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一次北极光摄影经历经验 li meng 2016-3-18</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总会有机会听到北极光这个词或有机会体验在地球的北极天边那绚丽壮观犹如翩翩舞姿的北极光。这次去挪威之行共4天,旅行本身就叫‘追踪北极光’。</p><p class="ql-block"> 北极光的正式科学名称叫‘AURORA',这是意大天文学家伽利略在四百年前命名的。AURORA是罗马神话中的曙光女神,每天清晨她打开宇宙的大门,让曙光照耀人间。</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北极光:</p><p class="ql-block"> 北极光的产生来源于太阳表面释放的粒子(或叫太阳风)射向地球表面,这些粒子被地球北极磁场吸引而穿透我们地球的磁场时与氧气和氮气的原子分子碰撞而产生的光。这些太阳粒子的用了仅仅两到三天在宇宙中穿行15亿公里的距离到达我们的北极。这些带点粒子在北极的天空与大气层碰撞产生光就是北极光,幸运的是这些宇宙射线至多有时影响无线电广播,而不会到达地面伤及人类。</p> <p class="ql-block">产生的高度范围离地面80-100公里至250公里的高度范围。</p><p class="ql-block"> 北极光的颜色主要取决与和氧气碰撞和氮气碰撞的结果,即一般为蓝色而在上层与氧气产生红色,但红色不是主色。我们看到的北极光照片非常绚丽多彩,因此在去挪威前心中的北极光是非常美好气势庞博,应当在天际像立体电影那样壮观。但实际上,我们眼睛的色彩频谱非常有限,实际看到的极光像白云那样在天际飘茫不定,偶尔可以感觉淡蓝色,虽如此,漆黑的夜空中,仰望那无边宇宙银行系闪烁的明星时,广阔天慕的舞台突然出现北极光,那激动和震撼还是让人感叹宇宙的神秘莫测,以致感叹造物主的伟大。我们今天科学已经发展到探索银河系以外数亿光年的距离,联合国组织对于北极光的预报来源于观察太阳黑子和太阳风的爆发程度,但这个预测往往与现实相差甚远,我们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仍然非常有限。</p> <p class="ql-block">旅行计划:</p><p class="ql-block"> 去看北极光是个运气的事情,向往已久。有两个地方是传统看极光的地方,冰岛和挪威北面。最后决定还是去最北面的挪威,并且选择在北极光发生几率最高的时间,3月中旬。</p><p class="ql-block"> 具体行程,从英国乘飞机到挪威的Tromso, 然后乘坐油轮在挪威海峡向北沿着海岸线分别白天在几个港口停靠,而夜间航行,夜间北极光产生的时间多在晚8时到临晨3时。停靠的主要港口分别为;Hammerfest, Kirkenes. 其中根据记录航线到达的最北是纬度:71.68439, 经度:25.75195。</p><p class="ql-block"> 其中到达最北面的小镇叫Nordkapp,即北角,欧洲最北面的有人的城市,它位于北极圈内200英里。挪威西面是挪威海峡,北面是北冰洋,西面分别与俄国,芬兰,瑞典接壤</p> <p class="ql-block">自2009年参加业余摄影训练班以来,仅仅使用了我的单反相机尼康D80几次,自认为已经了解性能。而多数时候可以选择自动和P, 时间优先和光圈优先模式,而照北极光,必须采用全手动模式,并且对相机必须熟练。对于北极光摄像的初学者或门外汉,事前对于北极光摄影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包括照相机硬件设备和如何设置以及借鉴专业和业余北极光摄影的经验更为重要。从设备熟悉和如何设置相机并实践都是挑战,特别是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更是没有想象</p> <p class="ql-block">根据所推荐的设置如下:</p><p class="ql-block">1 闪光:关闭</p><p class="ql-block">2 曝光灵敏度ISO设置:400, 800, 或1600,需要根据天空的黑暗程度而定</p><p class="ql-block"> 3 白平衡WB:设置为白天,有的建议采用自动,我采取自动</p><p class="ql-block">4 快门速度:10-30秒,我最后试验结果采用20秒</p><p class="ql-block">5 聚焦:采用手动至无限远</p><p class="ql-block"> 6 摄影模式:建议手动,我最后采用手动</p><p class="ql-block">7光圈:放在最大,我最大只有3.5</p><p class="ql-block">8广角:最大,我只有35mm (奇怪的是,最后照片的电子设置显示为28mm)</p><p class="ql-block">9不要放置任何虑光镜片(包括UV紫外线虑光镜片)</p> <p class="ql-block">经过出发前夜间实践,简单完成了设置,但手动焦距无线远问题没有解决(老相机镜头设置无限非常简单,而我的数码相机居然找不到),后来才看到有人建议,将焦距模式采用自动,镜头对焦到尽量远,然后将设置搬到手动,实践可行与否只有供参考了。</p> <p class="ql-block">在设置上我有几个问题:</p><p class="ql-block">我采用的是尼康D80, 最开始ISO设置虽然定为1600但无论如何找不到取消自动模式,因此第一天遇到北极光,相机的最终ISO定位选择在200-600之间,刚刚开始由于运气不错遇到北极光,并且没有经验,我认为450选择其实不错,但曝光时间非常长-30秒,结果如下照片:</p> <p class="ql-block">由于挪威南北狭长的地势,乘坐油轮驶向北极是最好选择,我所到达的地域是在北极圈向北极方向进入将近300公里,应当是北极光最好的位置,但是在我到达的前一周多云下雨下雪,那周的游客实际没有遇到北极光,我所停留的4天有3天遇到北极光,最后一天最好。第一天极光只出现几分钟,第二天半小时,并且只有天边看到时隐时现的局部极光,第三天没有出现,而第四天漫天都是绚丽的北极光,并且持续了三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修正了设置ISO为取消自动,但焦距放在无限远始终没有解决,最后查看电子设置发现为3.98米,即便采用介绍的方法:自动聚焦时焦距无限然后搬到手动,这样固定在手动,结果没有改变。有的介绍一旦D80设置手动则自动设置无限。</p><p class="ql-block">另外一个致命错误是,我完全忘记我的相机采购时安装了紫外线虑光片,查找资料说明,至多产生双环,但实际没有产生影响,需要探讨。我不敢确定这次是部分成功呢还是失望,总之,见到北极光已经是幸运,没有后悔。</p><p class="ql-block">但成功的摄影需要:好的设备,经验,沉着,技术加信心。客观原因,由于在大海上,游船行速很快,加上大风之下,人都站不稳,我的‘专业’碳纤维三脚架和真正专业相比简直就是玩具,阵风下一直颤动。</p> <p class="ql-block">幸运的是,看到并照到北极光,许多追踪北极光的探险都由于天气和种种原因一天也见不到,相比之下算是幸运。但总结经验:事前准备非常重要,并需要有好的设备和黑夜设置相机的经验和红色手电。一定要穿的暖和,在零下5度并不很冷的气温下,刺骨的大风刮起,风加雪像刀割,人挺不了十几分钟就冻透了,感觉像零下20度以下。因此,设备加准备和多读他人经验就是最好的经验。</p> <p class="ql-block">参考照片如下</p>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17日代发此文</p><p class="ql-block">谢谢浏览</p> <p class="ql-block">谢谢浏览</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17日编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