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边上人读《边上》</p><p class="ql-block"> 乍看题目,有点拗口,似乎把人弄糊涂了,怎么个“边上人读边上”呢?原由是我细读了邢小利老师的《文学与文坛的边上》一书,耐人寻味,感触颇深。 他的文章,含文、史、哲、论、理于一炉,颇具学术研究和资料收藏价值。</p><p class="ql-block"> 在文学的道路上,愚乃一介草民老叟,知之甚少,然则做梦也不敢想象:只因为发表了两年多乡土纪实短篇散文,竟迎来了陕西文学评论家、唯一研究陈忠实学者等名衔于一身的邢小利老师登门指导。他穿着简约素净的衣裳,眉眼间满是温和笑意。他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讲解知识,分享生活趣事。举手投足间透着自然纯粹,没有丝毫架子,不与时俯仰,更不人云亦云,那份质朴与亲和力,让人有距离悄然拉近的感觉 。</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个文化饥饿者,对有文化的人,我心仰之。一个月前,我曾冒然敲开邢老师的家门,怀着求教的心理——因久仰其专业造诣,常闻其独到见解,恳请他拨冗指点迷津。短短两小时的请教,顿使我豁然开朗。</p><p class="ql-block"> 邢老师送给我几本书,其中有一本名字叫《文学与文坛的边上》。初看名字不甚了了,但静心细品,这书名何等的雅、何等的谦、何等的实、何等的优!在书中把他自己比作一位观看文化与文学赛场的边上人,和他比,我则是距离文化与文学赛场最远的边上人,只能远望他的背影罢了。邢老师既然是观者,而他绝非观者不语,而是巧妙地、毫无保留地、准确地对文化与文学发出自己独到的见解,随作品呼吸而呼吸,这是非常可贵的。现就他在此书开端的思想见地摘录了点内容,参杂我的一些浮浅认识,分享给大家。</p><p class="ql-block"> 邢老师在《一个作家必须面对的四个问题》中说:</p><p class="ql-block"> 一、为什么写?“文人越是贫穷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这句话好像道出了我的心声。如果没有三年多的坎坷人生,哪能写出近50万字的《乐怀》和《岁月流痕》呢!说实话,我这是为了“活着”而写的。有人为了生存而写,旧有“稻粱谋”一说,今有适应市场化一说。龚自珍有诗云:“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愚言:今是古,古是今,著书为不为稻粱谋,是因人、因时、因地、因势而言的,不必苛求有所为有所不为,只能从个人的实际出发才是真理。</p><p class="ql-block"> 二、为谁写?有人说为钱写,为市场写,为经济利益。为此,有人就当了文字搬运工。有时作品为了追求“娱乐效果”,不能不“媚俗”,也不得不“迎合”掏钱者和市场那一只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要求和趣味。</p><p class="ql-block"> 为自己并为自己的相像者而写。他曾编过一联:“士为知己,书遇读者”。这个联语扩展开来就是:士为知己者卖命,书只要遇到要读这本书的人才能被读。而真正想读这本书的读者,往往是与自己相像的人。但有时也例外,愚曾赠一位自认为是志同相像的朋友,赠书数月,偶至他府,好心给他补签赠语,结果书拿出来塑封还未打开,可见全然把赠书没当回事,弄出尴尬不堪。</p><p class="ql-block"> 有一位英国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在《驴的旅程》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从实质上来说,所有的书都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信件。只有那些朋友真正知晓其中意义,他们会在书中的各个角落找到私密的信息、爱的承诺和感激的表白,而公众不过是为这些信件支付邮资的慷慨主顾而已”。</p><p class="ql-block"> 三、写什么?其实,对于文学和艺术来说,感情的深度才是作品真正的深度。艺术感染程度的深浅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所传达的感情具有多大的独特性;二是这种感情的传达有多清晰;三是艺术家的真挚程度如何。愚认为,弄懂这三个条件,不让人领,你自己可能就很快地入门了——但前提是,你必须道出自己的真感情。</p><p class="ql-block"> 四、怎样写?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词是:它所奖给的,差不多都是内容,而非技艺。愚喜欢“随心所欲型”——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我写乡土文化,只要名字敲定,肯定一气呵成,从头到尾韵味贯通。当然偶尔也有“文无定法”,写着写着就变了味道,既然随波逐流,变了味道那就一变到底,只是对题目稍作调整。用邢老师的话说,写文章要重视文字之美: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结构美。有了这几个美,不相信写不出好文章来。以上这些,都是拷问作家灵魂的问题,需要认真对待、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的思考,不仅是一时的,也是一世的。</p><p class="ql-block"> 今天结合邢老师的文章,又增添了自己杂乱无章的感悟之言,写了些文字,不知所云。</p><p class="ql-block"> 撰文/卫旭峰</p><p class="ql-block"> 校对/任伯绳</p><p class="ql-block"> 编辑/卫旭峰</p><p class="ql-block"> 图片/老脸看西安</p><p class="ql-block"> 2025年06月17日于创汇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