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岳母刺字</p> <p class="ql-block">杭州国书院</p> <p class="ql-block">回酒店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1929年6月6日西博会开幕,到10月20日闭幕,前后历时137天,参观人数总计达2000余万。博览会的八馆二所分布在平湖秋月、中山公园至西泠桥和岳庙、里西湖一带,有革命纪念馆、博物馆、艺术馆、农业馆、教育馆、卫生馆、丝绸馆、工业馆和特种陈列所、参考陈列所[1] 。此外还有三个特别陈列处:铁路陈列处、交通部电信陈列处和航空陈列处。</p> <p class="ql-block">杭州玛瑙寺坐落在杭州沿西湖的北山街中段的葛岭路上,整座寺院为旧址重修,依山傍水,占地1.5万平方米。现有的旧建筑为清同治年间(1862-1874)遗存,主要有山门、厢房及园林等,大殿已荡然无存,仅有遗址。新修复的房舍有亭、台、楼、阁、廊等。其中圆门曲径,莲池花坛,青砖铺地,均依据原样复制。院内古树遮阴,圆门外的一棵古樟已有1600年树龄。登上庭院最高处,还能一睹西湖胜景。</p> <p class="ql-block">寺内茶室</p> <p class="ql-block">淨慈禪寺始創於後周顯德元年,號“慧日永明院”,宋太宗改“壽寧禪院”,南宋紹興間改“淨慈報恩光孝禪寺”。 南宋嘉定間,品第江南諸寺,淨慈禪寺為禪院五山之一。 後經元、明兩代,屢有毀建,至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皆多加重視。</p><p class="ql-block">探索杭州净慈寺的南屏晚钟,这口钟不仅见证了寺庙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与众多历史名人有着深厚的渊源。钟声在夕阳中回荡,带领我们穿越时空,感受古老而深邃的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后周显德元年(954年),钱弘椒在南屏山建净慈寺。 在寺内铸有大钟,并建钟楼。“钟楼高十余丈,在金刚殿西。是为“南屏晚钟”之始。</p><p class="ql-block">五代吴越国(907年~978年)时,就已经形成,并有了“南屏晚钟”的景名,是西湖十景中最早出现的景目。</p><p class="ql-block">北宋徽宗(1082年~1135年)时,宫廷画家张择端(1085年~1145年)绘制成为《南屏晚钟图》。</p> <p class="ql-block">钟楼</p> <p class="ql-block">在净慈寺核心建筑大雄宝殿的西侧,专门设有一个院落,即为济公殿。他那些济世救人,惩恶扬善的传奇故事也大都发生在这里,济公晚年常住净慈寺,最终也在净慈寺圆寂。</p> <p class="ql-block">雷峰塔(Leifeng Tower),初名皇妃塔,又名西关砖塔,俗称“黄妃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南山路15号,地处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之上。雷峰塔总高71.679米,总占地面积31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089平方米;塔身对径28米,边长11米,周长88米。雷峰塔是“西湖十景”之一,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p> <p class="ql-block">上雷峰塔有电梯直达。省去爬塔了。</p> <p class="ql-block">在雷峰塔上观净慈寺</p> <p class="ql-block">雷峰塔主体为平面八角形体仿唐宋楼阁式塔,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塔底为原雷峰塔遗址。关于雷峰塔的兴建,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吴越王钱俶(929-988)妃子黄氏得子为祈求平安所建,另一种认为是为“佛螺髻发”。据说,雷峰塔的建造者是吴越国开国钱镠之孙钱俶。钱俶终身信奉佛教,毕生建了许多佛塔,而雷峰塔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原雷峰塔为原型设计,重建于2002年。</p> <p class="ql-block">汪庄建筑群位于中国杭州西湖南岸夕照山麓,原为民国时期安徽茶商汪自新所建私家别墅,现为西子宾馆。建筑群毗邻雷峰塔、南屏晚钟等名胜,园林景观融合亭台楼阁、假山花木,尤以秋菊闻名,曾被称为“私化公园”。1950年代起被列为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单位,经修缮扩建后成为西湖重要园林景观。</p> <p class="ql-block">该建筑群自1950年代起成为陈云在杭州的主要居所,1977年后每年春季在此居住并进行调研、会议等活动,其“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论断在此提出。建筑群内的二号楼曾为毛泽东住所,陈云常在此休憩,并多次游览邻近云栖竹径景区,亲题“云栖竹径”刻碑,现为西湖十景之一的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汪庄原是安徽茶商汪自新的别墅,故称。这里旧有翠芳园、真珠园、白云庵、雷峰塔等名胜,晨可观鸟语花香、潋滟湖光;暮可闻南屏晚钟、夕阳余晖……园内亭阁楼台,假山石洞,设计颇具匠心。庄里布置雅洁,花木繁茂,尤以秋菊闻名于湖上,引得不少游客来此观赏。因此,汪庄当年一度被称为"私化公园。"解放后,汪庄面貌焕然一新,增辟建筑,补植花木,修缮。</p> <p class="ql-block">2016年9月:作为G20峰会主场馆接待多国领导人。并有照片。</p> <p class="ql-block">来拍一个留作纪念吧!夕阳余晖下的雷峰塔衬托着汪庄1号楼格外壮观!</p> <p class="ql-block">汪庄很大很美我们逛了近二小时也只是走马观花。</p> <p class="ql-block">西下的夕阳格外绚丽夺目!</p> <p class="ql-block">西子宾馆大堂</p> <p class="ql-block">傍晚到清河坊。</p><p class="ql-block">清河坊历史街区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吴山北麓,毗邻西湖,占地13.66万平方米。有丰富的历史人文遗产和文化底蕴,拥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和“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荣誉称号。街区内有胡庆余堂、方回春堂等中医药文化;四拐角建筑群、民国建筑群等文历保建筑;朱炳仁铜雕馆、上城区非遗展示中心等非遗文化;南宋书房、鼓楼、望仙阁等特色景点及多种潮流业态。</p> <p class="ql-block">清河坊集古文化与现代艺术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p> <p class="ql-block">一个外国小女孩也来凑热闹啦!</p> <p class="ql-block">饭后已是傍晚时分,从十五奎巷出来左手边就是鼓楼,清河坊就在眼前。夜色笼罩,灯笼高挂,清河坊的小桥流水,人群络绎不绝,欢声笑语。到了清河坊,仿佛置身于那首诗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p> <p class="ql-block">城瑝阁</p> <p class="ql-block">鼓楼: 历经千年沧桑,见证了杭州城的兴衰更替。明嘉靖年间的重建,让这座古建筑更加坚固而富有韵味。站在鼓楼之下,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音,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震撼与感动。</p> <p class="ql-block">南宋书房: 这是一个古朴与现代交织的奇妙空间,楼阁式结构的书房内,LED屏与玻璃幕墙相映成趣,既保留了南宋文化的古朴韵味,又不失现代科技的便捷与时尚。在这里,你可以静享书香,品味历史,也能带走一份份充满创意的文创周边。</p> <p class="ql-block">现场演唱会</p> <p class="ql-block">离开清河坊打的赶往西湖看灯光水秀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沿着西湖一路往回走。夜景真的美极了!</p> <p class="ql-block">苏堤春晓</p> <p class="ql-block">酒店门口看对面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酒店夜景</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早上去了郭庄</p><p class="ql-block">郭庄为清代宋端甫修建,命名“端友别墅”,光绪年间产权转到郭士林名下,并新建了西洋式住宅和石舫,改名为“汾阳别墅”,俗称“郭庄”。</p> <p class="ql-block">庄园总体可分为三部分:内池、外池及内池东侧和南端的居住区,设西、北两入口。东濒西湖,临湖筑榭,曲径通幽,假山叠石,极富雅趣。</p> <p class="ql-block">园中两个池塘,一个是自然形态,湖石堆砌,池畔曲廊,宛若苏州园林;还有一个是石板砌成的方池,显然是绍兴风格。</p> <p class="ql-block">是杭州现存完整的私家花园。园濒湖构台榭,有船坞,以水池为中心,曲水与西湖相通,旁垒湖石假山,玲珑剔透。庄内“景苏阁”正对苏堤,可观外湖景色。郭庄雅洁,被园林学界誉为“西湖池馆中最富古趣者”。</p> <p class="ql-block">道院肇始于晋代葛洪炼丹修道遗址,南宋时期曾被权相贾似道占为别墅,元代部分建筑毁于战火。明正统年间重建殿宇,万历年间立《葛仙庵碑》记载历代兴废。清代改称"抱朴道院"并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道院环境极清幽,小巧隽永,主要布局有灵官殿、三清殿和葛仙祠,整体规模不大,却古朴优雅。三清殿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殿外青铜香炉烟气袅袅;葛仙祠内有葛洪画像,厅堂内,悬挂着民国时期名士留下的书法楹联,古香古色,墨韵悠远。</p> <p class="ql-block">道院依葛岭山势而建,黄墙青瓦的院墙蜿蜒起伏如游龙,被称为“龙墙”,是江南道教建筑独有景观。</p> <p class="ql-block">中午回到酒店稍作休息下午返回上海。</p><p class="ql-block">去过多次杭州游过n次西湖,好像都不及这一刻对西湖的感觉深刻!难怪有“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的名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