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父母那一代,很多父母忙于生计,常常没有时间给孩子足够的关注,所以我们这一代很多孩子都是隔代育儿长大起来的孩子,也有很多留守儿童。我自己小时候就是典型的留守儿童,所以当自己有孩子过后,我往往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孩子,但我渐渐发现过度关注孩子往往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关注,这些关注有些是溺爱,有些则会变成对孩子的干扰。</p><p class="ql-block"> 1.过度的关注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p><p class="ql-block"> 家长们往往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从而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然而,如果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的表现,给予过高的期望,孩子可能会感到沉重的压力,甚至可能出现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p><p class="ql-block"> 2.过度的关注可能阻碍孩子的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如果父母过于干预孩子活动和爱好,孩子可能会失去发展自己独特兴趣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3.过度关注孩子也可能导致孩子在社交方面出现问题</p><p class="ql-block"> 当父母过于干预孩子的社交圈子,限制他们的交往,或者过分担心他们的朋友选择时,孩子可能会感到受限和不自由。</p><p class="ql-block"> 4.过度关注可能对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产生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当父母总是盯着孩子,为他们安排一切,不给他们机会独立思考和决策时,孩子可能会失去自己的意愿和信心。</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确需要我们的关注,但他们需要的是情感上恰到好处的关注,过多的关注则是一种控制,因为这种关注让孩子感觉到的不是情感上的满足,而是情感上的剥夺——他们被剥夺了感受的能力、思考的能力、行动的能力,甚至被剥夺了成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那孩子需要什么?</p><p class="ql-block"> 孩子需要的是积极关注——无条件关注,这份关注不仅仅是被简单地看见,还包括被真诚地欣赏、认可和容纳。</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无条件关注?</p><p class="ql-block">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强调:“无条件积极关注是自我发展的方式之一,它是一种没有价值条件的积极关注体验,即使自我行为不够理想时,他(孩子)仍觉得自己受到父母或他人真正的尊重、理解和关怀。”</p><p class="ql-block"> 罗杰斯认为父母要经常这样对孩子说:“我深深地爱你,但是你的所作所为是令人不安的,所以假如你不这样做的话,我们双方都会感到更加愉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