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本周大家共同学习了郭文斌解读《弟子规》第四十九集“余力学文旨何在”。</b></p><p class="ql-block"><b> 郭文斌老师将《弟子规》比作一棵参天大树,其中“入则孝”为根、“出则悌”为干、“谨”和“信”为枝,“泛爱众”与“亲仁”为开花结果阶段。而“余力学文”作为最后一章,被视为大树的延续,其核心在于将道德价值观转化为文字、语言和行动,实现“以文化人”的目标。</b></p> <p class="ql-block"><b> 郭文斌老师指出,若将《弟子规》比作生命树,“入则孝”是根 ,“出则悌”是干,“谨”和“信”是枝,“泛爱众”和“亲仁”是果实,而“余力学文”则是留给后人的一片参天大树,阴凉庇荫后人,即把《弟子规》所彰显的道德价值观转化为文字、语言和行动去感化人。</b></p> <p class="ql-block"><b> 随后大家一起观看了周日早课分享,大家都为彭老师和李老师的故事所感动。夫妻同心同德,共怀仁爱之心,念念利他,家庭幸福和谐。真的是如他们二位所讲,天合日月明,地合五谷丰,人和富生贵,家和万事兴。</b></p> <p class="ql-block"><b> 夫妻同心,家庭和谐,百日筑基,我们在行动。通过共同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家人们都踊跃进行了发言分享。</b></p><p class="ql-block"><b> 吕荣花老师说经过百日筑基打卡活动,自己和先生又找到了谈恋爱的感觉,只是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还需要有新的突破,希望自己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提升空间,只有持续的共学,才能由内而外,积蓄自己的能量,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b></p> <p class="ql-block"><b> 赵秋歌老师每次轻松自在的分享,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武先生的大爱和利他的行动,深深地感动着大家,让大家看到了夫妻同修的力量,赵老师还带来了他的一位新朋友加入了学习的队伍,希望我们的文明十二家,能吸纳更多优秀的人一同前行。</b></p> <p class="ql-block"><b> 张艳玲老师分享到,我们的共学不能老是在刘会长及侯老师的督促下进行,大家都要有自觉主动,自发自愿来学习的念头。如果事事都靠别人的推进来进行,那我们的成长也是缓慢的,只有发自内心的想改变自己,你的学习和成长才会有一个质的飞跃。</b></p> <p class="ql-block"><b> 其他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纷纷扰扰的困惑,大家聚在一起唠唠家常,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一起探索人生未知的旅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今天这个物质极为丰富的时代,精神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你从“困而学之”转变为主动学习,你就逐渐完成了与生活的自洽,完成了内圣与外王的统一。</b></p> <p class="ql-block">编辑:明信之家 王晓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