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映山河

江苏滨海县辛立和

<p class="ql-block">当年兰州军区政治部编印的介绍仇荣明等英雄人物的小册子。</p> <p class="ql-block">仇荣明烈士遗像。</p> <p class="ql-block">原工建205团(装步团)滨海籍战友们联谊聚会时、首先向仇荣明等牺牲的老战友缅怀致敬!</p> <p class="ql-block">英雄精神光照千秋。</p> <p class="ql-block">英雄不朽。</p> <p class="ql-block">仇荣明在205团战斗的秦岭山中小镇黄牛铺。</p> <p class="ql-block">秦岭深山中,仇荣明和战友们建成的洞库被称为"地下长城″。</p> <p class="ql-block">江苏省滨海县和平公园内,纪念碑墙上刻有仇荣明、严必然、李炳清、周昌龙等工建205团(装步团)英烈的英名。</p> <p class="ql-block">江苏省滨海和平公园中烈士纪念碑墙,仇荣明烈士名字刻在上面。</p> <p class="ql-block">原205团(装步团)老战友们每遇重大活动都会到烈士纪念碑前,缅怀仇荣明等英雄事迹。</p> <p class="ql-block">甘肃、陕西等地原205团(装步团)老战友到滨海相聚,专门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听取讲解员介绍仇荣明烈士等英雄事迹。</p> <p class="ql-block">烈士雕像前缅怀致敬。</p> <p class="ql-block">英烈们如秦岭永在!</p> <p class="ql-block">丹心映山河:“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优秀党员”仇荣明精神永放光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总有一些身影如璀璨星辰,用生命的光芒照亮时代的天空。原工建205团(装步团)的英雄仇荣明,将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他以热血铸忠诚,用生命践初心,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不忘初心、守正创新,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滨海热土育初心:质朴少年的精神萌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仇荣明出生于滨海县五汛一户普通农家。黄海之滨的壮阔与坚韧,孕育了他勤劳质朴的品格;盐阜老区的红色基因,悄然在他心中播下信仰的种子,他对顾正红、陈涛、陈振东、王育才、八滩王桥战斗、五汛射阳河上打鬼子汽艇等故事爱听会讲。独特的历史环境熏陶,仇荣明青少年时便展现出超越同龄人的担当和表现:在田间地头,不仅高质量完成集体农活,还主动帮助孤寡老人插秧收割;担任民兵队长,他带领队伍出色完成维护治安、防汛抢险任务,多次被评为“优秀民兵”"先进个人″。乡亲们常说:“小仇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儿,心里装的全是集体和别人。”这段扎根红色乡土的成长经历,不仅锤炼了他吃苦耐劳的意志,更让“为人民服务”"为革命冲锋在前″的信念深深镌刻在他的生命底色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戎装在身担使命:军旅生涯的忠诚淬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71年元月,怀着对祖国和军队的无限热爱,他从江苏省滨海来到工建205团,到陕西省宝鸡新兵训练基地,当他正式穿上佩戴红五星、红领章军装的那一刻,激动无比,在日记中写道:“从此,我是军人,我的生命属于党和人民。”在宝鸡新兵连艰苦的训练中,他在政治学习、队列训练、越野长跑等考核中,都名列前矛,在新兵射击考核中,以满环成绩成为训练标兵,政治学习考试全部优秀,养成了爱学习、写日记的好习惯。分到7连后,不怕苦累、屡受表彰,1973年5月,就光荣加入了党组织,不久又担任班长、副排长,这些荣誉和重担让他更加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仇荣明在205团一直在7连(后称4连)坑道施工。在阴暗潮湿、终年不见阳光的坑道里,他一待就是13个春秋。这里空气稀薄、碎石嶙峋,每一次掘进爆破都伴随着塌方风险,但他始终冲锋在前,奋战在洞库作业面,又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长期接触粉尘,又在地下施工,他慢慢患上严重的呼吸道疾病;高强度劳作,腰椎间盘突出时常发作。但他坚持战斗,从不请假休息,。他常和战友们说:“洞库是我们守护祖国的钢铁长城,再苦再累也要筑牢!”在白银黑山工程中,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严谨的态度,他带领战友攻克塌方、涌水、断裂等多项施工技术难题,应用喷锚支护、满堂架板、梯队轮战等施工新战术,将工程进度提升30%,安全糸数达到99%,成为全团知名的“技术尖兵”安全标兵″和钢铁战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赤子情怀照山河:平凡岗位的非凡坚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作为副排长,仇荣明八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带过四个排的战士。他常说:“带兵就是带人心。”战士生病时,他端来热汤彻夜陪护;新兵不会操作风枪,他手把手传授经验。在施工中,他始终保持精益求精的态度:为确保坑道支撑结构安全,他会反复检查每一根钢梁;为优化爆破方案,他反复研究,发明"周边炮、梅花炮、掏心炮等多种掘进技术手段,加快施工进度和安全。凭借突出表现,他多次获评“学雷锋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但面对荣誉,他总是说:“成绩属于集体,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生活中的仇荣明,同样以大局为重。家中父母年迈、子女尚幼,妻子独自承担着繁重的家务,但他从未因家庭困难向组织开口。指导员臧步友提出为他调换岗位、给予补助,都被他婉言谢绝:“比我困难的同志还有很多,把机会留给更需要的人。”当年部队精简整编,由工程团改编为装备步兵团,有些战友调离施工岗位,可仇荣明坚守施工阵地毫不动搖。这种舍小家为大家,忘个人、为国家的胸怀,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浩气长存铸丰碑:生死抉择中的永恒之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83年6月7日,在四九一六工程施工中,仇荣明和战友们下午3点进入洞库被覆施工,直到晚上11点基本结束,他令其他战友回营休息,自己带领苏克忠等4名战士在洞库边沿收尾,10多分钟刚准备离开时,突发严重塌方险情。千钧一发之际,仇荣明一把向外推开苏克忠等战友,自己却被埋在乱石之中他用血肉之躯为战友们挡住死神。当战友们含泪将他救出时,他仍保持那推人的顽强雕像,而生命永远定格在36岁的青春年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仇荣明牺牲后,军区后勤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并追记一等功;1983年9月28日,中共兰州军区委员会授予他“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优秀党员”荣誉称号,并号召全体官兵学习他的英雄事迹。他的事迹迅速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无数人被他舍生忘死的精神所感动,掀起一波又一波学英雄、创新业的热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薪火相传耀征程:英雄精神的时代回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潮流滚滚,仇荣明和全体英雄们的革命精神历久弥新,永放光芒。虽然他所在部队早巳在军改洪流中撤编不复存在,但大西北现代化的合成部队正成为英雄们传承精神的新载体,不断在保卫祖国和人民安全中再立新功;在英雄的家乡滨海,中小学校和社会群团组织用历史上爱国传统和顾正红、辛立珍、王育才、陈涛、陈振东、辛成龙、王友英、戴才梁、辛法常、辛法政、邵平等英雄人物和仇荣明的感人故事教育一代代青少年。新时代的共产党员以英雄们为明镜,不仅在祖国各条战线传承红色基因、创造骄人业绩,而且在英雄家乡脱贫攻坚、抗震救灾、港口建设、文化教育、科技创新等各行各业战场上接续奋斗;无数青年学子受他感召,选择从军入伍、投身国防,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滨海农家到钢铁军营,从平凡岗位到生死抉择,仇荣明用短暂而璀璨的一生,践行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他的丹心映照山河,他的精神化作灯塔,照亮新时代奋斗者前行的道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应铭记这样的英雄,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让忠诚与奉献的光芒,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永耀长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作者 辛立和、李成曙</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2日于江苏省滨海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