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春风,志愿相传 <p class="ql-block"> 十年光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暂一瞬,却足以让一粒志愿的种子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开出满树繁花。“春之语十年,志愿有我:书写爱与奉献的华章”,这不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是无数志愿者用行动诠释的信念与担当。</p> <p class="ql-block"> 十年前,“春之语”志愿服务团队如同一缕春风,悄然拂过城市与乡村的角落。那时候,或许只是几个心怀热忱的年轻人怀揣着帮助他人的朴素愿望,走进孤寡老人的家中,为他们打扫房间、陪他们唠唠家常,又或是来到特殊学校或幼儿园学校,为孩子们带去知识与欢乐。谁也未曾想到,这星星之火,竟在十年间形成燎原之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爱心力量。</p> <p class="ql-block"> 在这十年里,我亲历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志愿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记得有一次,五月风裹着花香,我们大家组织起来,带着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去人民公园,聊聊天,散散心。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我帮李奶奶扣轮椅卡扣时,她指尖蹭过我袖口:“这鞋跟我嫁时穿的一样。”她往脖子绕了淡紫丝巾,兜里揣着攒了三天的橘子糖。人民公园里郁金香花瓣落满石板路。李奶奶仰头看花枝,忽然哼起《茉莉花》,花瓣落在她白发上,像年轻时纱厂门口的春雪。我们志愿队里的一个同学拿了象棋盒,中午休息的时候,他拿了出来,刚好爷爷们看见了,非要和那同学“杀一局”,棋子在掌心抖得厉害,却笑出年轻时的爽朗;李奶奶跟我闲聊,我告诉奶奶我在上大学。奶奶一直劝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吃老一辈的苦。</p> <p class="ql-block"> 大家走着走着到了凉亭里不知谁起了头,《打靶归来》的调子漫开。李奶奶攥着我的手跟唱,眼角皱纹盛着光。返程时李奶奶靠在轮椅上打盹,手里还攥着没给我的糖。暮色里她忽然睁眼,指着我胸前的红徽章:“像极了我结婚时的头花。”我说:“奶奶我们来拍一张照片吧?”奶奶高兴的说:“就按你说的办”。</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次,在社区组织的环保志愿活动中,我们需要清理一条被垃圾污染的河流。那天下着小雨,河水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垃圾遍布河岸与水中。但志愿者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穿着雨靴,拿着工具,齐心协力地清理垃圾。从上午一直忙到傍晚,虽然每个人都疲惫不堪,但看着逐渐恢复清澈的河流,大家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次的经历让我懂得,志愿服务是一种责任,它让我们关注身边的环境,为守护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春之语”组织了多次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宣传和河流清理活动。每一次环保活动,志愿者们都积极参与,不怕脏、不怕累。在植树活动中,大家齐心协力,挖坑、栽树、浇水,种下一棵棵充满希望的树苗;在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中,志愿者们走街串巷,向居民们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和重要性,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p> <p class="ql-block"> 这些年,“春之语”的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温暖着无数人的心。他们的身影出现在西宁城市的大街小巷,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一次志愿服务活动,都是一次爱的传递;每一个受助者的笑容,都是对志愿者们最好的回报。对于每一位参与“春之语”的志愿者来说,这十年不仅是付出的十年,更是成长的十年。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关爱他人、理解他人,也收获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和真挚的友谊。十年的志愿服务,改变的不只是受助者,也重塑了每一位志愿者。它让我们学会了倾听与理解,懂得了包容与付出。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真诚的感谢和深厚的情谊,也看到了社会的美好与希望。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有些志愿者原本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在一次次与他人沟通交流过程中逐渐变得开朗自信;有些志愿者在组织活动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p> <p class="ql-block"> 志愿服务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潜能之门,让我们发现了一个更好的自己。当你弯腰帮老人系鞋带时,会看见他们眼里重新亮起的星光;当你带着孩子们做手工时,会听见自己心里久违的雀跃。原来善意从来不是消耗,而是一场双向治愈:你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会被生命故事照亮——那些你以为‘帮助’的瞬间早已悄悄长成你心里更柔软、更辽阔的自己。那些在志愿服务中度过的时光,那些与伙伴们并肩奋斗日子,都成为生命中最珍贵记忆。</p> <p class="ql-block"> 所以,要不要试试?哪怕只是一次报名,一次伸手,一次‘我在’。志愿服务队门槛从来不是‘必须多强大’,而是‘愿意多靠近’。这个世界上,总有人在等一句‘我陪你’——而你不知道,你的一次驻足可能就是别人今天最温暖注脚。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人来参与,所以来吧!我们一起把时间酿成照亮彼此光。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呢?我们作为一个平凡人,我们要伟大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如今,“春之语”已走过十个春秋,未来路还很长。我坚信,只要我们秉持爱与奉献精神,就一定能让志愿春风吹遍每一个角落、温暖更多的人。作为志愿者的一员,我愿继续坚定前行,用自己的行动书写更多爱与奉献华章,与所有伙伴一起,让“春之语”的故事永远延续下去,让志愿精神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手机相册自动生成“十年前今天”,滑动屏幕指尖忽然顿住——原来时间不是流淌河,是相册里层层叠叠自己,在每一个“今天”的光里悄悄换模样。还记得第一次穿志愿者衣服时——怕自己笨手笨脚干不好、怕听不懂老人方言等。后来慢慢发现不是那样,我收获很多很多。</p> <p class="ql-block"> 此次征文,是对过往十年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征程热切展望。期待各位用灵动文字记录感人事迹、讲述共同成长故事、抒发对爱与奉献深刻感悟,让我们以文会友,以情共鸣,让藏在时光褶皱里的善意与温暖通过文字再次绽放,共同书写属于“春之语”的下一个十年华章!让我们一起为祖国繁荣昌盛增添色彩。</p> <p class="ql-block"> 赵海霞,是一名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活动,这每一次都让我感受到属于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也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让我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并期待在更多活动中拓展视野、结交朋友。性格热情开朗、诚实谦虚、勤奋且责任心强,多次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锻炼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p> <p class="ql-block">春之语</p><p class="ql-block">欢迎关注,加入我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