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之旅(六)斯德哥尔摩. C

孤帆远影

<p class="ql-block">摄 影:孤帆远影</p><p class="ql-block">美篇号:903694</p> <p class="ql-block">  当天在湖对岸拍得瑞典皇宫全貌</p> <p class="ql-block">  5月2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先后参观了始建于1950年代,并以其艺术装饰闻名于世,号称世界上最长的艺术长廊的斯德哥尔摩地铁;参观了始建于1911年,北欧的标志性建筑,由800万块手工红砖砌成,外观犹如一艘航行中的大船的市政厅,这里也是一年一度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以及盛大宴会的现场;参观了世界上仍在使用的巴洛克风格建筑—斯德哥尔摩皇宫,如今瑞典国王依然在此办公和举行庆典活动。中餐品尝了瑞典传统美食也是瑞典的国菜—特色肉丸,北欧风味,比较可口。当天下午游览了斯德哥尔摩老城区。图为诺贝尔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斯德哥尔摩名称的由来:城市始建于公元13世纪,当第一批移民来到岛上还是一片荒凉,人们用海滩上堆积的遇难船只碎木片,搭建起一座座简陋的小木屋栖身。1250年,这种简陋木屋在小岛上渐渐地形成了一条街,当外国船只航行到此进行商贸交易时,看见街道上的一排排木屋,随口喊出“斯德哥尔摩”!英语中斯德哥尔摩意为“木头岛”。图为逛老城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13世纪中叶,当地居民时常遭受海盗侵扰,于是人们便在梅拉伦湖的入海口的小岛上用巨木修建了一座城堡,并在水中设置木桩障碍,以抵御海盗登陆。因此,“木头岛”的称呼便沿习下来。公元1436年斯德哥尔摩被定为瑞典首都。图为老教堂与古斯塔夫三世方尖碑(为市民支持瑞俄战争而建)。</p> <p class="ql-block">  斯德哥尔摩最古老的教堂—圣尼古拉教堂,也称斯德哥尔摩大教堂。这座教堂是老城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与老城同龄,也是皇家举行加冕仪式和结婚典礼的地方。所以,距皇宫一步之遥。当天没能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  无论国内或外国的一座城市,最吸引人的地方,最真实的地方,最值得游览的地方在哪里?依我看,一定是老城。</p><p class="ql-block"><b> Gamla Stan,这个城区的名字,瑞典语直译过来就是“老的城市”。13世纪中叶,距今已有770多年历史。不同于欧洲很多城市毁于近代的两次世界大战,斯德哥尔摩是一座免于战争蹂躏的城市,它完整保留着中世纪的典雅古韵,号称欧洲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城区。</b></p> <p class="ql-block">  资料介绍,老城区分别由骑士岛、城岛和圣灵岛三个岛屿组成,位于斯德哥尔摩城市的中心位置。</p> <p class="ql-block">  20日上午参观了皇宫但没见皇宫正门和全貌。当天下午就在小瀑布前候车并停留时间较长,却没沿台阶上去…,皇宫两端各有一孔人工瀑布,正中留有上下台阶,路经多次却忽略了这条街就是“皇城根”。真遗憾!图为皇宫临街的一孔小瀑布。</p> <p class="ql-block">  此处为旅游大巴停车点,所以常有人群簇拥一起。</p> <p class="ql-block">  朋友们,一起进入老城逛街,镜头转换为“街拍模式”…</p> <p class="ql-block"><b>  斯德哥尔摩是“诺贝尔的故乡”,游览了这座北欧的历史名城,应该了解诺贝尔及诺贝尔奖的来龙去脉,因为“诺贝尔奖”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大奖,获此殊荣将名留史册。</b></p> <p class="ql-block">  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业家、发明家,他就是诺贝尔奖金创立人。1833年10月21日诺贝尔生于斯德哥尔摩。诺贝尔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诺贝尔也被称为“炸药大王”。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并在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图为老城老水井。</p> <p class="ql-block">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在遗嘱中提出:将其部分遗产(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为了纪念诺贝尔做出的贡献,人造元素锘(Nobelium)以诺贝尔命名。</p> <p class="ql-block">  之后,瑞典中央银行1968年设立、1969年首次颁发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以上六种诺贝尔奖项通常会在每年10月公布,每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举办颁奖典礼,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授奖仪式。</p> <p class="ql-block">  诺贝尔奖1901年首次颁发,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设立经济学奖,此后再无增设奖项;1974年,诺贝尔基金会章程规定禁止向已故者追授诺贝尔奖。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生理、医学奖。诺贝尔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0万美元)。</p> <p class="ql-block"><b>  诺贝尔奖见证了为科学界带来重大变革的各领域研究成果,和为人类创造伟大精神价值的文学作用,通过全球性的表彰仪式推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和文明的进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奖项。著名心理学家伯顿.费尔德曼评价,“诺奖已经成为权威的化身和世界秩序的一部分!</b></p> <p class="ql-block">  资料显示:1901年至2024年间,诺贝尔奖和纪念诺贝尔的瑞典央行经济学奖共颁发了627次,颁发给了1012个人和组织,由于有些人不止一次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共有976名个人和28个组织获得诺贝尔奖。</p> <p class="ql-block">  以下是获得诺贝尔奖数量最多的国家排名:</p><p class="ql-block">1、美国:37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位居世界第一。注:其中有8位美籍华人科学家。</p><p class="ql-block">2、英国:13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位居世界第二。</p><p class="ql-block">3、德国:10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位居世界第三。</p><p class="ql-block">4、法国:6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位居世界第四。</p><p class="ql-block">5、瑞典:3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位居世界第五。</p><p class="ql-block">6、日本:2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位居世界第六。</p> <p class="ql-block">  其他国家还有加拿大、俄罗斯、瑞士各有2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荷兰、奥地利各有2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好了,不再一一列举。可以说,诺贝尔奖不仅给个人,也给一个国家带来荣耀,证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高水平的科研投入和优秀的教育体系等。</p> <p class="ql-block">  咱们继续逛街,走着瞧…</p> <p class="ql-block">  眺望不远的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  我一直沿着步行街走了很远</p> <p class="ql-block">  这个是在搞什么活动吗?</p> <p class="ql-block">  斯德哥尔摩还有许多值得一看的景点,比如瑞典国家博物馆、瓦萨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皇家歌剧院等,而且博物馆都是免费参观。这次都不在行程中,是个遗憾。</p> <p class="ql-block">  门口立一假模特,衣装很象当年的“红卫兵”。</p> <p class="ql-block">  北欧各国也来了不少的移民</p> <p class="ql-block">  来一段站在桥上路拍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处游船还是客运的码头?排队乘客不少。</p> <p class="ql-block">  欧洲老人大多数不帮儿女带孙辈,这是真的。但出游多了,也多次见到老人带孙辈,比如这位就是。</p> <p class="ql-block">  街头的报刋亭,国内早已消失。</p> <p class="ql-block">  再见,斯德哥尔摩这座北方“威尼斯”城!</p> <p class="ql-block">  已抵达小城镇的路拍</p> <p class="ql-block">  小城镇上漂亮的教堂。由同团老董拍照,在此鸣谢!</p> <p class="ql-block">  后记:当天下午16:40在不尽兴中离开北欧名城斯德哥尔摩,前往瑞典至挪威方向的一个城镇下榻,当晚在途中已吃过晚餐,抵达宾馆后没再外出。此时窗外晚霞呈现,将旋转窗户打开拍了两张,若看第一张以为是在水池或泳池旁;第二张则一目了然,原来就在室内拍摄。出国旅行,就是看世界,了解世界,读懂这个多元的世界。记得有人讲,“最可怕的世界观,是没有见过世界的世界观!”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见过世界的人就会有同一种世界观。</p><p class="ql-block"> 游览拍摄于2025/05/20</p><p class="ql-block"> 图文编辑于2026/06/16~17</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谢谢朋友们欣赏与关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