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洲村:一个刻着烈士名字的四百年村落

毛维祥

<p class="ql-block">  在宁波市海曙区横街镇西北14公里的群山间,云洲村像一枚被时光封存的胶囊。云洲村不是一个孤村,而是四个自然村的“共生体”。它的名字里藏着两段历史:一段是1945年冬,烈士吕云洲在骑马坡竹林中浴血奋战的红色记忆;另一段是从明代王氏迁入开始,四百年间四村聚合的烟火故事。</p><p class="ql-block"> 云洲村,位于镇政府西距镇政府约14千米处。明时由王氏从樟村王家车头迁入,形成村落年份不详,时属鄞县桃源乡,地处桃源乡47都1图。清初沿袭明制仍属桃源乡,地处桃源乡石马里47都2图。清后期至民国区域变动多次,初属鄞县桃源区、后改大雷乡、桃源乡管辖。1943年后归鄞慈县委管辖。1950年5月属马坡乡。在合作化初期曾建立“胜峰、先锋、天洪、天胜、建光、兆兴、兆丰、富骑”8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合并升级为“胜仙、天益、上兆坑、马联”4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桃源乡。1958年l0月改名红色人民(凤岙)公社云洲大队(管理区)胜仙、天益、上兆坑、马联耕作队。1961年撤销大公社建立云洲公社后改称胜仙、天益、上兆坑、马联生产大队。1968年“文革”开始后分别建立大队革委会。1983年改为村,分别建立村委会,并改名为王仙岗、天益、上兆坑、马联4行政村,属云洲乡。1992年5月均属横街镇。2004年4月,王仙岗、天益、上兆坑、马联4村合并新建云洲村,属横街镇。</p><p class="ql-block"> 云洲村下辖王仙岗、天益、上兆坑、马联4个自然村。</p><p class="ql-block"> 上兆:又名上兆坑。云洲村村委会驻地。位于镇政府西北方,距镇政府约14千米,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翁,清时从余姚市翁夹岙迁此定居。因村地处窑形山的上方,故名上窑,后谐化为上兆。</p><p class="ql-block"> 福建厂:位于镇政府西北方,距镇政府约15千米,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郑,清时从福建厦门上杭县迁此定居,在山上种植药材并搭建加工作坊,故名。 </p><p class="ql-block"> 天益:又名擎天池,位于镇政府西北方,距镇政府约20千米,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周,明时从章水镇小蛟迁来。村前山上有个天然池,称“擎天池”,故名擎天池村,后以原高级社名命名,改称天益。</p><p class="ql-block"> 王仙岗:位于镇政府西北方,距镇政府约17千米,聚落呈块状。明时从樟村王家车头迁此定居,旁有仙岗山,故名。</p><p class="ql-block"> 马联:又名骑马坡。位于镇政府西北方,距镇政府约20千米,聚落呈带状。村民主姓徐、毛。清时期,分别从高桥镇西阳岗和横街镇朱敏村迁入,据传,清乾隆帝下江南时曾骑马路过村边山坡,故名骑马坡。合作化时期意为走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故改名为马联。</p> <p class="ql-block">  四个自然村,四种活法,却共享着“云洲”的名字。当你走过上兆坑的石板路,望过天益村的池上水,看着王仙岗的仙岗山,听过马联村的坡上谣,会懂得:云洲村的精彩,正在于这“和而不同”的百年烟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