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出镜、文字:施主</p><p class="ql-block">拍摄:小乔</p><p class="ql-block">地点:泰州南山律寺</p><p class="ql-block">美篇号:857814</p><p class="ql-block">泰州文峰塔,又名南山寺塔,地处南城河畔,南山教寺东南,砖砌三层八面,南依凤城河,东靠文峰小区。</p> <p class="ql-block">多次路过家乡泰州护城河的桥,桥下的南山律寺的文峰塔很显眼。两年前正值口罩期间,我到这里,南山律寺没有开门。今年6月16日终于完成心愿。</p><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文峰塔影,落贡院外凤池中,宛如一毛笔,故称“凤池笔颖”,位列“海陵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南山律寺位于泰州古城东南的南城河畔,始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由铁心坚禅师所建,朝廷赐额“护国寺”。</p> <p class="ql-block">北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改为禅寺,更名为“资福禅院”。宋徽宗崇奉道教,将寺院改为道观,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资福禅院改为了道观,名“神霄玉清万寿宫”。</p> <p class="ql-block">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恢复佛寺,升院为寺,名“资福禅寺”。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寺毁。绍熙年间(公元1190年-公元1194年),由僧绍信、觉妙重建。</p> <p class="ql-block">嘉定年间(公元1208年-公元1224年),僧人图珍、惠文奏立戒台。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僧主僖重修。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南山寺为“祝圣道场”,并于寺内设佛教管理机构僧正司,掌管泰州地区的佛教事务。师罄所藏得白金三百两,鸠工庀材,又命从众募劝,历经两年时间终于使寺院殿堂佛像焕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是年邑人李鹏(浙江余杭县令)撰《重修南山寺碑记》镶嵌于墙,记载了南山寺的历史以及此次修复的过程。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天竺僧方志重建浮图。</p> <p class="ql-block">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铸巨大铁钟一口,钟声洪亮,声闻数十里,惜已不存。</p> <p class="ql-block">我穿着橙色茶服,感受佛寺的清净。</p> <p class="ql-block">泰州南山律寺,一个隐藏在城市喧嚣之外的心灵净土,这里不仅有宏伟的寺庙建筑,还藏有一个神秘的地宫,里面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舍利以及国内外高僧的手印,是一处不容错过的朝圣之地。</p> <p class="ql-block">在泰州的历史长河中,南山律寺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举经退兵》的故事发生在南宋绍兴31年,当时北方金兵入侵南宋,兵临泰州。住持僧觉如闻讯后,手持《金刚经》从容不迫地诵经。宝塔内顿时光芒四射,金兵见状纷纷跪拜,不敢造次,最终留下了掠夺来的银两供奉庙中。这一事件使得南山寺得以幸免于一场兵火的浩劫,也留下了《金刚经》退金兵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昔日,泰州文人龚大器曾描绘南山寺的秋日景象,其诗云:</p><p class="ql-block">古寺静卧南城畔,禅房苔藓映阶前。</p><p class="ql-block">寒云轻笼白石路,灵韵悠扬青松间。</p><p class="ql-block">秋笛一曲惊客梦,梵钟悠扬伴夜眠。</p><p class="ql-block">故人远至天之北,欢聚一堂共良缘。</p> <p class="ql-block">院内荷花开了</p> <p class="ql-block">佛香袅袅</p> <p class="ql-block">心诚则灵</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建筑重檐庑殿顶,为皇家规格。</p> <p class="ql-block">两侧的阁楼</p> <p class="ql-block">我在寺内信步,神清气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