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土”之旅(四)——圣岛返回雅典+卫城

MGTXU

<p class="ql-block">圣岛第三天中午11点退房后在大堂、餐厅等地休息</p> <p class="ql-block">烈日下在离开圣岛Omiros酒店的最后一刻,利用酒店门口的台阶拍下了第二张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候船码头很简陋,靠墙边少量椅子,大部分人只能站着,或有几个人坐在自己的行李箱上</p> <p class="ql-block">这次上船后已经有经验了,熟门熟路找好了大片区域</p> <p class="ql-block">渡轮开动后,大家各就各位,练习形体的,打牌的,侃大山的,补拍照片的都开始行动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掼蛋新手上场</p> <p class="ql-block">四十三年前的老同事,有缘同行</p> <p class="ql-block">在23点左右,轮渡抵达雅典</p> <p class="ql-block">七小时船程返回雅典,眼中心中,仍是那片无可比拟的蓝白幻境。圣托里尼,是静气,是神迹,更让我们懂得美好常伴挑战,珍惜当下方不负山海相遇。团里才子佳人云集,十八般武艺精通,于是在船上的7个多小时里内容多多:有不吝赐教传授形体美学的老师、有虚心求教的学员;有站桩的高人、有形体操、普拉提、撸铁等刚柔并济、不行于色的美女们;有爱好摄影的摄友,有热情奔放热爱生活的业余模特,有掼蛋爱好者,还有闲聊谈心者,于是乎在不知不觉间回到了雅典,入住四星酒店Civitel Attik</p> <p class="ql-block">昨晚入住时已经很晚,今天早上起来在阳台上看到了酒店边上的一个教堂⛪</p> <p class="ql-block">起来早的美女,吃完早饭有时间开始美拍</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的行程是参观世界七大人工建筑奇迹——雅典卫城</p><p class="ql-block">今天适逢周日,酒店出发去卫城路上遇到了“半马”,马路被绳子一分为二:一边车流不息,一边是跑跑停停的参赛者,有的身材矫健,有的则拖着“救生圈”,看来也是重在参与。导游说,这是为纪念一位传递胜利喜讯而不惜献出生命的士兵,也是雅典保卫精神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雅典卫城(Acropolis of Athens)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公元前580年,位于雅典市中心的山丘上,集宗教、政治、军事功能于一体,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核心建筑包括帕特农神庙、厄瑞克提翁神庙等,代表了古希腊建筑与艺术的最高成就,被誉为西方文明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因为不能用喇叭,现场人满为患也讲解不了,所以导游在进遗址前在树上挂了一张示意图讲解中</p> <p class="ql-block">核心建筑与艺术成就</p><p class="ql-block">‌帕特农神庙‌:多立克柱式建筑,长70米、宽31米,48根10米高石柱环绕,饰有菲迪亚斯雕刻的雅典娜神像及神话浮雕,被誉为古代七大奇观之一。‌‌</p><p class="ql-block">‌厄瑞克提翁神庙‌:爱奥尼式建筑,以六尊女像柱闻名,复合供奉雅典娜与波塞冬。‌‌</p><p class="ql-block">‌雅典娜胜利神庙‌:纪念希波战争胜利的小型神庙,无翼女神像象征胜利永驻。‌‌</p> <p class="ql-block">胜利女神殿也称为无翼胜利女神殿,位于雅典卫城山上一个陡峭的、向西突出的平台上。奈姬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司掌胜利、好运、成功等,某种意义上,她也是一种命运女神。</p><p class="ql-block">奈姬的表妹与伴侣是雅典娜,她是希腊神话中智慧、技艺与战争女神,她与海神波塞东的斗智中取胜,成为雅典的保护神。</p> <p class="ql-block">雅典娜胜利神庙‌</p> <p class="ql-block">伊瑞克提翁神庙,是雅典卫城的著名建筑之一,本为放置八圣徒遗骨的石殿,传说这里是雅典娜女神和海神波塞东为争做雅典保护神而斗智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伊瑞克提翁神庙,位于埃雷赫修神庙的南面的一块凹凸不平的高地上,建于公元前421年~前405年之间,是雅典卫城建筑中爱奥尼亚样式的典型代表,它是培里克里斯制订的重建卫城计划中最后完成的一座重要建筑,设计非常精巧。</p><p class="ql-block">伊瑞克提翁神庙有三个神殿,分别供奉希腊的主神宙斯、海神波塞冬、铁匠之神赫菲斯托斯,分别有两条别具特色的柱廊把它们连接起来。</p> <p class="ql-block">古希腊时期的艺术作品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大多是雕塑、建筑与陶器,绘画作品传世极少。 希腊古典时期的雕塑可以说是西方美学 Idealism 的范本,古希腊建筑更是奠定了西方建筑学的基础,影响了后续的两千多年。希腊古典建筑讲求 Symmetry、Balance and Harmony,其典型的 Doric、Ionic、Corinthian 三种建筑风格直至十八、十九世纪的新古典主义时期仍被奉为 Standard Orders。</p> <p class="ql-block">狄奥尼索斯剧场</p><p class="ql-block">雅典卫城的露天剧场</p><p class="ql-block">雅典的狄奥尼索斯剧场位于雅典卫城南侧,是有两个半圆形的剧场,由门廊相连,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对艺术的热爱。西侧的Odium of Herodes Attius剧场现在仍然作为夏季露天音乐会和戏剧表演的场所,东侧的酒神剧场作为景点向游客开放。该剧场建于公元前5世纪,最早是向酒神祈祷的地方。狄俄尼索斯在罗马又称巴克斯,植物神,葡萄种植业和酿酒的保护神。最初并不是奥林匹斯的主要神祇。</p> <p class="ql-block">卫城瞭望台</p> <p class="ql-block">从2000+年石缝里长出来的绿植,佩服它们顽强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一个国外游客看到我们在拍照,幽默地来蹭露脸,也幸亏小顾美女摄影师眼疾手快抓住了这一瞬间</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卫城,中餐后我们继续逛Plaka老城区,因为星期日其他大型商场全部停业,羡慕欧洲人“不为三斗米折腰”的人生哲学</p> <p class="ql-block">那天因为拍照没有进这个都主教座堂参观,今天补一下课。</p><p class="ql-block">它是1842年由国王奥托和王后阿玛丽亚奠基,历时20年建成的雅典都主教座堂,也称大都会天使报喜主教座堂,是东正教希腊教区最重要的教堂,位于雅典最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卫城山脚下的繁华商业街区普拉卡(PLAKA)旁,是雅典地标之一,经常举办重大活动。都主教座堂旁还有一座微型教堂阿基欧斯·埃莱夫塞里奥斯教堂。</p><p class="ql-block">教堂门廊上方的马赛克图案描绘了大天使加百利向玛利亚报喜的场景。</p><p class="ql-block">教堂正对大门的广场上有座雕像,那是从1944年德军撤离到1946年国王回归期间摄政的希腊东正教牧首Damaskinos Papandreou(1891-194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