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继五一、端午两个假期,新疆人又迎来了古尔邦节的五天休假。瓜乡是一个缺水的地方,在这炎炎夏日寻觅一处有山有树有水的凉爽之地去度假就是首选了。</p><p class="ql-block"> 不承担小孙子的看护任务了,原本打算窝在家静静度过这个假期,老公却提议让我搭乘儿子一家去鸣沙山游玩的便车回巴里坤,和他一起体验露营草原雪山的舒爽惬意。可惜,天山脚下,那盖不住黄土地的枯黄羸弱的绿草浇灭了老公一直想醉卧它的怀里看日落月升听阵阵鸟鸣嗅草的清香的渴望。不得已,将对山的热情转移到了陆地的湿地公园高家湖,至少这里有水不是吗?</p><p class="ql-block"> 时隔一年再来这里,尽管进进出出的车辆依然透着记忆中的热度,但,随着车子深入,那泛着破败的气息慢慢呈现在眼前:挂着铁锁空旷的房屋卫生间、通向水库中央、写着“前方危险禁止通行”牌子的断裂的栈道、黯然失色断臂的草人、倾倒的垃圾桶……都说细节决定成败,而这不起眼的细节给人的感观是管理的缺失维护的盲区改进的滞后。</p> <p class="ql-block"> 因为打算露营,选择停车位和搭帐篷的地方就是首当其冲的第一要务。好在小城的景区没有那么火爆,不存在找不到停车位严禁搭帐篷之类的约束。开车在景区转了一圈又一路去了二道水库。坐在水库边的凉亭里吃过老公带过来卤鸡腿咸鸭蛋,吹了一阵凉风之后,我们又返回景区入口不远处已修建起来却显然没有投入使用的一处上下两层的几栋相对独立却又相距不远房屋群,这里视野开阔,东边是一个仅次于水库大小的湖,周围长满高低不一的芦苇,一条两边有护栏的木栈道延伸到湖水中间,栈道尽头有一个凉亭,周围也用护栏围着,比较隐密。许是这里比较冷清,游人来的不多,护栏上落满了各种鸟,木栈道上护栏上随处可见斑驳的鸟屎,空气中除了湖水的咸涩就是鸟屎的味道,耳旁鸟鸣更是此起披伏,一声连着一声,晚上对面玻璃毡房有一群人在蹦迪唱歌,更是惊的这些鸟鸣叫了一夜,声音尖利的仿佛就在耳朵旁边……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这些房屋西侧的路旁有一个标识牌,牌上写着“卫生间”三个大字,下方用醒目的箭头指示着这个地方有卫生间。其实,所有房屋都是“铁将军”把门,也不知道哪个是卫生间,是否曾经投入使用或者像景区停车场那个卫生间,以一句“堵了,不能使用”就关闭了,但牌子依旧在,以至于一个又一个外地的游客顺着指示找过来却找不到卫生间询问我们时,我们不得不说:这里没有卫生间。看有的实在内急,便指向凉亭的隐蔽处,同时提醒:只能是小便,否则,只能开车倒回入口处的游客中心去方便……</span></p> <p class="ql-block"> 在确定好安营扎寨的地方之后,老公开始准备野炊:从车上卸下了木炭,支好了烤肉炉子,捡一些枯枝败叶与木炭一起放进烤炉中点燃,开始,还担心烟雾升起会不会被发现而禁止烧烤,可点燃后,木炭几乎看不到烟雾。等待火候的时候,开始用钳子穿肉,这程序对于长期生活在小城的我们是再熟悉不过,记忆中,这里的男人没有不会穿肉烤烤肉的,尤其对自小在牧区长大把肉当主食无肉不欢的老公来说,户外烤肉那是不可或缺的,那烤肉的手艺一点也不次于专门开烤肉店老板,烤出的肉鲜嫩可口,那香味更是弥漫在空气中,久久不曾散去。</p> <p class="ql-block"> 吃着烤肉,听着鸟鸣,看着远处山顶上依旧覆着白雪连绵的群山、夕阳下泛着淡淡黄色的草地、时有野鸭游过海鸥略过的湖面、映在夕阳余晖里的拱桥,心里一片宁静。</p><p class="ql-block"> 小城这个时节本就是春夏两个季节的气温,这在高家湖湿地公园表现尤为明显,太阳快落山时,大地一片燥热,那如血的残阳似要拼尽最后的力气抓住转瞬的时间向天地呈现自己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如泣如诉的终极美极致美,而那美落在我这位旁观者的眼里镜头里,定格中总有一种混杂着一丝惆怅的怦然心动,不过几分钟,夕阳就沉没在浓雾笼罩的山脊,一切的美随之消失归于沉寂,气温也似被突然改变了季节,断崖式降温,先是裸露的手臂毛孔开始收缩,接着着一条薄裤的下肢短袜的双脚感到丝丝凉意侵袭,那句传播很广的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随着保暖内衣内裤上身油然想起的。一声长叹,结束了观景的所有旖旎,匆匆收拾完吃食,就开始寻找适宜的露营地点。考虑到湿地植被的潮湿,我们将帐篷搬到了二层露天台上,风大又换了一个避风的角落,好在老公准备充足,把家里冬天用的厚被子都拿来了,虽不如楼房暖和舒适却也在可忍受的范畴。</p> <p class="ql-block"> 翌日清晨,天边刚刚露出鱼肚白,习惯早起的老公就开始催促我和他一起出去走走,结果就是在夏季的早晨一个穿着红色羽绒服一个穿着墨绿色羽绒服的男女在弥漫着凉意和冷风中沿着空无一人的观光小道缩着脖子木讷地走着,好在走了一阵,太阳出来了,那一道道光芒耀眼的让人睁不开眼,美不美且不说,直觉洒在身上就是温暖的代名词,所以,和白天不同,人几乎是下意识往太阳光照的地方走……</p><p class="ql-block"> 选了一个阳光能照到的地方解决完早餐,我们计划休息后去景区的高家湖村的农家乐吃一顿家常饭,再留宿一晚。可惜,转了一圈,农家乐居然只能点菜或大盘鸡,家常饭不做,跟老公去家住附近一个同事家蹭了一顿午饭,又给手机充了电,就驱车又回到景区,此时已是午后时分,艳阳高照,帐篷里闷热异常,我们又回到了炎热的夏天。迷迷糊糊间,居然听到了“滴滴答答”的雨声,疑惑间,伸出头去看,头顶的太阳似一个大火炉,散发着把人烤糊蒸熟的炽热,而天空真的在稀稀拉拉落雨,这场奇异的晴天白日下雨并没有持续多久,雨就停了,可随之晴朗的天空开始有了铅灰色的云朵,风也随之由最初的温柔变得粗暴而狠厉,把帐篷底角的所有空隙都吹的鼓鼓囊囊的,给躺在帐篷里的我一种自己的身体也被灌满了风的错觉……</p> <p class="ql-block"> 老公换个地方露营的想法终究夭折在乌云笼罩的厚重天空和从北边像滚雪球一样逐渐窜起、一路从北向南预示着沙尘暴的一股旋风里。尽管那股旋风离我们很远,可听觉视觉嗅觉都是尘土飞扬,相比而言,显然昨晚留宿的地方还是最安全可靠的,毕竟那二层楼高的建筑不但能挡住风沙,它的拐角旮旯更能给人以依靠,远胜于一望无际、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空旷寂寥,因为天气骤变,景区的自驾游外地游客纷纷驾车离开,有的本已搭起的天幕帐篷也很快消失不见,我们倒是没有改变主意。回到昨晚露营地后,把帐篷搭在了两栋房子交叉的拐角,那风似乎一下被阻断了,老公在烧烤,我则拿出话筒唱起歌来,时不时的老公也过来高歌一曲,心情并没有受天气的影响,只是夜晚,我们没有再选择帐篷而是放平后座睡在车里。说来也是可笑,当初买这辆车时,最中意的就是后座放平可以和后备箱平齐成为一张简易的双人床,时隔六年,除了拉过一次患病的父亲,这居然是我们自己第一次使用。</p> <p class="ql-block"> “也就这样了,以后这里不来了”</p><p class="ql-block"> 次日晨起,我们准备返程,老公边装东西边感叹。</p><p class="ql-block"> “来,还是会来,但肯定不会住了”</p><p class="ql-block"> 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补充。</p><p class="ql-block"> 其实,人在旅途,许多事都只是体验,享受过程,结果如何并不重要。而你记住的恰恰只是经过和那些碎片化的瞬间。平淡也好,跌宕也罢,一切都将远去,都会在时间的长河里被慢慢溶解消弭直至无影无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