了一个影视基地,如《举起手来》《走出地平线》《战争角落》《清凉寺的钟声》《倒霉大叔的婚事》等众多影视剧里都有这里的身影,心想若能遇到个影视拍摄组,见证一下这影视剧的拍摄更不虚此行,可事与愿违,没有遇到总感觉有些美中不足。可我不知别人是为看景而来,还是看人而来,而我心虽有所盼,但并不是为追剧而来,来此是为了追寻郭亮村蕴含着的那种精神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跟随导游的脚步,走在那被称为天下奇观,人间奇迹的绝壁长廊里。沿着绝壁长廊缓缓前行,仿佛进入了一段时光的隧道。岩石构成的隧道墙壁带着自然的纹理与岁月的痕迹,显得古朴而神秘。尽管这绝壁隧道里的光线时明时暗,但隧道尽头那逐渐明亮的光和隧道向外面世界打开的每一扇心窗,都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引领着人们不断向前探索。脚下的道路平整而整洁,斑驳的石质如页页史书点缀两旁,在向人们诉说着建造者们的心血与智慧。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走,不仅是一种身体的体验,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让人深刻感受到奋斗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导游小杨是位非常健谈的河南靓妹,她满怀激情地给我们介绍了郭亮村峥嵘坎坷的前世今生。郭亮村因宋代起义领袖郭亮在此扎营而得名,村落三面环山,一面悬崖,被外界称为悬挂在悬崖峭壁上的村庄,亘古以来,人们出行只有靠走羊肠小道,攀爬绝壁天梯,道路的闭塞如沉重的枷锁制约着郭亮村,除了出行极度不便外,还经常会出现摔伤,摔死人的恶性事件。1972年时,全村人民立志改变这种出行难的局面,于是在村支书申明信带领下,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坚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恒心,以滴水穿石,精卫填海的顽强意志,用铁钎、铁锤等最原始的工具,用矢志不渝,坚韧不拔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必胜信念,人们栉风沐雨,不畏严寒暑假,挥锤打钎,凿石开洞,坚信岩石再硬没有我们的意志硬,绝壁再坚没有人们的决心坚。郭亮村人发下铮铮誓言:山洞一日不通,奋斗一日不息。在这种面对艰难险阻,敢于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并勇于战胜困难精神激励下,郭亮村人历时五年多,直到1977年在悬崖峭壁上修成了一条长约1300米的绝壁长廊,打通了村里与外界沟通的道路,被人们称为挂在悬崖上的公路,赞为世界第九大奇观。历史是往事,但历史不应该被忘记;郭亮村这种齐心协力,同心同德战天斗地的事迹虽然说是已经过去了,但那种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敬畏并传承的。我们游走在这挂在绝壁悬崖上的公路上,被当年郭亮村人的精神所折服了。</p><p class="ql-block"> 郭亮村人面对艰难险阻勇于亮剑,勇于树立起“战胜一切困难,而决不被困难所屈服”的战天斗地的坚强不屈的意志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而这种意志与决心不仅仅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也不仅仅是郭亮村的专利,无论社会发展到任何时代我们都需要传承与弘扬这种精神,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遇到困难时都要发扬光大这种精神,也许有些事迹会在历经沧桑后在社会发展中消声匿迹,但那种矢志不渝,坚韧不拔精神永远不会褪色,因为,他已如同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等一样,成为民族精神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支撑民族脊梁的伟大精神力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有责任与义务来捍卫、传承并弘扬这种面对困难,勇于亮剑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这条隧道中,每一步都仿佛在与历史对话。人们在这里走走停停,感叹着,惊艳着,赞美着,深深地被这挂在悬崖峭壁上的奇迹所折服;有的在拍照记录,有的直播传递,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着郭亮村的独特魅力,传递着这份人定胜天精神创造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虽然说郭亮村悬挂在陵峭绝壁上的隧道会有尽头,只有一千三百多米。但他们那种在艰难险阻面前,勇于亮剑,敢于挑战的精神是没有尽头的。人生的道路没有一马平川,总会遇到些沟沟壑壑,奋斗者的足迹也不会永远一片光明,全是坦途,也会遇到峥嵘蹉跎,当我们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当我们遇到沮丧与失败的时候,让我们想想郭亮村绝壁上的公路所蕴含的精神,也许会激励我们继续努力前行。我们有理由相信,郭亮村人战天斗地的精神一定会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一定会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被一代又一代人传承与弘扬,并赋予新的内菡而得以进一步发展。</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注:背景音乐来自于龙啸的全民k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