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染银龄,声乐三班奏响期末华章》---铁路老年大学声乐三班展演花絮

周玉琴

<p class="ql-block">  夏日的蝉鸣为我们奏响序章,炽热的阳光也不及此刻202教室的热烈。</p><p class="ql-block"> 6月16日下午,声乐三班在202教室举办了期末联欢会。活动伊始,全体人员起立,共同合唱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大中国》两首歌,激昂的旋律回荡在教室中,传递着同学们的热情与活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年来,承蒙铁校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支持,在潘丹娜老师的倾心教导下,我们声乐三班的同学们以音符为舟,在旋律的海洋里乘风破浪。今天,我们相聚于此,聆听时光的回响,感受音乐的魅力,用歌声编织回忆,让音韵传递热爱,共赴这场凝结着汗水与欢笑的期末教学成果盛宴!</p> <p class="ql-block">开场与合唱篇章</p><p class="ql-block">在师生们欢歌笑语中,声乐三班春季教学成果展示正式启幕。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率先响起,激昂旋律瞬间点燃全场,这熟悉的红色经典,经众人齐唱,传递出对党的崇敬与对祖国的深情。紧接着《大中国》旋律流淌,豪迈气势在班级合唱里化作集体对祖国山河的赞颂,和声交织,是“最美夕阳”与“家国情怀”的共振。</p> <p class="ql-block">  大合唱之后,铁路老年学校庞新华校长、周芹常务副校长、潘丹娜老师依次上台发表讲话,对声乐三班本学期的学习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同学们继续努力。</p> <p class="ql-block">  接着,副班长陈际兰代表班委进行了本学期总结,回顾了班级在学习、活动等方面的成长与收获。</p> <p class="ql-block">  铁路老年学校张艳秋书记首先上台,朗诵了毛主席诗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声情并茂的朗诵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无数个温馨的夜晚,我们总能听到那些温暖人心的旋律,它们像是无形的使者,将爱与感恩传递给每一位母亲。</p><p class="ql-block"> 庞新华校长、潘丹娜老师表演二重唱《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p> <p class="ql-block">  铁校宣传部长孙建国表演的京剧选段</p> <p class="ql-block">  "有人放烟花,有人追晚风,借一缕时光,捧一片星空"。歌词通过诗意化的哲学表达,展现了对生命馈赠的感恩、对成长痛楚的接纳,女声合唱《世界赠予我的》,声乐三班全体女生演唱。</p> <p class="ql-block">  “月亮看我的时候,我会想故乡,-把油纸伞,动人的脸庞。当月亮看我时,我也看月亮,太多的新时光只争朝夕忙",女声独唱《月亮看我》,演唱者陈际兰。</p> <p class="ql-block">  男女声二重唱《梦中的兰花花》,表演者张辅民,王京梅。这首歌通过陕北民歌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融合,表达了黄土高原青年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以及深植于血脉的故土眷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张辅民和王京梅的《梦中的兰花花》 等对唱,将不同声部交融之美呈现;刘梅川《水韵江南》、杨萍《梨花颂》 等独唱,各展独特声线。还有双人舞《梁祝》 添灵动,诗朗诵《月光下的中国》 以声传情,柳琴二胡合奏《画你》 带来民乐雅韵。</p> <p class="ql-block">  《爱永在》</p><p class="ql-block"> 潘丹娜老师演唱</p> <p class="ql-block"><b>  独唱与特色表演交织</b></p><p class="ql-block"><b> “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道他君王情也痴,"通过梨花意象与古典韵味的结合,主要表达了忠贞不渝的爱情、跨越时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情感永恒性的追求,杨萍女声独唱挑战李玉刚的《梨花颂》 ,女声演绎戏曲风,婉转腔调整现出独特韵味;</b></p><p class="ql-block"><b> 项厚均《同学之歌》 、刘明艳《老家》 等,或诉说同窗情,或牵起故乡忆,借原唱的旋律,唱出个人对歌曲的理解与诠释。</b></p> <p class="ql-block">  王学玲演唱《桃花白》</p> <p class="ql-block">  "同学同学聚在一起,回忆过去笑得多甜蜜,青春的我们帅气又美丽",项厚均的男声独唱《同学之歌》。</p> <p class="ql-block">  "只因为心中怀揣梦想,一江清水送北方,为什么我们要让干涸的土地鲜花绽放,捧一把泥土藏进行囊"余振华独唱《一江深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赵鑫华演唱</p><p class="ql-block"> 《我的祝福你听见没有》</p> <p class="ql-block">  "天边的彩云下,可是我的那个老家,我在远方思念着她,哗啦啦的小河水,流淌童年的欢乐",女声独唱《老家》,表演者刘明艳。</p> <p class="ql-block">  "纷纷扬扬的雨,轻轻柔柔的风,春天的枝头上,添几朵桃花红"。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与婉约的诗词化表达,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意境与人文情怀。班长刘梅川独唱《水韵江南》。</p> <p class="ql-block">  孙淮光、张丰会朗诵</p><p class="ql-block"> 《远方在心上》</p> <p class="ql-block">  柳琴、二胡合奏《画你》</p><p class="ql-block">演奏者夏建秀、吴树坤柳琴</p><p class="ql-block"> 二胡合奏《画你》,新同学曹建秀与吴淑坤大展才艺,让民乐碰撞,为声乐为主的舞台添一抹别致的器乐色彩,这些非声乐类表演,丰富着成果展示的艺术层次。</p> <p class="ql-block">  "千年传颂的梁祝故事,今天将以翩跹舞姿重现,看双蝶如何破茧而出。双人舞舞动生死相随的永恒之爱"</p><p class="ql-block"> 《梁祝》,表演者赵新华等。</p> <p class="ql-block">  "几度春风里看花谢花开,含羞的春蕾令人爱,这前世的缘怎能不在,今生呵护你永不残败",歌曲曲调融合了通俗与京剧元素,是一首以梅花为象征、传递正能量精神的歌曲。</p><p class="ql-block"> 女声二重唱《梅花赋》表演者刘明艳、女声二重唱将梅花风骨与旋律融合,每一组重唱对唱,都是声乐学习中声部协作的成果展现,让观众听到声音交织的美妙。</p> <p class="ql-block">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你为什么还不到来",胡永升主任、刘梅川班长的男女生二重唱《敖包相会》。</p> <p class="ql-block">  史桂珍、陈安华表演二重唱《情对祖国讲 爱对祖国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该怎样对你说,实诚的话语总埋藏在心窝,你一直一直想着我,为我人生的道路,铺平所有的坎坷”,女声独唱《是你一直想着我。</p><p class="ql-block"> 演唱者:赵鑫。</p><p class="ql-block"> 伴舞:杨萍</p> <p class="ql-block">  在声乐三班的展演舞台背后,藏着潘丹娜老师与老年学员们动人的故事。课堂上,她是严谨又耐心的引路人,面对老年学员们学习声乐的诸多不易,从气息控制到咬字发音,一点点拆解难点,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帮大家叩开声乐艺术的大门。每一次的舞台展示,她更是默默付出,为每个节目打磨细节,从合唱的声部融合,到独唱的情感表达,不厌其烦地指导,让老年学员们从"声乐新手",成长为敢登台、能出彩的表演者 。</p> <p class="ql-block">  "是什么让我这样把你爱恋,穿越万水千山也要与你相见,是你的美丽把我深深迷恋"歌词的寓意围绕爱情与自然意象的融合展开,核心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情感升华。请听男女声对唱《爱恋》,表演者全班学员。</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些老年学员,虽年事渐长,却因对声乐的热爱齐聚课堂。潘丹娜老师的敬业,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每一节课堂的指导示范,每一次排练时的精心训练,都化作学员们登台的底气。在成果展示的这一刻,舞台上的歌声,是学员们对声乐热爱的绽放,更是对潘老师敬业精神的最好回应﹣﹣学员们用努力与进步,诉说着对老师的感谢,这一段段师生同行的声乐旅程,温暖又珍贵,让老年生活因声乐、因良师,满满是艺术滋养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  在铁校老声乐三班的学习时光,像一首缓缓流淌的温馨乐章。起初,我们以为声乐是年轻人的专长,咱们这把年纪开口唱歌,难免忐忑。可走进课堂,潘老师的耐心指导,让我们放下顾虑。从认识简谱的生涩,到慢慢找到歌唱的气息,每一点进步都满是惊喜。和同学们一起排练大合唱时,那种彼此鼓励、齐声共鸣的感觉,太动人了!我们这些银发学员,在声乐里重拾青春的热忱,把对生活的热爱,都融进了一次次发声、一场场演唱中,原来老年生活,也能因声乐这般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  从合唱的磅礴,到独唱的细腻,再到舞蹈、朗诵、器乐的多元点缀,这场教学成果展示,是声乐三班一学期耕耘的生动呈现,待舞台亮起,定能让观众沉浸于艺术的美妙与学员们的成长之中,最后以大合唱《难忘今宵》 收尾,定将留下难忘回忆。</p> <p class="ql-block">  踏入老年大学声乐课堂,仿佛闯入一片全新的天地。这里没有年龄带来的怯懦,只有对声乐纯粹的热爱。潘老师用专业又亲和的教学,带着我们挖掘声音的潜力,从《大中国》的豪迈合唱,到《梨花开》的婉转呤唱,每首歌都学出了滋味。和伙伴们并肩排练,听着彼此或雄浑、或清亮的声音交织,那种团队协作的温暖,还有突破自我的畅快,让我们真切感受到: 老年学声乐,不是追赶青春,而是给岁月添一抹崭新的、闪耀着艺术光芒的色彩,越学越觉得,这是晚年最珍贵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  热血过后,是对未来的向往"点燃希望的星火,把梦想照亮",向往的路上,今宵格外难忘。大合唱《向往》 和《难忘今宵》,演唱者声乐三班全班同学。</p> <p class="ql-block">  今日难忘,难忘的是一学期的汗水与成长;未来可期,可期的是音乐路上的继续同行!</p><p class="ql-block"> 声乐三班本学期教学成果展示圆满结束!感谢学校领导老师、同学们的辛勤付出!</p> <p class="ql-block">  本篇摄影师:孙建国、孙淮光、潘丹娜、张丰会</p><p class="ql-block"> 资料整理:周玉琴</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