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炊烟

手手

<p class="ql-block">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爬上雪山时,我家的烟囱又飘起了炊烟。这缕灰白色的烟柱在湛蓝的天幕下舒展身姿,像条蜿蜒的哈达,轻轻系在国旗飘扬的村落上方,呈现出吉祥和幸福的图案,是多么漂亮的一幅田园山水画啊!</p> <p class="ql-block">我家就在松古村,属西藏边境村落,与外地相比起来,是一个很纯朴的村庄。在我的记忆里,小小的偏房里没有灶,每日三餐,一家人都围聚在四周漫舞的炊烟里,时间久了,身上都被烟熏陶了。吃的也没啥,基本上就是用一个平底锅煮米饭,配上辣椒酱,养活了我的青春。</p> <p class="ql-block">爷爷说,他小时候的炊烟是祈祷的。解放军来察隅之前,那时村里有烟无米。清晨的炊烟虽然裹着青稞面的焦香,却看不见一个个健康的体魄,笑容总被高原的风扯得七零八落。爷爷粗糙的指甲缝里,还留着当年捏糌粑的痕迹,他的炊烟像是在寒风中祈祷。</p> <p class="ql-block">爸爸的童年记忆里,有了解放军的身影,炊烟在党的歌声里变得幸福多了。村里通了公路,铁皮炉子取代了泥火塘。清晨的炊烟不再呛人,掺着酥油茶的醇香,在晨雾中氤氲成淡蓝色的薄纱。我每当放学路上看见自家烟囱冒烟,就知道阿妈煮好了土豆糌粑。爸爸总是一边讲着故事,一边微笑着往火塘里添了柴火,跳跃的火苗映得他眼角的皱纹都泛着暖意。</p> <p class="ql-block">如今,我家盖起了新修的藏式小院里,看着电磁炉上咕嘟冒泡的酥油茶,忽然怀念起旧时光里的炊烟。但转头望见屋檐下悬挂的五星红旗,看见水泥路上飞驰的摩托车,又释然地笑了。现在的炊烟藏在太阳能灶的银色反光里,藏在电饭锅跳闸的"叮"声中,藏在煤气罐管道输送的蓝色火焰中。阿妈说现在做饭再不用围着灶台转,她清晨煮好的甜茶,让奶香顺着窗缝飘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光阴流转,雪域松古村的炊烟,不仅换了模样,还有四菜一汤的清香。从泥火塘到电磁炉,变的是炊烟的形态,不变的是藏家人对生活的热望。那些消散的青烟里,藏着祖辈弯腰祈祷添柴的背影;那些淡去的焦香中,飘着阿妈掀开锅盖时的笑语。如今高原的炊烟化作哈达上的幸福,乘着新时代的风,飘向更辽阔的苍穹。</p> <p class="ql-block">暮色渐浓时,我登上村后的山岗。万家灯火次第亮起,炊烟已化作薄雾,与晚霞融成一片玫瑰色的海。风过时,经幡猎猎作响,恍惚间,我听见爷爷、爸爸和我的声音在风中歌唱:“是谁帮咱们翻了身,是谁帮咱们得解放,是亲人解放军,是救星共产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