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已六一六喜游双子山

干积芳

<p class="ql-block">乙已六一六喜游双子山</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16日一早,今天的上海,夏至前夕,自6月6日,入梅以来,上海盛夏,梅雨季节,阴雨绵绵,细雨蒙蒙,淅淅沥沥,云雾缭绕,心情压抑。今天久遇,晴空万里,阳光灿烂,气温适宜的好天气,但据气象预报,气温在24/34度。在家中吃好早饭,查居住地附近去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的双子山,均无直达公交车和地铁,要步行一千多米才能抵达,上午七点四十分,携妻从家中行走七百米,在斜桥乘住8点的781路公交车,行车四站,途径打浦桥隧道,八时三十分达耀华路、长青路下车,缓步行走一千一百米,来到上海世博文化公园景区,喜游双子山景点。</p><p class="ql-block">上海市双子山,位于浦东新区浦东中心城区黄浦江凸岸的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南区,上海世博文化公园位于浦东滨江核心地区,主要为原上海克虏伯不锈钢有限公司厂区,东侧为打浦路隧道,西侧为规划19号线后滩站,南侧有卢浦大桥。西北部毗邻黄浦江,东至卢浦大桥—长清北路,南至通耀路—龙滨路,南区占地总面积65公顷,重点景观项目有双子山、上海温室花园和世界花艺园。</p><p class="ql-block">双子山是一座高度近50米、内部空间为建筑使用功能、表层则以自然山林种植方式形成的大型人工构筑近自然山体建筑。于2017年上海市公开向社会征集世博文化公园的设计建设建议时,有许多市民提出,能否在园内建一座山,让游客拾级而上,在山顶饱览浦江两岸的秀丽风光。</p><p class="ql-block">建设历程…2020年10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2022年12月13日,双子山项目完成表皮结构封顶,其最高峰48米,山体轮廓成型,由低及高开始覆土和绿化。2023年10月12日,双子山整座山体已完成了第二轮绿植铺设。2024年9月20日,实现全园双子山正式开放。</p><p class="ql-block">双子山分为主山、辅山,山体表面体现自然、绿色风貌,内部空间结合游览、公共停车、展览、游客服务等功能。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约为8.6万平方米、地下建筑约为4036.86平方米,绿化面积约为24.7万平方米、水体面积约为19814平方米。主体结构采用PEC框架-剪力墙结构。双子山是中国国内第一座高度超过40米的空腔结构人工仿自然山林。主峰高48米,次峰高37米,为东高西低的走向。双子山游览围绕山峰、山体核心景观、南区景观广场,结合立体的坡道台阶系统,整合局部山体消防道路,形成了完整的双子山主景观游览体系,并将山体景观建筑、景观节点串联起来。展厅的观展体验是山体游览线的一部分,也是游览线的高潮,游人通过展厅逐层登上山顶,更能从展览中阅读体会上海这座城市发展奇迹背后的原动力。考虑到占地面积有限、坡度陡、土石堆山会对周边桥隧形成较大侧压力等因素,采用现代建筑技术来构筑山体结构空腔,山体内部设计为停车库,为公园今后游玩提供充足的停车资源,保证交通畅通。双子山基地地势平坦,平均地面高程4.5米左右。设计中尊重和利用现状场地基本条件,地势北低南高,整体呈环抱之势,与山下水体形成公园的山水格局。山体主峰高程为53米,次峰39米,余脉高程为8~24米不等,形成上海世博公园景观制高点及周边场地的聚焦点。山体北面有溪流瀑布流入山脚湖体,主湖面常水位高程为2.8米,池底0.3米,局部深潭-0.7米。山体外部场地主要分为星光草坪(林下活动空间)山体区、静谧林、滨湖区4个功能不同的地块,塑造疏密结合、大森林大草坪的城市生态公园。山体内部腔体主要体现社会公益性功能,包括停车场、展厅及管理配套用房等。内部结构腔体共8层,总建筑面积约8.3万平方米,其中车库面积约7.5万平方米。建筑部分总体分为3个主要功能区:下部空间为停车库,局部2层;停车库西侧为变电站及其前场;上部空间为展览中心,结合外部游览路线设置露天观景平台。</p><p class="ql-block">展览中心面积为3472米,分3个展厅,展览主题分别为后滩变迁、浦江两岸生态改造以及“双子山”的建设历程。展厅的观展体验作为山体游览线的一部分,游人可通过展厅逐层登上山顶。</p><p class="ql-block">风貌特色…景观设计模拟自然山林的起伏竖向变化,并在两个山峰中间形成一条从高往低曲折蜿蜒的山润溪流跌水及瀑布的自然景观。两座山峰山腰处贯穿4米宽主游路兼做消防车行道,同时围绕着整个山体设置7条人行步道,便于游客从各个游览方向登山。在接近双子山的最高峰区域设立了观景平台环道,形成景观视线的制高点,也是俯瞰整个公园的最佳观赏点,并且与山体最高峰上建筑内部展览展示空间出入口形成交通流线上的串联。站在双子山山脚,就能看到双子山的人造大瀑布,大瀑布由主瀑布和旁边的小瀑布构成,安装了雾森系统,打开后云雾缭绕,属于在上海很少见的人造瀑布景观。在登山的途中,游客将解锁不同视角的上海,山上颇有自然野趣,适合拍照打卡。如连续攀登,二十多分钟就可登顶。不想爬山的朋友,还可以乘电梯登顶观景。</p><p class="ql-block">绿化特色…为打造纯粹、安静、郁郁葱葱的城市自然山,空间上,建筑结构通过充分与山形磨合,与山体内腔融合起来;形式上,弱化建筑造型,埋进山体中;材料上,因地制宜,新旧材料结合利用。所有山体的建筑人行出入口设计尽可能地更为隐蔽,与自然植物融合为一体。整体双子山内停车场建筑区域及结构空腔区域,顶板均预留2~2.5米的种植土厚度;其余结构占地范围之外均为景观堆土造坡,堆坡高度超过2米的堆土地基,结构也考虑设计了桩基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双子山整体绿化面积24万平方米,山体部分乔木有5000多棵乔灌木,总计约1.1万多棵。双子山山体区植被从北至南由片状纯林种植模式逐渐过渡到自然混交林种植模式。以常绿树种打底,在山坡北侧混种大量色叶乔木,如元宝枫、三角枫、枫香、沼生栎、麻栎、槲栎、东南石栎、银杏、乌桕等植物 ,形成层林尽染的秋季观赏效果;南侧朝向城市面则以常绿树种为主,保持森林城市的绿色生态景观效果。双子山北坡种植形式规划----双子山北坡主要体现春景和秋景,坡脚及上山登高步道两侧种植特色花灌木,坡面上种植大量的色叶乔木,加强秋季观赏效果,形成郁郁葱葱的七彩森林、层林尽染的效果;南坡在强调秋季景观效果的基础上,注重植物的四季变化。</p><p class="ql-block">设计特色…双子山在设计尽上可能利用空间。山上有坡度不同的登山阶梯,姿态各异的山石,山间设置曲幽步道,最高峰设置观景平台,山上还“上架”瀑布,还原自然野趣的山林溪瀑等等。山体内部设置展厅、停车库、变电站等功能设施,尤其是,一、二层设置了1500个停车位,满足公园游客需求。双子山的山体成为了建设公园中大量建渣的消纳场地,让建渣废料成为“他山基石”,符合低碳环保理念;山体内的停车库也解决了公园游客及周边市民停车难的问题,增强了服务功能;变电站、机房等必要的功能配套设施都纳入到山体空腔内,节省出有限的地面资源,种植更多的绿化植被,也提升了公园的生态效益。</p><p class="ql-block">发展规划…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北区占地85公顷,主要由舞动广场、静谧森林、时光印记大道、世博花园、音乐之林、中心湖、后滩滨江、申园等景观片区和景点组成,有点景点正在建设,有的已建成开放。上海温室花园位于上海世博文化公园中心位置,紧邻中心湖,背靠双子山,占地约2.2万平方米,是集观赏游览、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综合体。它由1个游客服务中心和1号馆海市沙洲、2号馆云上森林和3号馆云雾峡谷等三大主题场馆组成。三大主题场馆是根据植物的生境进行分类设置,结合建筑的空间结构,择取世界生态系统中的典型生态片段,打造热带干旱、热带湿生耐荫、热带湿生喜阳三种环境类型,分别展示热带干旱植物、热带雨林植物与热带花卉植物。世界花艺园位于公园西南侧,由地面公园区域和地下配套空间组成。地面主题园由台地园、新境园、禅境园、竹境园和岩石花园等特色鲜明的花艺游园组成,打造一个四季有花可观、全年有景可赏的四季园艺精品花园,今后还将举办丰富多样的国际性花展活动。</p><p class="ql-block">双子山项目旨在位于缺少城市绿地高度的上海市中心区域建造一座人造仿自然山林,既可弥补上海市区没有山的遗憾,也将成为世博文化公园山水格局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山体内部的停车场能满足公园游客的停车需求,是一个市民在繁杂工作和生活之余可以放松压力的自然栖息地,既满足了上海市民对城市公园生态性的殷切期盼,也响应了国家对公园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p><p class="ql-block">在游览途中,初次游玩,路线不熟,虽有路线导览,好在沿途有保安人员,不耻下问。因妻心脏不适,又有哮喘,行走一段,需要休息,缓步前行。观览双子山,需要现场扫描,预约登山,好在不是节假日,又是上午,登山人员不多。总共50米的山顶,我耐心细数,有150多步的台阶,好在上山途中,有十几级台阶,就有一段平台,可以休息。<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上有坡度不同的登山阶梯,姿态各异的山石,山间设置曲幽步道,最高峰设置观景平台,山上还“上架”瀑布,还原自然野趣的山林溪瀑等等。拾级而上,</span>上至山顶,凉风习习,浦江丙岸,尽在眼前,<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山顶饱览浦江两岸的秀丽风光。</span></p><p class="ql-block">由于天气酷暑炎热,气温逐渐升高,下得山来,在中心湖旁,沿湖而行,领略湖旁的绿化景色,有的景点,需要门票,例花艺馆,原世博会的国外景点,(俄罗斯、意大利、卢森堡等馆,已在保留),马术广场等,路途遥远,只能有待今后再来游览。</p><p class="ql-block">离开双子山,需去世博园世博源的乌克兰餐馆就餐,由于世博园区内无公交线路,如行走需45分钟。外出乘车,需绕过高架道路,附近高架道路建设密布,原先的记忆已打破,为减少妻子行走,逐就在附近候车,但临近高架下面,连出租车也没有,附近公交车辆又稀少,需步行至耀华路,才乘上公交860路,乘住三站,行走九百米,来至餐厅地址,一看即是原来的浦东周家渡的渡口区域。目前,来往摆渡船已取消,但世博园区建设仍未配套完善,加上大气侯的影响,就餐人数大幅下降。妻一周前通过美团预订一个套餐,需百元之多,原是安排父亲节前来游览双子山,然后自娱自乐,因阴雨改期。走进餐厅,安排就餐,具有乌克兰风味的莱肴上桌,坐在临窗前的餐桌旁,眺望浦江江水,沿江而去,江面上,大小轮船,来来往往,自娱自乐,庆贺我的父亲节快乐。餐后,已近下午一点,天气晴朗炎热加剧,妻需塘桥社区医院配药,逐各自打道回府。真是“今日六一六,喜游双子山,不虚此行游,其乐融融回”。所拍照片,分亨各位。</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17日干积芳写于上海,部分资料摘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