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展示我市近年来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成果,推进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实施,落实中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总结交流美术课堂教学创新经验,提升我市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质量,文昌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于6月13月在文昌市第五小学举行2025年中小学美术教师课堂教学优秀课例展示及观摩培训活动。全市各学校共169人参加观摩培训活动。</p> 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和专家 <p class="ql-block">海南省美术教研员—周晓阳;正高级教师,首届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南省卓越教师周晓阳工作室主持人。</p><p class="ql-block"> 文昌市第五小学校长—郑在敏。</p><p class="ql-block">文昌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美术教研员—黄保旭、符小媚。</p><p class="ql-block">文昌市田家炳中学美术组组长,市高中美术兼职教研员—符素馨</p><p class="ql-block">文昌市联东中学美术教师,市初中美术兼职教研员,中学美术学科工作室主持人—陈胜显。</p><p class="ql-block">文昌市联东中学(小学部)美术教师,小学美术兼职教研员— 洪娟</p><p class="ql-block">文昌市树芳小学美术教师,小学美术学科工作室主持人—符帅。</p> 活动一:优秀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第一节展示课</p><p class="ql-block">授课教师:何密</p><p class="ql-block">授课课题:《我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何老师以名字背后的故事为引,将传统文化与艺术创作巧妙融合,通过趣味范例展示、互动式指导,带领孩子们用线条勾勒个性,用色彩书写自己的名字。课堂上,孩子们专注设计,一幅幅独具匠心的名字作品跃然纸上,既展现了美术技法的学习成果,更让每个孩子感受到名字承载的独特意义,是一堂寓教于乐、启智润心的美术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节展示课</p><p class="ql-block">授课教师:蒋翠婷</p><p class="ql-block">授课课题:《拟人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这节《拟人的形象》美术课宛如一场奇妙的创意之旅!教师以生动有趣的动画短片引入,瞬间点燃学生热情。课堂中,通过大量拟人化作品范例展示,深入浅出地解析五官添加、动态设计、表情塑造等创作要点,引导学生赋予万物“生命”。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蔬菜、自然景物等变成俏皮可爱的角色,画笔灵动间满是童真与奇思。师生互动,点评中充满鼓励,让每个孩子都沉浸在自由创作的快乐中,实现了艺术与想象的完美碰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节展示课</p><p class="ql-block">授课教师:王添姣</p><p class="ql-block">授课课题:《笔墨秋千—书法的文化与创作基础知识》</p> <p class="ql-block"> 一堂课,带学生穿越千年墨香!老师以“笔墨秋千”为喻,将书法文化娓娓道来:从甲骨文的古朴到楷书的工整,用趣味故事串联书法演变,瞬间拉近传统文化与学生的距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笔墨线条背后的文化意义和精神气质,从技法解析,到精神内涵,学生们得到触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脉搏,深刻理解了书法艺术传承的文化厚度与民族精神。最后的创作环节,学生们用AI集字写下了对学弟学妹的祝福。学生们在横竖撇捺间感受书法魅力,是一场生动的作品鉴赏与文化自信培育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四节展示课</p><p class="ql-block">授课教师:康仁莲</p><p class="ql-block">授课课题:《多彩的梦》</p> <p class="ql-block"> 当AI遇见艺术课堂,想象力瞬间“破圈”!这节《多彩的梦》以AI工具为载体,老师用动态生成的奇幻梦境作品引入,瞬间点燃学生创作热情。课堂中,老师借助AI图像生成、风格转换功能。学生小组合作,通过画笔绘出梦境。老师再用AI把学生的创作作品做出梦幻场景,作品兼具科技感与艺术性。AI不仅是创作助手,更成为思维拓展的翅膀,让每个孩子的奇思妙想在虚实交织中绚丽绽放,实现了“科技赋能美育”的创新突破!</p> 活动二:专题讲座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术新教材应用与案例分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主讲人:周晓阳</p><p class="ql-block"> 周老师以新课标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度剖析新教材的设计逻辑——从跨学科融合的主题式学习,到强调实践探究的单元化编排,处处体现“以美育人”的创新理念。</p><p class="ql-block"> 课程中,多个教学案例令人眼前一亮:有串联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以任务驱动学生合作创作,将课堂延伸至真实场景。周老师还结合学情差异,分享分层教学、任务单设计、数字化资源整合等实操策略,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教学一线。</p> 黄保旭教研员做活动总结:学无止境 <p class="ql-block"> 本次交流活动以课例展示为重要载体,教师对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刻理解与课堂实践转化能力的显著提升。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学技艺展示,更是一次深刻的美育教研。展望未来,黄老师殷切期望全市美术教师能坚守“以美育人”初心,持续深化课程改革,积极探索素养导向的教学模式,加强教研协作与资源共享,共同构建富有活力与地域特色的美术教育新生态。</p> <p class="ql-block"> 毕加索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艺术赋予他们灵动的思维,也为童年注入纯粹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教学的真谛不在于简单的知识传递,而在于激发潜能、唤醒心灵、鼓舞斗志。”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引导学生感知美、理解美、创造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更要紧跟课程改革步伐,以新教材和新课标为指引,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究创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符建华</p><p class="ql-block">编辑|符浪</p><p class="ql-block">审核|黄保旭 符小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