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天是周一,博物馆都正常闭馆。所以今天才陪黄兄专程来“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参观。虽骄阳似火,但我们的兴致丝毫不减,重走汉魏洛阳故城路,仿佛穿越了时空,同时间碰撞,与历史对话。</p><p class="ql-block">2025.6.17</p> <p class="ql-block">我是第三次来了,九点过了,怎么还这么安静?</p><p class="ql-block">走进这片古老的土地,似乎时间都慢了下来。大气磅礴的博物馆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庄重,石板路两旁高大整齐的国槐,就像列兵在欢迎每一位参观者,让人心生敬意。我轻轻踏在石板路上,感受着历史的厚重和积淀。</p> <p class="ql-block">这俩保安如临大敌,跑过来伸着双臂拦着我们说今天闭馆。</p> <p class="ql-block">你说闭馆就闭馆,你不能像搞防空演习那种形式告知一下百姓?</p><p class="ql-block">他说,有问题,省局来检查,也许这个月都不会再开馆了。随之,一辆轿车开进去了,保安往里打电话说xx局长进去了。</p><p class="ql-block">路遇几拨摊开双手、似拨浪鼓摇头的前来参观者,无奈的表情也含着怨愤,就是没有权益维护。</p> <p class="ql-block">路边牵牛花在绿色的草丛中绽放,粉红色的花朵点缀其间,蜜蜂在花朵间飞舞,生机勃勃。我驻足欣赏,感受着自然与历史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去东边的遗址看看吧!去尽我们的奔赴!</p><p class="ql-block">2014年来过,很多场景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汉魏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文化公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没有正式的大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汉魏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span></p><p class="ql-block">汉魏洛阳城遗址位于今洛阳市东15公里洛龙区、孟津区与偃师区、伊滨区相由毗连的伊洛平原中心,始建于西周,其间历经东周、秦、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5个朝代相继为都达540年以上。1961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2月批准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挂牌,2014年6月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汉魏洛阳城由宫城、内城、外郭城构成,北魏时期扩建的外郭城面积最大,“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是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核心地区重要的古代都城遗址,也是目前中国古代都城遗址中格局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地下遗存最为丰富的都城遗址之一。汉魏洛阳城所开创的“建中立极”的单一宫城制、都城南北中轴线等都城规划布局和形制,对隋唐及以后都城宫城正殿居中和规整的中轴线与里坊布局具有重要的影响,文化面貌也影响到整个东亚地区。</p><p class="ql-block">汉魏洛阳城作为公元前6世纪——公元6世纪中国古代的重要都城,上承周汉文明,下启唐宋盛世,正值社会大变革、民族大融合、中外大交流,是中国数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封建社会制度和传统文化由初期到成熟的重要过渡阶段,在中华民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历程中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是汉魏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东方都城和全球客家人的祖源地。汉魏洛阳城遗址地上、地下遗迹遗物十分丰富,留存至今的城垣、城门、宫殿、衙署、花囿、佛寺、灵台、明堂、辟版、太学等各类遗迹,以及丰富的艺术品、石刻等出土文物,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是该时期中华文明发展水平的代表性物证,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商贸往来的重要物证。汉魏洛阳城是古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著名的繁华大都市,经济繁荣、商业发达,交通便利、文化昌盛。周召营建洛邑、刘秀光武中兴、孝文帝汉化改革、“释源”“祖庭”白马寺、班超投笔从戎通西域、张衡灵台创制浑天仪、左思洛阳纸贵《三都赋》、郦道元著述《水经注》以及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等为人们耳熟能详。“魏晋风度”千古流传,众多的文学成就留下了“汉魏文章半洛阳”的美谈。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路过汉魏洛阳城时,曾经发出“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的慨叹。</p><p class="ql-block">近年来,汉魏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要求为准则,以遗址公园规划为指导,采取地面模拟、植物标识、露明覆罩等方式,先后完成了北魏永宁寺塔基、宫城正门阊阖门、二号宫门止车门、三号宫门端门、铜驼大街、西阳门内大街、内城东、西城墙等遗址保护展示工程,遗址公园初具规模,影响后世城市规划、深埋地下1500年的汉魏城市格局和宫城轴线基本显现,使人们领略到千年前赫赫帝都昔日的繁华和历史巨变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丝绸之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汉魏洛阳城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合欢树别名包括芙蓉树</p><p class="ql-block">服务区、门卫室和卫生间等</p> <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汉魏洛阳故城</b></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公布</p><p class="ql-block">洛阳市人民政府 立</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游客参观 向右绕行”,</b>路旁这块提示牌似给我们俩写的,从头至尾没有他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汉魏洛阳故城内城遗址</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b><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东起汉唐古都长安(今西安)或洛阳,西至中亚七河地区,全长约5000公里 (跨国线路总长8700公里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4年6月22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首例跨国合作申遗项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3个国家共有33处遗产点。涉及中国的有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22个遗产点,哈萨克斯坦8处。吉尔吉斯斯坦3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河南省有4处: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 (洛阳市)、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 (三门峡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汉魏洛阳故城内城遗址</span></p><p class="ql-block">汉魏洛阳故城是中国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王朝的都城,始建于西周初年 (公元前十一世纪) ,终废于唐初(公元632年)。城址位于今洛阳市东十五公里处,北依邙山,南临伊洛。内城为东周、东汉、曹魏、西晋之都城,北魏王都之内城,地处古代中国交通要地,被称为天下之中,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是历史上著名的商品集散中心,有“天下之朝市”的美誉。东汉以降,洛阳以都城之重,成为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展开了东西方之间持续而广泛的贸易、文化交流活动,揭示了民族文化、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特征,见证了丝绸之路由初创走向鼎盛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漢魏洛陽城</b><b>国家考古遗址公园</b></p><p class="ql-block">汉魏洛阳城遗址位于今洛阳市东15公里的伊洛平原中心,始建于西周,至唐初废弃,建城史前后达1600年之久,其中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5个朝代相继为都约540年以上。1961年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批准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4 年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p><p class="ql-block">汉魏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要求为准则,采取地面模拟、植物标识、露明覆罩等方式,先后完成了宫城中轴线阊阖门、铜驼大街等重要遗址保护,影响后世城市规划、深埋地下1500年的汉魏城市格局和宫城轴线初步显现。</p> <p class="ql-block">是“汉魏洛阳故城”还是“汉魏洛阳城”,还是“汉魏故城”,经专家争议,“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的名称看来就是最终结果。</p><p class="ql-block"><i>在遗址西边的大路上过来拍博物馆的东北角,也就几十米远,有点像布达拉宫坐落在山顶上。</i></p> <p class="ql-block">丝绸之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汉魏洛阳城遗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又一处标志碑)</span></p> <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汉魏洛阳故城</b></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公布</p><p class="ql-block">洛阳市人民政府 立</p><p class="ql-block">(又一处标志碑)</p> <p class="ql-block">西城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内城西城垣遗址</span></p><p class="ql-block">汉魏洛阳城内城,始建于西周,经东周敬王北护、秦相吕不韦南扩,形成南北九里东西六里之规模,古人俗称为“九六城” 。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相继沿用定都于此。北魏时因宣武帝元恪新修外郭城而成为内城,使汉魏洛阳城成为由宫城、内城、外郭城三重城圈构成的城市平面格局。 </p><p class="ql-block">其中,西城垣残长3510米,残高1-5米,宽15-30米,发现城门缺口五座。由南向北依次为北魏西明门(8即东汉广阳门)、东汉雍门、北魏西阳门、北魏阊阖门(即东汉上西门) 北魏承明门。文献记载北魏内城“城门楼皆两重,去地百尺”。近年,洛阳市文物部门对西城垣南段(西阳门以南至中州路段)进行了覆土加固保护。</p> <p class="ql-block">城墙遗址</p> <p class="ql-block">那夯土,那方砖、那排水,我仿佛看到先民在辛勤劳作,我在领略这结晶的智慧,虽然未必细腻,在我看来犹如艺术品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西阳门遗址</span></p><p class="ql-block">西阳门位于内城西墙中部,为北魏时废汉雍门而于其北新增的城门,经此门向东直通宫城阊阖门前而与东阳门内大街连通。考古发掘发现西阳门保存较差,门址南北长约30米,东西宽13米,残存南北夯土墩台和北门道路土、排水沟槽、北隔墙及散落础石等遗迹。北侧门道南北宽约5.5 米,门道下有砖砌排水沟,保存较好,残长约20米,砖槽内宽0.6米,深0.9米。据残存遗迹大致推测,西阳门为三个门道, 城门规格、建筑形制结构当与东墙建春门基本一致。 </p><p class="ql-block"><b><u>图中标注的博物馆名称还没有“洛阳”二字,是“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u></b></p> <p class="ql-block">往前是东,太极殿、铜驼街就在前面,阊阖门在北边。</p> <p class="ql-block">黄兄全副武装,款款走来,空旷的景区再无参观者。</p> <p class="ql-block">图片左上角那里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西阳门内大街</span></p><p class="ql-block">西阳门内大街为内城西墙西阳门至宫城阊阖门前的东西向城市干道,与铜驼街在宫城阊阖门前呈“T”字型相交,构成都城的交通干道。考古发掘显示,路土南北宽40-45米,距现地表深约1.5米,发现有车辙印迹。道路南侧20米处发现夯土坊墙遗迹。2013年对道路遗迹进行了地面模拟展示,展示道路长940米,道路以草坪标识展示,宽度为40米,中间铺砂石路面用以参观通行。 </p><p class="ql-block">据史书记载,由西阳门至宫城自西向东,路北侧分布有延年里、太仆寺、乘黄署、武库署;路南侧有永康里、御史台右卫府。</p> <p class="ql-block">世界文化遗产汉魏洛阳城遗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西晋客家先民南迁出发地</span></p> <p class="ql-block"><b>博物馆北出口</b></p><p class="ql-block">汉魏博物馆或遗址文旅商融合还很不到位,地处偏僻,远离市区,交通不便,现只博物馆西出口路对面有个餐厅,南入口路对面有个饭庄,步伐要加快呀!</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西南角</p> <p class="ql-block"><b>博物馆南入口处拍白马寺齐云塔</b></p><p class="ql-block">我们还进白马寺里绕了一圈,走马观花,我的美篇《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和《白马寺:泰、缅、印佛殿苑》介绍的很详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p> <p class="ql-block"><b>三国遗迹在洛阳</b></p><p class="ql-block">在汉文化圈,三国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传奇时代。这段历史,充斥着尔虞我诈的权谋智斗,亦激荡着纵横四海的英雄豪情。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公元263年,曹魏灭蜀;公元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公元280年,西晋灭吴,三分归晋,神州重归一统。 </p><p class="ql-block">洛阳是东汉、曹魏、西晋都城,是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曹操以汉臣自居,刘备渴望光复汉室,使得洛阳成了三国博弈的焦点,很多三国大事都是围绕洛阳进行的。洛阳一带的三国遗</p> <p class="ql-block"><b>汉魏洛阳城中轴线</b></p><p class="ql-block">三国时期既有金戈铁马的悲壮豪情,亦有光耀千古的锦绣文章。有道是“汉魏文章半洛阳”, 曹氏三杰、建安七子、才女蔡文姬等都曾在洛阳留下不朽名篇,其中曹植的《洛神赋》尤为出色,东晋画家顾恺之曾据此赋画《洛神赋图》。 </p><p class="ql-block">曹植乃曹操之子、曹丕之弟, 字子建,文采非凡。南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有云:“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公元222 年,曹植来洛觐见曹丕,东返封地途中在洛河边休息,恍惚间见洛神“凌波微步”,遂作《洛神赋》。 </p><p class="ql-block">相传,洛神是伏羲氏之女,溺于洛水,化为女神,人唤宓妃;其原型之一是曹丕的妻子甄氏。曹植爱慕过嫂嫂甄氏,听闻甄氏去世,黯然神伤。他的赋原名《感甄赋》,后来,魏明帝曹叡将其改为《洛神赋》。 </p><p class="ql-block">洛神倩影已难觅,但漫步洛水两岸,仍可感受曹植当年吹过的风。</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dtr3das"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b>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第一展厅</b></a></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span style="font-size:20px;">点击上红色文字链接即可打开,其中包含一、二、三、精品四个展厅</span></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3cgghu99?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5909078"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0px;"><b>汉魏洛阳故城遗址</b></a></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20px;">点击上蓝色文字即可浏览,这是我们2014年参观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内容较详细。</span></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l90mq7v?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590907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b>北魏洛阳永宁寺特展</b></a></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span style="font-size:20px;">永宁寺是北魏洛阳城内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是当时洛阳城内规模最为宏大、建筑最为奢华的佛教寺院。永宁寺塔位于汉魏洛阳故城内,点击上绿色文字即可打开了解。</span></p> <p class="ql-block">珍爱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共创旅游文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