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炮72师六四八团二营四连第二届战友聚会

清静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5月9日—11日,分别几十年的原炮兵七十二师六四八团二营四连退役老战友,从全国各地相约来到福州梅峰兵馆聚会。老战友久别重逢格外高兴,握手相拥,战友情深,难忘军旅岁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非常感谢组织这次战友聚会的郑信保、陈金华、付冬如和何炎清、黄士清等会务组的几位战友的精心组织,认真的筹划安排,辛苦的操劳给战友们带来了相聚的快乐,辛苦你们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座谈会上原老部队沈亚平团长、原四连连长陈金华(后二营长)、政指付东如(后二营教导员)、原四连老班长廖光垒、郑信保(先后都担任过二营教导员)及部分战友分别在座谈会上激情发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郑信保战友为战友聚会,联系了省军区退役女军官歌咏队到场助兴,在孙晓蓉战友的娴熟主持下,先后表演了她们精心准备的七个精彩节目:舞蹈《共圆中国梦》、斗笠舞《万泉河水》、军旅舞蹈《祖国不会忘记》、诗朗诵《曾经当过兵》、扇子舞《我的祖国》、军旅舞蹈《英雄赞歌》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郑信保战友激情登台先后独唱了《你在草原等着我》,《我在春风中等你》二首好听的草原歌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廖光垒战友电吹管吹奏一首军歌三联奏《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我爱祖国的蓝天,再见吧,妈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战友相聚,登上乌龙江畔云顶山 重返昔日军营;座谈军旅岁月,老战友情深谊重;文艺演出丰富多彩,气氛活跃,演出结束战友余兴未减, 自由亮嗓高歌,欢声笑语快乐滿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岁月如歌,如今军装早已脱下,青春虽不再了,但战友情永驻,相聚时间虽短,却留下了难忘的快乐时光!</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届战友联谊会队旗接交议式,2027年江西上饶我们再相会!</span></p> 聚会感言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当兵一入伍就在四连,1971年1月,部队从老挝战场凯旋归建后,第二年初,我就去军校学习离开了四连,在四连四年多,在我从军的历程中,却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是,我1968年一入伍,连队就在漳州官山军农生产,当时按照人民解放军即是战斗队、工作队还是宣传队的最高指示精神,各连轮流搞军农生产一年。那时 ,我在六班班长是王功道 ,我从没干活过农活,搞军农生产非常辛苦劳累,也得到很好的锻炼,留下很深的印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是,1969年部队在福清港头龙田一帶,担任战备值班训练任务,1969年11月下旬就奉命执行援寮抗美作战任务。经过广泛深入的思想动员和武器装备车辆的检修,部队一路公铁摩托化长途急行军到达云南玉溪县,经再次动员明确作战任务后 开赴边境勐腊县。1970年1月1日中午,连队在連长梁天芳和指导员林祥和的带领下,在云南边境猛腊县磨憨边境线,集体面向祖国宣誓后出境。(出国前大家都写好遗书,换穿上老挝人民军服, 因当时援寮抗美是秘密出国,对外是保密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老挝战场整整一年 ,从西线转战到东线,在恶劣的战场环境中,每天要时刻提防蚊虫、毒蛇猛兽侵害和敌特的破坏,日夜备战随时与空中来犯之敌作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出国第一仗,就是在1970年2月5号中午打的,那天,正是国内大年三十(除夕)。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是四班付班长兼二炮手,那天中午正在吃午饭时,四架敌机闯入我们防区偷袭,听到警报声,所有人员迅速上炮就位捕捉瞄准了敌机,在连长梁天芳指挥下向敌机开火,4架敌机在阵地上空轮番府冲,机枪扫射,火箭弹攻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四连和附近的五连、六连及机枪连都先后开火进行了猛烈射击,阵地上炮火声,敌机炸弹爆炸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其中一枚火箭弹滋滋滋叫着,从头顶上掠过打到我班边坡上爆炸。由于是第一战,在激烈的战斗中,炮声隆隆硝烟弥漫根本听不到连长的口令,大家英勇作战,高喊着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的口号,置生死于度外,各班各自瞄准临近的敌机狠狠打 ,越战越勇 ,这一仗我们四連和兄弟连队一起击落敌机T28二架,击伤一架,取得出国作战首战告捷的胜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紧接着2月24号,25号,部队又连续打了两仗,一营打得一架敌机空中开花,我们连队和全团各营连一起共同集火近战 ,取得三战三捷的胜利,受到中央军委、总参、昆明军区,福州军区的通令嘉奖。中央慰问团代表也到我们团和我们四连阵地上进行慰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随后 ,几个月部队又分别进行了“4.10”、“10.23”等战斗。“4.10”战斗因气候原因电击发受潮故障,在对敌机射击时,连长的电击按钮失灵全连6门火炮都没打响,那时我听到兄弟连队的炮声,我立即叫六炮手打开人工保险自主击发,瞄准敌机迅速打出20发炮弹,战后杨国开团长还到我班开座谈会,表扬我灵活机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十月中下旬 ,连续几天都有敌机在我防区外围活动麻痹我方,因炮火 够不着没开火,只能瞄准监视跟踪,但10月23号一早,就听到阵地上值班侦察员吕铭(付班长)发出一等信号,大家火速上炮就位,迅速捕捉到美敌机F—4C一架,从12号(东北)方向,直行窜近,离阵地已非常近了(3000千米左右),全连火炮,立即向敌机开火,从上炮到战斗结束,敌机中弹冒烟离去,就30秒钟,速战速决,反映出我们連队训练有素的战斗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1月份,我们二营各连转移到东线哈博阵地,一个月内又连续打了三仗分别是“11.22”、“11.23”、“11.28”,打的全是美帝从泰国起飞的超音速F—105、F—4C侦察轰炸机,而且每战都有战绩,都取得胜利,无一伤亡,其中,“11.23”击落美帝F—4C一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可以说我们四连以及八团各连队战斗力都比较强,各级指挥员指挥的好,全体指战员英勇作战,敢于集火近战,敢打必胜,每战都取得好战绩,而且都很幸运,历次战斗都有惊无险,无一伤亡,战斗中四连和二机连都分别都受到敌机攻击,“2、5”战斗敌机火箭弹打在我班的阵地边爆炸,那天早上,我到连部领新兵丁志山,他从国内来坐了六天的长途车很彼劳,我就按排他睡觉休息,战斗中敌机发射的一枚火箭弹在我班边爆炸后,其中一块弹片就穿过他睡的铺板,如果,火箭弹稍微近一、二米就打在阵地上了,那我们连就有不少人要牺牲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再 “11.28”战斗中,敌机一枚火箭弹就打到在坐的吴木学(付主任)所在的机枪連阵地上,结果哑弹,没爆炸,事后挖出来,火箭弹足有一米多长,如果当时炸了,那连队伤亡就惨重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时隔九年,1979年我们连队又全程参加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出发前军区首长和军区炮兵领导还到我们团和二营欢送我们出征,1979年春节刚过 ,大年初六就出发,在中越边境一带担任掩护地面进攻部队和保卫重要交通要道和指挥机关的对空安全任务。作战期间,多次转移阵地同步跟进掩护,并胜利完成了任务后凯旋而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六七十年代 ,我们连在上级领导和机关指挥率领下,先后二次参战,历经了战火的考验,在我们人生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三是,在乌龙江山头施工建营房和战备值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71年初从老挝归建后,刚开始,连队住在乌龙江南岸山脚下,建桥民工住过的竹棚房,任务是在山上俢建营房,跟着请来的工人师傅,学打石块,扛石块上山,挖地基,浇灌水泥,打井找水,抗台风修工事,建营房。在七,八十年代里,我们二营各连,驻守乌龙江两岸,四连驻守南岸,我们目睹了乌龙江大桥的建成通车,担负保卫了福州机场和沿线重要机关的对空安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四连历经战火磨练,是英雄的连队,是光荣的连队,值得我们永远怀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光阴似箭,青春已逝,我们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曾经一起战斗的战友们,多数已成老年人了,有的也正在步入老年队伍,我们都要保重身体,珍惜当下幸福生活,有机会时常相聚,快乐过好晚年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此,我祝福老战友和军嫂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阖家幸福安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廖光垒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25.5.10</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