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忆梦 </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8507388</p> <p class="ql-block"> 沈阳东陵郊野公园,又称“东陵后山”,位于沈阳市浑南区东陵路210号的一处自然与人文景观交融的森林公园。占地55.7公顷,以高绿植覆盖率和宁静环境著称。是清福陵的附属自然景区,以原始森林风貌和满族文化景观为特色,也是沈阳市民避暑、徒步的热门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2019年初夏的早晨,我来到了沈阳东陵郊野公园。公园自然环境优美而和谐,树木苍翠,植被丰茂,形成了良好的自然生态小气候,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 进入郊野公园大门以后,沿着清福陵东红墙往北走。一路随坡而上,路两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进门不远处是“义犬救主”的广场,在广场中间是一个蹲踞的义犬石雕塑,昂首的样子看起来虽然威武,但也有几分憨态可掬。在义犬后面的墙壁上绘着几幅彩色的图画,讲述着满族的传说,努尔哈赤在逃难时被义犬所救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相传,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在明总兵李成梁身边当差,因失言说出自己脚心有七颗红痣,当时人们以为这是“脚踏七星落地”的混龙出世,将对明朝不利。怕他以后夺取大明江山而引来杀身之祸。努尔哈赤盗得大青马带着自己的爱犬夺路而逃。李成梁带兵穷追不舍,奔跑一天的努尔哈赤已是疲惫不堪,慌不择路,钻进芦苇丛生的荒草甸子里,躺倒在地昏睡过去。追兵赶到,李成梁下命:“放火烧荒,烧死努尔哈赤”。火越烧越大,瞬间变成一片火海。</p> <p class="ql-block"> 努尔哈赤酣睡不醒,眼看火势危及努尔哈赤。这时,跟随他身边的黄狗临危救主。跑进河里浸透全身,再跑回努尔哈赤身边四处打滚儿。反复多次终将努尔哈赤四周的草地全部打湿,形成一道防火带,而黄狗却累死在他的身边。努尔哈赤醒来时,荒草地已化为灰烬。唯有他的栖身之处冒着缕缕青烟,倒在地上的黄狗浑身湿漉,努尔哈赤顿时明白是黄狗救了自己的命。为了报答义犬的救命之恩,他对黄狗发誓:“今后,子子孙孙不吃狗肉,不穿狗皮衣”。“义犬救主”的故事也在东北大地上广为流传。</p> <p class="ql-block"> 沿着古木参天的小径向前走,路边是展示满族信仰的图腾林。图腾标志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的象征和区分群体的标记,是原始人类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自然现象与部落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部落氏族的徽号或标记。</p> <p class="ql-block"> 萨满图腾柱是图腾标志的一种。图腾林里共有30根萨满图腾柱,都是木雕的圆柱状,上面雕刻着不同的动物或半人半兽形像。每个图腾柱子下面有一个木墩,标记着图腾象征着神的名字。其中有:始母神、雨神、雷神、雪神、医药神、绣花女神、鱼神、金神(财神)、天父神、完颜氏家神……</p> <p class="ql-block"> 这些图腾柱,斑驳的色彩显示出历史的悠久。那些沧桑、粗犷、生动、精美的造型和表现力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不由自主地追寻那个年代的故事。图腾柱表达的是满族萨满教的信仰,他们通常在木柱上雕刻出动物或半人半兽的形象,这是他们崇拜的对象,敬奉为神灵,<span style="font-size:18px;">展现了满族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祖先的尊敬,也反映了萨满教在满族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些图腾柱</span>体现了萨满教的“万物有灵”的文化内涵,展现了早期的满族民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 走过图腾林,来到生肖园广场。十二生肖是中国及东亚地区的一些民族用来代表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关于十二生肖历史文献记录,最早源自东汉王充所著的《论衡》中提出。公园生肖园内用汉白玉石雕刻的一个个憨态可掬,卡通造型的小动物呈现在你的眼前。由“牛气冲天、龙御四海、马到成功”等十二座石制生肖组成,造型逼真,形态各异,恰似12个吉祥物,带着祥瑞之气迎宾送客。</p> <p class="ql-block"> 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继续前行,来到了碑林广场。碑林由若干块巨石组成, 可以说是公园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集康熙、乾隆皇帝御笔以及名家、文人墨客的书法荟萃之地。镌刻于山石之上的大多是以诗、词、联文等为内容,配以汉字、女真文字和满族象形文字,为描摹福陵、天柱山景色和抒情的上佳之作,彰显了公园特有的文化艺术气息。</p> <p class="ql-block"> 进入广场,首先看到的是康熙御笔“福”字石刻,被称为“天下第一福”,还有乾隆御笔的“寿”字,“多福”二字石刻,这是多么美好的祝福啊!。此外,还有一些满族文字书法、象形文字书法以及其他各种风格的书法作品。 这些书法作品展示了不同书法家的艺术风格和才华,为游客提供了欣赏和品味书法艺术的机会,同时也增添了公园的文化氛围。在碑林中漫步,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碑林周围树林中还点缀着凉亭,以季节命名的“报春亭”,楹联为“细雨滋润香蕾馨蕊绽妆红,和风轻拂嫩草柔枝吐娇绿”。“醉秋亭”,楹联为“千杯酌饮微微醺然如仙飘,一叶知秋片片霜落化蝶舞”。以地点命名的“天柱亭”,楹联为“春夏秋冬四季仙景映九天,子丑寅卯十二生肖旺福地”。“龙尾亭”,楹联为“下凡尘化一泽清澈隐山间,上九霄幻万朵祥瑞耀苍穹”。文人墨客吟诗作对之处“翰苑亭”,楹联为“今朝雅士吟诗作对抒怡情,古往名人挥毫泼墨赋锦篇”。</p> <p class="ql-block"> 在凉亭和碑林附近,有遛弯和晨练的老人,他们或是在树影婆娑的碑林里悠闲地漫步,或是坐在凉亭周围唠着家常,或是做着各种姿势优雅的运动……那样的场景显得美好舒适极了。</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沿着公园深处的木栈道向前走前往龙尾湖。木栈道纵横交错,曲径通幽。在木栈道的右侧有一个“沁心廊”,这是为游客提供一个宁静舒适的休息场所。两侧是一大片茂密的丛林,初夏时节那里还是春天的模样,植物的叶子还都是嫩绿嫩绿的,树林中凉爽宜人。行至龙尾湖,是一处幽静清澈的湖。据说湖水起源于天柱山的一处泉眼,因位于龙脉后身,形如龙尾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龙尾湖环境优雅,碧波清澈,湖光倒影,水鸟栖息,一切都显得那么恬美自然,宁静宛如油画色彩一般的诗情画意。湖边设有码头,可荡浆游舟,环岸设有水平台,可临水垂钓,别有一番情趣。湖水掩映下的山川水草,变得那么生动,这是情侣们的天堂,也是远离都市喧嚣,亲近自然,休闲娱乐,避暑纳凉的天然氧吧。让游客尽情游玩,娱乐来拥抱大自然。</p> <p class="ql-block"> 沈阳东陵郊野公园,是一个充满自然美景和人文魅力的地方。无论是想要放松身心,还是领略历史文化,这里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散发着自然的清新与活力。这里不仅有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更有融入其中的人文景观。公园的每一处景观,都仿佛在诉说着东陵郊野的独特魅力,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图编辑 :忆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 . 6 . 16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