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扎基寺,位于拉萨市北郊的扎基路上,是全西藏唯一的一座财神庙,寺庙虽小,但香火十分鼎盛。在藏语中,“扎巴”是僧人、和尚的意思;“基”是数字“4”的藏文变音;扎基寺即“有4个僧人的寺庙”。因为,最初的扎基寺只有色拉寺派来的4位僧人管理,被称为扎基寺。为周一求财、周三求平安、周五求健康</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明珠”。</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作为一个旅游胜地以及佛教圣地,每年都有众多游客和朝圣者前往这里。</p><p class="ql-block">这是无比神圣和庄严的地方,值得每个人一生都要来一次!</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的海拔高度大约在3700米到3767米之间。布达拉宫坐落在红山上,这是一个地势较高的位置。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之一。</p> <p class="ql-block">针对来这里游览的游客,景区制定了2条游览路线,分别为1号线与2号线。</p><p class="ql-block">两条线路的区别在于,1号线能参观12个景点,2号线只能参观7个景点。两条线的景点完全不一样,票价也不一样。旺季1号线全价200元/人,2号线全价100元/人。</p><p class="ql-block">需要说明的是,布达拉宫淡季半价,冬季免票,旺季全价。</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是 “普陀罗” 译音,意为菩萨住的宫殿。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所建,当时是 999 间位于海拔 3700 多米高原的房屋</p> <p class="ql-block">1645 年,五世达赖掌权后开始重修,其圆寂后摄政帝巴桑结嘉措续建,1693 年建成。现布达拉宫占地 41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13 万平方米,主楼 13 层、高 115 米,5 座宫殿顶覆镏金铜瓦,雄伟壮观 。</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白宫和红宫。在布达拉宫的中央是红宫,那里是用来供奉神佛和从事其他宗教事务的;而白宫位于布达拉宫的外围,那里是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进行政治活动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红宫用于供奉神佛及开展宗教事务,主要建筑为达赖喇嘛灵塔殿与佛殿,始建于五世达赖圆寂后。灵塔殿安放达赖喇嘛遗体,其中五世达赖灵塔最大且最为精制,高 14.86 米,耗费黄金 11 万两,镶嵌 1500 颗各类宝石,塔内藏有释迦牟尼舍利、大拇指骨,宗喀巴碟子,松赞干布佛珠等珍贵文物。此外,这里还有六至十二世达赖喇嘛的 7 座灵塔。</p> <p class="ql-block">该殿的享堂西大殿是红宫中最大的殿堂,高 6 米有余,面积达 725.7 平方米。殿内悬挂着乾隆帝亲书的“涌莲初地”匾额,下方置有达赖宝座。整个殿堂雕梁画栋,拥有壁画 698 幅,内容多与五世达赖的生平息息相关。红宫西部是十三世达赖灵塔殿,建于 1936 年,是布达拉宫最晚的建筑,其规模可与五世达赖灵塔殿相媲美,殿内除了灵塔,还供奉着一尊银制的十三世达赖像以及一座用 20 万颗珍珠、珊瑚珠编织而成的法物“曼扎”。</p> <p class="ql-block">白宫:始建于 1645 年,历时 8 年建成,因两翼涂刷白粉而得名。它高 7 层,位于第 4 层中央的“措钦夏”面积为 717 平方米,由 38 根大柱支撑,是布达拉宫最大的殿堂,历代达赖喇嘛在此举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动。第 5、6 两层是摄政办公和生活用房。最高的一层(第 7 层)是达赖喇嘛冬宫,因其采光面积大,俗称为“日光殿”。殿内陈设奢华,宫殿外设有宽敞阳台,可俯瞰整个拉萨城。</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 ,一个净化心灵的地方,一个不缺信仰的地方,是一个离天堂很近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已经具有了今日之规模,成为了藏传佛教的圣地,也是西藏的象征。它不仅保存了大量丰富的历史文物,包括壁画、佛塔、唐卡、经卷等,还有达赖喇嘛的金册、珍宝等。每一座殿堂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如灵塔殿、上师殿、普贤追随殿等等。这些建筑和珍宝,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西藏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 圣观音殿:亦称帕巴拉康,是布达拉宫的主供佛殿,殿堂内主供布达拉宫镇宫之宝级文物——圣观音像。该殿建于公元七世纪吐蕃第三十三代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 1300 多年的历史,位于红宫最高层北侧。</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八廓街的夜景,享受着浓郁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今天正好赶上他们的节日萨噶达瓦节,又称佛吉祥日。藏历四月,俗称萨嘎达瓦,又称为氐宿月(氐宿是西藏星相28星宿之一),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成道、涅槃的月份。</p> <p class="ql-block">藏族人民把此月视作有造化和吉祥的月份,而今天,藏历四月十五,又是一年中最好的一个月中,最好的一天。</p><p class="ql-block">这一天,转经达到高峰,从凌晨2点,直到晚上,藏族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转经念佛,人流如潮,川流不息。 </p><p class="ql-block">藏族人民,除了起早转经,还会朝佛、行善,也会放生、吃斋。</p> <p class="ql-block">各地寺庙,也会举行各种祈福及纪念的佛事活动。</p> <p class="ql-block">傍晚22点从八廓街来到布达拉宫22点50分的夜景,当你面对着它有一种非常震撼的力量,太壮观了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在夜晚的怀抱中,这座宏伟的宫殿显得更加神秘而充满魅力,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凌空屹立,巍峨壮观,散发着一种令人震撼的美。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的夜景,灯光到晚上23:00就会关闭</p> <p class="ql-block">一大早我们来到布达拉宫对面的药王山上的观景台,观看布达拉宫的整体建筑</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了布达拉宫正面的广场上打卡留影</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后面的是宗角禄康公园,也被称为龙王潭公园。它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娘热南路9号</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布达拉宫山后,藏语中“宗角”意为“宫堡后面”,“禄康”意为“鲁神殿”。</p> <p class="ql-block">这是进入布达拉宫的一条观景大道</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包括雪城,白宫和红宫三部分。</p><p class="ql-block">雪城是布达拉宫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划分主要有三类:办公场所,生活服务机构,宅院及住所。</p><p class="ql-block">参观完雪城,开始爬布达拉宫的台阶。布达拉宫的台阶有999个,但是不陡</p> <p class="ql-block">俯瞰拉萨市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布达拉宫的下山路,路面平滑,高低不平只能慢慢的走下去</p> <p class="ql-block">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中心,也是社会生活层面的中心。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形,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p> <p class="ql-block">据说2500年前,成佛前的释迦牟尼,让人按他8岁,12岁,25岁的样子,一模一样建了三尊佛像。大昭寺供奉的就是释迦牟尼12岁等身坐佛像。</p> <p class="ql-block">当年松赞干部娶了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和大唐的文成公主。这两位公主都带着一尊佛教。赤尊公主带的是8岁的释迦牟尼等身像,为了供奉佛像而修建了大昭寺,所以大昭寺的大门朝向尼泊尔。文成公主带的是12岁释迦牟尼等身像。为了供奉佛像修建了小昭寺,所以小昭寺的大门朝向大唐。</p> <p class="ql-block">据说武则天在位的时候,要把释迦牟尼12等身佛像抢回大唐。老百姓舍不得就悄悄的,把两尊佛像调换了位置。一直到现在两尊佛像再也没有动过。可惜8岁佛像在七八十年代拦腰斩断,25岁佛像掉入了印度洋。</p><p class="ql-block">只有大昭寺12岁的佛像完好无损。在信仰者心中来到大昭寺,就仿佛看见释迦牟尼本人一样。所以大昭寺的位置无可替代。无论刮风下雨,大昭寺的信仰者从未停过朝拜。</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里供奉着当年文成公主入蕃时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开光佛像,是藏传佛教信徒朝圣的终点。千百年来,来朝拜的人络绎不绝,每天大昭寺站前聚集的都是朝拜者,从早到晚,日复一日,从不停歇。</p> <p class="ql-block">注意事项,进入寺内之前,必须把帽子,眼镜,口罩都脱下来。不要对着佛像随意拍照。三柱清香,点香如果有明火,千万别拿嘴吹。用手扇,或者来回晃直到明火熄灭即可。 双手大拇指内收,其余手指并拢合在一起。从额头开始轻点一下,在轻点一下嘴唇,最后轻点一下胸口。磕头三次。诚心说出你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西藏旅游的行程结束,明天坐飞机返回新疆</p> <p class="ql-block">每天都有那么多的人,在进藏的路上徒步、骑车、自驾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方式都有,那么他们还有我为什么要进藏?通过这次来西藏的旅游,是我见到了从未见过的风景,没有去过西藏的人都以为去西藏就是到拉萨。然而到了西藏你就会知道西藏他不在拉萨,西藏在路上,而这一路上都是没完没了的雪山高原,没完没了的大江大河,没完没了的湖泊牧场,没完没了的阳光蓝天,还有没完没了的喇叭寺庙,是一辈子永远也看不到的风景。也是我走从来未走过的长路,从内地到任何一个省会城市到拉萨都不会少于2000公里,而且这仅仅是到拉萨的一个点距离而西藏不在拉萨,在所有藏区辽阔无边的大地上,在这些慢慢地长路上,你才会体验到什么叫在路上的感觉,这种感觉是远离、是放下、是舍弃也是迎接,是期望、是得到。这种感觉前不见终点,后不见起点,念天地之悠悠,你会怅然而涕下。慢慢无穷无尽的雪域长路上,在人迹罕见的苍茫广阔的天地中,人特别容易感动,特别容易沉默,特别容易思考,也特别容易得到启发,特别容易受到开模,所以去一趟西藏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