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上的中国:从负重前行到托举明天

shudawen

<p class="ql-block">  前些天,光金兄发来一篇文章:《广西一女生,高考完独自挑一扁担行李回家》。文中照片中的少女,戴着眼镜,稳稳当当扛着沉甸甸的行囊,在夏日路上缓缓前行,成为一道动人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庆龙兄感怀之下写下《扁担女孩》一诗,其中一句:“<b>扁担像一杆秤,称得出行李,却称不出路的斤两。”</b>道破生活之重,也写出了生命之坚。</p> <p class="ql-block"><b>一、一根扁担:刻在民族脊梁上的印记</b></p><p class="ql-block"> 这根弯曲的扁担,从来不只是搬运的工具,更是一种深嵌民族记忆的命运符号:</p><p class="ql-block"> 在井冈山,朱德的扁担挑着红军的口粮,也挑出了“朱德的扁担”这一苦难辉煌。</p><p class="ql-block"> 在《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的扁担挑着生活的沉重,也挑出了他心中那一束理想的光;</p><p class="ql-block"> 如今,在广西的山路上,刘同学的扁担挑着求学的行囊,也挑起了无声的尊严与未来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扁担,是中国人“自己扛、不求人”的写照,是苦难中打磨出的坚毅品格。</p> <p class="ql-block"><b>二、苦难的辩证法:从生存本能到精神超越</b></p><p class="ql-block"> 面对网友的称赞,刘同学淡然一笑:“我们山里孩子都这样。”没有煽情,没有诉苦,唯有骨子里的自知与从容,那是无需宣扬、靠行动说话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她的扁担,不只是现实的载体,更是一种沉默却顽强的精神传承。</p><p class="ql-block"> 正如《平凡的世界》所言:“人这一生,都走不出自己那个小小的世界。”这句话,如一面镜子,照见无数在命运格子间挣扎的普通人。他们各自扛着扁担,在逼仄的现实中一点点开辟出光亮。</p><p class="ql-block"> 在煤矿昏黄灯光下,孙少平读《红与黑》,用知识与信念抗衡命运。他的苦,不是嚎啕大哭,而是沉默中的觉醒。他告诉我们:苦难不是荣耀本身,但可以成为走出沉沦的契机。</p><p class="ql-block"> 我也曾肩挑背扛,翻越姜源岭。雨雪清晨、泥泞黄昏,血泡与汗水相伴,目睹车毁人亡。如今回望,竟成了最宝贵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但我们应当清醒:我们珍视的不是苦难本身,而是苦难中依然挺立的人格之光。</p><p class="ql-block"> 暴雨可以唤醒种子,但无人愿以暴雨为常态。真正值得传承的,是苦中仍能仰望星空的那双眼睛。</p> <p class="ql-block"><b>三、追问责任:从赞美牺牲到制度建设</b></p><p class="ql-block"> 刘同学的背影,让我想起父亲挑稻谷的身影。那种跨越时空的共振,是苦难赋予我们的“共情力”。</p><p class="ql-block"> 但我们必须追问:我们敬佩的,是苦难中挺直的脊梁,而不是苦难本身的合理性。</p><p class="ql-block"> 不是每一个吃苦的人,都能“凤凰涅槃”。不是每一次负重前行,都有光明的结局。</p><p class="ql-block"> 1981年,68岁的韩先楚将军回到红安老家。刚下车,一位满身褴褛的老人高喊:“祖宝!你这大官还认得我不?”韩将军认出是儿时好友陈尊友,欣喜打趣:“几十年了,你怎么还是这副穷样?”</p><p class="ql-block"> 陈尊友却回:“你这官咋当的?五十多年了,还让我这么穷?”一句玩笑话,让韩将军顿时沉默,眼里浮现出一个国家尚未完成的“回乡答卷”。</p><p class="ql-block"> 在黄山,有一群年复一年负重而行的挑夫,几十年如一日。他们的坚忍令人敬佩,却也令人心酸:为何国家快速发展,科技高度进步,为何还有人靠双肩挑动命运?</p><p class="ql-block"> 当西方的孩子背着高尔夫球包,行走在修剪整齐的草坪上,我们的孩子仍挑着扁担,穿行在泥泞的山路中。</p><p class="ql-block"> 不能因为苦难能塑造人,就默认它理应存在。正因为有人能在石缝中生长,我们才更应努力破开那片冷硬的岩石。</p> <p class="ql-block"><b>四、托举明天:从负重前行到共享阳光</b></p><p class="ql-block"> 真正的文明,不是让人学会忍受苦难,而是让人摆脱苦难。</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敬重吃苦的人,更要努力建设一个“不必如此吃苦”的社会:</p><p class="ql-block"> 为山里孩子铺通去平原的公路,而不是让扁担一代代丈量世界;</p><p class="ql-block"> 为挑夫建设缆车与智能运输系统,而不是让他们终生成为“人形起重机”;</p><p class="ql-block"> 为每一位沉默坚韧的普通人,提供应得的教育、医疗与制度保障;</p><p class="ql-block"> 给予坚强者的不应只是掌声,更是温暖而具体的制度回馈。</p><p class="ql-block"> 真正的进步,是让更多人不再以负重为荣耀,而是以自由为常态。</p> <p class="ql-block"><b>期待:愿下一代不再以扁担丈量命运</b></p><p class="ql-block"> 昨夜梦中,姜源岭雾霭沉沉。</p><p class="ql-block"> 挑着扁担的刘同学、背着行囊的孙少平,还有那个曾背负十斤大米与二十个红薯的少年,在山路上缓缓相遇。</p><p class="ql-block"> 我们彼此一笑,点头致意。</p><p class="ql-block"> 所有吃过的苦,都是彼此相认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但我们更希望:未来的孩子,不必再用一根扁担去丈量命运的重量。</p><p class="ql-block"> 愿他们肩上是自由的风,而非沉重的行李;</p><p class="ql-block"> 愿他们起步于平坦的阳光,而非泥泞的山路;</p><p class="ql-block"> 愿他们有牛奶喝、有干净的衣服、有生日的蛋糕;</p><p class="ql-block"> 也愿我们这一代人,能为他们开出一条真正光明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