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海拔3300米的“天空之城”库斯科是古老安第斯传统文化和现代秘鲁生活的交会点。舷窗外的风景从蜿蜒的亚马孙河变为巍峨的安第斯山脉,雨林闷热潮湿的空气一扫而空,我们已在飞机上垂直跃升了3300米。</p> <p class="ql-block">作为南美大陆上最悠久的持续有人居住的城市,库斯科曾是印加帝国最重要的中心,保存了美洲大陆最完好的殖民地遗址。作为一个国际旅游目的地,飞机场过道各国文字书写的“欢迎”字样给了我们一个温馨的微笑。</p> <p class="ql-block">身着传统服饰的印地安人与他们崇拜的猎鹰诠释了库斯科曾经显赫一时的印加帝国中心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库斯科充满了历史、神话和传说,以至于人们很难分清事实与故事的界限。传说在12世纪第一位印加国王受上古太阳神的驱使,寻找地球的中心。后来他找到了那个点并在那里建城,即今日的库斯科。</p> <p class="ql-block">被尊为民族英雄的第九代印加国王帕恰库德克后来又对城市进行了改造,将库斯科地形图设计成著名的美洲狮形象,使河流改道穿过城市,建立了印加人自己的宫殿,还修建了著名的太阳神庙。</p> <p class="ql-block">库斯科16世纪被西班牙人占领后,皮萨罗任命了印加国王曼科·卡帕克二世为印加人的傀儡皇帝,后者在数年之后发动了起义,围困了西班牙占领的库斯科。在城郊萨克萨瓦曼殊死一战后,曼科·卡帕克二世战败后被迫撤到附近丛林中。</p> <p class="ql-block">而后西班牙人占领了库斯克,他们几乎摧毁了当时所有的重要建筑,又借用印地安传统建筑的残余基座和城墙建造了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和宫殿。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库斯科古城。</p> <p class="ql-block">库斯科武器广场曾是印加首都的中心,广场中央屹立着一座雄伟的雕像,这就是被秘鲁人视为民族英雄的第九代印加君主帕恰库德克。</p> <p class="ql-block">如今雕像下挤满了强大印加帝国和西班牙征服者们的后代,他们穿着彩色传统服饰,在他们祖先的雕像下留影,漫步在祖先创造的文明土壤之上。</p> <p class="ql-block">武器广场的东北角,抢眼的库斯科大教堂建于1560年,前后花费100年才建成,融合了西班牙文艺复兴的建筑风格与印地安人石雕艺术。其顶端的福音巨钟重达13吨。我们的时间仅够外观,教堂内据说有高大的镀银祭坛,雕刻精美的布道坛等等。</p> <p class="ql-block">与库斯科大教堂遥相辉映的是耶稣会教堂。这个建筑是1570年在印加国王王宫遗址上建立起来的。耶稣会教堂的特点是建筑顶层两个雄伟的钟楼和巴洛克式的外墙。据印地安向导说小小的武器广场周边有九座教堂之多。</p> <p class="ql-block">广场四周的石拱廊内都是商店、旅行社、餐厅、酒吧和咖啡店。楼房不高都有精美雕刻的木制阳台俯瞰广场。现在整个库斯科居民都以旅游业谋生,那是库斯科的命脉。</p> <p class="ql-block">阳台窗户不大,但装饰颇具匠心。</p> <p class="ql-block">几条狭窄的鹅卵石街道呈放射状通向城市四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很多建筑是以印加帝国遗存的石块作为地基。</span>商铺的窗台上悬挂着秘鲁国旗和库斯科印加人的彩条旗。</p> <p class="ql-block">在狭窄的鹅卵石小巷内,古朴苍桑的天主教堂亭亭玉立,手工艺品商店、精品酒店、餐馆和酒吧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街边身着印加民族服饰的妇女出售手工艺品。这种色彩艳丽的条纹图案是印第安人最常见的服饰象征。</p> <p class="ql-block">偶然也能看到标有国语的餐馆。秘鲁人口中有超过百分之十以上人口为华人。</p> <p class="ql-block">在狭窄的小巷内,碰到了两名巡逻的警察,他们很热情地与我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库斯科老城最著名的建筑当属太阳神庙,<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座建筑曾是库斯科最闪耀的焦点,目睹了印加帝国昔日辉煌的时刻。</span>如今它低调的只剩下朴素的外观。</p> <p class="ql-block">建筑房基都是印加帝国的遗物,石块之间拼接密实,不用任何泥土和黏合物。这种看似随机却经过缜密计算的建筑方式,反倒比切割工整的石墙还要坚固,经过几次大地震后至今屹立不倒。石墙之中还修建了高超的排水系统。</p> <p class="ql-block">从正面看,弧形的这面墙就是原来太阳神殿的一部分,具有典型的印加建筑特征。</p> <p class="ql-block">绕着神庙转到背面,发现太阳神庙基础上已由西班牙殖民者修建了庞大的修道院和圣多明戈教堂,两座建筑神奇地合并在一起。<span style="font-size:18px;">太阳神庙博物馆就设在修道院内</span>。</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是个四方形的庭院,两层楼高,色彩让人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沿着博物馆指示方向前行,首先看到的是昔日太阳神庙石墙的遗迹。轻轻触摸坚韧挺拔毫无缝隙的印加石头墙,对印加文明庄严神圣的神权多了一份敬畏。</p> <p class="ql-block">接着是石墙倒塌遗存的大石块,看着这些打磨平滑,角度和边缘通过精确计算,<span style="font-size:18px;">凹凸相接</span>的大石块,印加人当时没有金属工具,真不明白他们是如何加工出这些材料,并垒砌成一栋栋建筑的。</p> <p class="ql-block">在1950年大地震之后的重建工作中,修道院里那些遗存的印加建筑被特意展示了出来。这是太阳神庙的石刻。</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组展示印加人在一年12个月内从事各项农作活动的石刻雕塑。图上展示的是印加人八月播种庄稼的场景(八月是南美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在印加帝国最鼎盛时期,太阳神庙曾经是帝国名副其实的财富象征。700 多块纯金金片铺满墙壁,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因此神庙也被叫做“金宫”。</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遗存的金箔拓片,图案展示了印加人对宇宙的认知。金箔图中上方是创世神维拉科查,左侧是太阳神,右侧是月亮神。中心位置是代表人类的一对男女,四周是宇宙万象。金箔最下方是代表印第安人的土地和梯田。这块金箔拓片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太阳神庙虽然已经失去金色的光辉,但仍然是一座令人惊叹的建筑。印加人的神殿围墙加西班牙风格的修道院,混搭的石制墙面,两个风格迥异的建筑紧挨在一起,各放异彩,无论愿意与否,这就是历史的现实。</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入侵者皮萨罗曾绑架了末代印加皇帝,并索要巨额赎金,太阳神殿因此被洗劫一空,里面的所有黄金制品都被熔成金块掠走。皮萨罗得到了所有财富之后食言,处死了印加国王曼科·卡帕克二世,也终结了印加帝国的统治。</p> <p class="ql-block">二楼大部分展示的都是隔壁圣多明各教堂与天主教相关的展品,有圣像、家具、圣台、祭器等等。</p> <p class="ql-block">基督教文化传入之后,冲击了印第安人信奉的多神教,导致了两者之间的冲突。但随着时间推移,殖民文化和本地文化之间,渐渐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使当地的文化更加多元和复杂。</p> <p class="ql-block">木刻家具的雕刻工艺非常精湛,每一笔每一刀都留下了厚重的历史烙印。</p> <p class="ql-block">从修道院二楼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可以进入圣多明戈教堂的钟楼,门口有个售票的工作人员,看我们入内一再叮嘱不要触摸那些铜钟。</p> <p class="ql-block">爬上仅容一人通行的石头阶梯,站在钟楼的顶端往外眺望,库斯科的景色令人惊喜。</p> <p class="ql-block">橙色屋顶白色墙壁的房子层层叠叠,绵绵延延直至城的尽头,远处的山脉郁郁葱葱。</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下面是一片宁静的草坪,假日期间当今的库斯科人成双成对地来这里举办婚礼。</p> <p class="ql-block">钟楼内饱经风霜的木柱上悬挂着大大小小十来个铜钟,散发着一种历史深沉的美感,仿佛讲述着过往的沧桑和故事。</p> <p class="ql-block">库斯科这座古老的印加帝国遗址,矗立在绿峦云蒸的山峰间,被视为印加文明的精神象征。当我们漫步于庙宇石堡遗迹中,穿梭在狭窄曲折的石板小径上,仿佛穿越时空隧道,置身于一个非凡的先民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