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是岳母入葬以后的第三天,按照台州民间的习俗,这一天也是要祭祀的。昨天妻子和她妹妹商量好了,今天各人烧四个菜,合成“八碗”祭先人。</p><p class="ql-block">早上,妻子出门去“大润发”超市采办食品原材料,等她回家后,我即开始烧菜。</p><p class="ql-block">十点钟左右,我和连襟分别开车去了墓地。我们摆开小桌子,摆上了八碗菜肴,给八个小酒盅倒上黄酒,然后点香祭拜。我们对祭奠的规矩,了解得都不是很充足,只是凭着以前跟着长辈参加的活动,依样画葫芦,只有情感是真实的。</p><p class="ql-block">儿子和儿媳妇也从椒江赶了过来。</p><p class="ql-block">祭悼仪式结束后,时间才十一点钟,大家都说不留饭,就各自散了。妻子回家后说,老妈的事情至此才告一段落。她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她说她奇怪自己的这种感觉,因为她认为老妈过世之后,她应该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但几个月来的忙碌,现在她竟然哭不出来了,她已经没有眼泪了,甚至悲痛不起来了。或许是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看到母亲日夜不停地喊疼,真是觉得长痛不如短痛,现在老妈不是死了,而是解脱人间苦难了,我反而有一种为老妈也为自己终于得到解脱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妻子说,我觉得自己没有遗憾了,想来老妈也会这样觉得的。自己觉得没有遗憾,是因为老妈去世前的日子,她始终陪着老妈。她把孙子放下了,把自己的家庭放下了,她一心只有老妈。她每天在医院陪老妈十多个小时。老妈一直在喊疼,她心如刀绞。她请来医生,配合医院进行抢救。她给老妈翻身,老妈吃不下东西,别人怎么喂都喂不进去,只有她能喂得进一点糊糊。老妈的命就是靠这点糊糊才续命多了这么些天的。在老妈身边,妻子极尽她的办法劝慰母亲,尽量减少母亲的疼痛,给老妈最后的日子带来心灵上和情感上的慰藉。不但在母亲这最后的日子,在以前,母亲多次住院,多次病危,她和妹妹总是不离不弃,守在老妈身边,一次次地让老妈死里逃生。也是老妈的上辈人有长寿的基因吧,老妈的生命力特别顽强。老爸在世时,很担心老妈会走在自己前面,在两人退休后的二十多年里,都是老爸在悉心照顾着老妈。都说破船难沉,老妈这艘破船晃晃悠悠,不仅晃过了三年疫情,还一直晃到了现在。其间老爸去世了,两个女儿把她送到了“红豆杉”颐养院。在“红豆杉”的这七个多月,是岳母晚年生活中的一个亮点,“红豆杉”不仅自然环境优越,那里还有不少岳母的老同学老朋友和老相熟的人。天气好的时候,妻子就过去推她下楼,徜徉在山光水色之间。或者跟朋友们聊天。就是天气不好的日子,岳母坐在客房的落地长窗前,欣赏着雨雾迷蒙的永宁山脉。</p><p class="ql-block">但岳母的身体机能已经高度衰竭了。她无法下楼了,也吃不下东西了。“红豆杉”确实能颐养,但不能治病救人,我们只能给岳母转院,转到一家医养结合的康复医院。在康复医院,岳母度过了她生命中的最后日子。妻子说她已经尽了作为一个女儿应尽的一切努力,她已经逐步认识到母亲生命的最后必然的趋势,尽人事,听天命。妻子知道天命已不可违,她的心态也放平了。而看老妈,虽然这些最后的日子痛苦万状,但去世时很安详,眼睛闭得很服。大概一是终于得到了解脱。清醒的时候她就对女儿说过:不要抢救,不要采取手术措施。二也是她这么个一直病病歪歪的身体,能活到现在这个岁数,已经很满足了。就让她这么走吧。而且在那边,还有亲爱的老妈妈和丈夫在等着她。她对人世已经了无牵挂。</p><p class="ql-block">2025.6.1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