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的美篇

风铃

<p class="ql-block">  诺贝尔文学奖</p><p class="ql-block">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最负盛名、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奖项之一。以下是对它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1. 起源与宗旨</p><p class="ql-block"> **设立者:根据瑞典化学家、发明家、企业家和慈善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p><p class="ql-block">**遗嘱原文:奖金应授予“在文学领域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之最佳作品的人”。</p><p class="ql-block">**核心目标:表彰那些创作了具有杰出文学价值、并展现出理想主义倾向或对人类有深刻洞察力作品的作家。这里的“理想倾向”通常被解读为作品应具有人文关怀、思想深度、道德力量或推动人类精神进步的潜力。</p><p class="ql-block"> **首次颁发:1901年。</p><p class="ql-block">## 2. 评选机构</p><p class="ql-block"> **负责机构:**瑞典学院**。</p><p class="ql-block"> **组成:由18位瑞典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等组成的终身院士(目前为固定18席)。</p><p class="ql-block"> **评选过程:</p><p class="ql-block"> **提名: 每年2月1日前,符合资格的提名人(包括历届得主、各国作家协会主席、文学教授、各国文学研究院院士等)向瑞典学院提交提名。</p><p class="ql-block"> **初选:瑞典学院的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由4-5名院士组成)审查所有提名,筛选出一份初选名单(通常十几到二十人)。</p><p class="ql-block"> **深入评审:整个春季和夏季,院士们阅读初选名单上作家的主要作品(通常需要翻译成瑞典语或英语)。</p><p class="ql-block"> **讨论与投票: 秋季(通常在10月),瑞典学院全体院士进行多轮讨论和秘密投票,最终选出获奖者。获奖者必须获得绝对多数票(超过一半)。</p><p class="ql-block"> **公布: 获奖者通常在**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四**公布。</p><p class="ql-block"> **保密性:提名名单和评选过程细节严格保密50年。</p><p class="ql-block">## 3. 颁奖与奖励</p><p class="ql-block"> **颁奖典礼:每年12月10日(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纪念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p><p class="ql-block">**奖励内容:</p><p class="ql-block"> **诺贝尔奖证书: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由瑞典和挪威艺术家设计。</p><p class="ql-block"> **诺贝尔奖奖章:由瑞典雕塑家埃里克·林德伯格设计。</p><p class="ql-block"> **奖金:金额每年浮动,与诺贝尔基金会的投资收益挂钩。近年来每项诺贝尔奖的奖金通常在**800万至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70万至90万美元)左右。奖金可以多人共享(最多三人),但在文学奖历史上共享的情况相对较少。</p><p class="ql-block">## 4. 重要特点与影响</p><p class="ql-block"> **全球性:奖励对象面向全世界所有国家的作家,不限语言、国籍、种族、性别或创作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历史著作等均可)。</p><p class="ql-block"> **终身成就性质:通常奖励作家一生的文学成就和贡献,而不仅仅是因为某单一作品(虽然某部代表作往往起到关键作用)。</p><p class="ql-block"> **巨大声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作家能获得的最高国际荣誉之一,极大地提升获奖者的全球知名度和作品销量。</p><p class="ql-block">**争议性:由于其主观性和全球关注度,评选结果常常引发争议:</p><p class="ql-block"> **遗珠之憾:许多公认的文学巨匠(如托尔斯泰、卡夫卡、普鲁斯特、乔伊斯、博尔赫斯等)从未获奖。</p><p class="ql-block"> **评选标准:对“理想倾向”的理解、政治因素(有时被认为掺杂)、地域平衡、评委个人偏好等都可能成为争议点。</p><p class="ql-block"> **获奖者拒绝领奖:历史上最著名的是让-保罗·萨特(1964年),他拒绝接受一切官方荣誉。</p><p class="ql-block"> **获奖者争议:某些获奖者(如温斯顿·丘吉尔,1953年;彼得·汉德克,2019年)因其政治立场或言论引发巨大争议。</p><p class="ql-block">**反映文学潮流:尽管有争议,但纵观历届获奖名单,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重要潮流和杰出人物。</p><p class="ql-block">## 5. 中国作家与诺贝尔文学奖</p><p class="ql-block"> **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称他“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他是首位且目前唯一一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p><p class="ql-block">**其他关联:法国华裔作家高行健于2000年获奖(获奖时已入法国籍)。中国作家如鲁迅、老舍、林语堂、沈从文等曾被提名或被视为有实力的候选人。</p><p class="ql-block">## 6. 部分著名获奖者(举例)</p><p class="ql-block">* 鲁德亚德·吉卜林(1907)</p><p class="ql-block">* 罗曼·罗兰(1915)</p><p class="ql-block">* 威廉·巴特勒·叶芝(1923)</p><p class="ql-block">* 萧伯纳(1925)</p><p class="ql-block">* 托马斯·曼(1929)</p><p class="ql-block">* 赫尔曼·黑塞(1946)</p><p class="ql-block">* 威廉·福克纳(1949)</p><p class="ql-block">* 欧内斯特·海明威(1954)</p><p class="ql-block">* 阿尔贝·加缪(1957)</p><p class="ql-block">*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1958,迫于压力拒绝领奖)</p><p class="ql-block">* 约翰·斯坦贝克(1962)</p><p class="ql-block">* 萨缪尔·贝克特(1969)</p><p class="ql-block">* 巴勃罗·聂鲁达(1971)</p><p class="ql-block">* 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p><p class="ql-block">* 威廉·戈尔丁(1983)</p><p class="ql-block">* 纳丁·戈迪默(1991)</p><p class="ql-block">* 托妮·莫里森(1993)</p><p class="ql-block">* 大江健三郎(1994)</p><p class="ql-block">* 希尼(1995)</p><p class="ql-block">* 维斯拉瓦·辛波丝卡(1996)</p><p class="ql-block">* 君特·格拉斯(1999)</p><p class="ql-block">* 奥尔罕·帕慕克(2006)</p><p class="ql-block">* 多丽丝·莱辛(2007)</p><p class="ql-block">* 莫言(2012)</p><p class="ql-block">* 鲍勃·迪伦(2016) - 因其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而获奖,引发关于文学定义的热议。</p><p class="ql-block">* 石黑一雄(2017)</p><p class="ql-block">* 露易丝·格丽克(2020)</p><p class="ql-block">*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2021)</p><p class="ql-block">* 安妮·埃尔诺(2022)</p><p class="ql-block">* 约恩·福瑟(2023)</p><p class="ql-block">## 总结</p><p class="ql-block">诺贝尔文学奖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遗嘱设立的五大奖项之一,由瑞典学院评选,旨在表彰在文学领域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之最佳作品的作家。它代表着世界文学的最高荣誉之一,具有全球性、终身成就性的特点,但也伴随着持续不断的争议。其获奖名单汇聚了百年来世界文坛的众多巨匠,深刻地影响了全球文学版图和读者的阅读视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