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畔济南老街

云起龙飞

<p class="ql-block">济南是一座被泉水滋养的城市,城市深处的窄街陌巷,凝聚了泉城的精华,藏着泉城旧时光里独有的风情。</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每条巷子都有自己的故事,曲水亭街、西更道街、王府池子街、后宰门街、百花洲,那些故事都被浓缩成寥寥数语,最后成为了小巷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初次踏上济南这片土地,脚步自然而然地就迈向了老街。甫一踏入,那扑面而来的古朴气息便深深地将我吸引,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瞬间把我拉进这座城市悠悠往昔岁月里。</p> <p class="ql-block">曲水亭街的入口就对着大明湖的南门牌坊。夏日,晨光熹微,整条街还在沉睡之中,我便来到了曲水亭街。</p> <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曲水流觞,泉水中几尾锦鲤仿佛还在睡梦之中。岸边的垂筑与凌霄花缠绕的现代商铺共生,散发着北方城市难得的温润与闲适。</p> <p class="ql-block">曲水亭街的记载可远朔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有记载。也是《老残游记》中“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一条街,小桥流水,泉城风韵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曲水亭,紧邻百花洲,与大明湖南门相望。它是六角亭,飞檐斗拱,红柱黛瓦,青石围座。街以亭而得名,亭以水而命名,水以曲而著称。</p> <p class="ql-block">曲水亭街名气大,其实并不长,南北也就是几百米的样子。水河把街道分割成东西,对岸相望,两边的房子沿河而建。</p> <p class="ql-block">古色古香的建筑,青砖黛瓦,飞檐斗拱,被花草和藤蔓的凌霄花、葡萄等绿植装扮,在半夏中,绿色葱茏,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p> <p class="ql-block">泉水从珍珠泉和王府池涓涓而来,泉水汇成河,一条清澈的小河从街道中间潺潺流过,两岸青柳纤丝荡漾,临泉人家在这里洗菜濯衣随风共舞。河水中倒映着两岸的房屋和绿树,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街边有许多特色小店,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传统小吃和济南特色纪念品,散发着浓郁的济南特色。</p> <p class="ql-block">走在潺潺的流水边,路过一排排随风摇曳的垂柳,济南市风格的四合院鳞次展开,好像那安静的江南一隅,别有一番风味。</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曲水亭街,心中涌起许多的感慨和追思,虽然曲水亭街现在没有了“曲水流觞”这些风雅之事,但是老街充满着历史文化和泉水文化。</p> <p class="ql-block">街巷和胡同都连通着,四通八达。济南小巷的有趣,不仅在于其形蜿蜒起伏,一眼望不到头,还在于每一条小巷,都具有自己的风格特色。济南过去有句老话”东更道,西更道,王府池子二郎庙”,如今只剩下西更道和王府池子还在了。</p> <p class="ql-block">与珍珠泉大院仅一墙之隔的西更道街,很窄,总长400多米,街面干干净净,路面的条石被磨得很光亮,有着岁月的痕迹。据说旧时打更的更夫常走过这里,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一座座四合院,每家每户都张贴着对联,非常浓郁市井生活气息有的小院“的联”也耐人寻味,极具老济南特色。</p> <p class="ql-block">西更道街的围墙上新添了历代名人大家赞扬珍珠泉的诗篇,而且西墙体还打开九个仿古透窗,直视珍珠泉大院内部,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赏。</p> <p class="ql-block">仿真花卉被装饰在老街的白墙上,将古朴典雅的老街装点得生机盎然,让过往的市民游客眼前一亮,成为济南明府城片区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在西更道里面穿梭,特别是向西的每个交叉路走走,还可见不少藏在里面的宝藏地。说起王府池子,济南人几乎无人不知,可能在外地游客中的知名度不高,这处身处民居间,却又有着“高颜值”的泉水景观,成为济南泉水景观中独具韵味,且很吸睛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西更道街进去向西拐进小巷,也就几十米,眼前豁然开朗,一池碧水映入眼帘,在池子南岸的栏杆前,有一通雕刻着“濯缨泉”三个大字的石碑,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济南人俗称为王府池子。</p> <p class="ql-block">这一池被围在民居间的碧水,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早年这里曾是明朝王府的池子,也曾因老济南在这里游泳而成为独特一景。如今虽已无人游泳,但周围绿树成荫、民居环绕,一池碧水平静清澈,锦鲤悠游其中,岸边的老民居、古树等倒映在水中,充满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曲水亭街东的百花洲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故事,是泉城特色标志之一。它名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北宋文学家曾巩任齐州也就是现在的济南知州时在这一片修筑了百花堤、百花台等,因而取名百花洲。</p> <p class="ql-block">百花洲,又名百花汀、百花池、小南湖,济南老城内的珍珠泉、芙蓉泉等众多泉水都汇流于百花洲,再向北流入大明湖,周长三四百米的一池碧水,岸畔翠柳依依,古色古香的青砖灰瓦小院,池中碧荷涟涟,池水宛如明镜将周边倒映其中。</p> <p class="ql-block">百花洲周边垂柳婀娜,水中碧莲映日,鸭鱼嬉戏,“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小桥流水”韵味十足。</p> <p class="ql-block">百花洲在历史上曾是济南达官贵人居住之地,在街区中古建筑众多,尤以明清和民国时期建筑为主,曲曲弯弯的小巷中,泉水潺潺,绕墙而走,而泉水或在院中,或在街头巷尾。</p> <p class="ql-block">一条条青石板铺成的街巷,清一色的明清宅院青砖黛瓦,错落有致,泉水边的老树印证着百花洲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至今延续着古风古貌,雨荷巷,雨荷居,书香胡同等建筑,展示的泉水民居的风貌,还有面塑,雕刻,鲁绣,皮影,戏曲等老济南民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百花洲,古典韵味与现代气息交织相融,老建筑的典雅与现代生活的活力在此和谐共存。</p> <p class="ql-block">泉水孕育了济南民风民俗,众多甘泉密布在街区的大街小巷之中,走在百花洲青石板上,泉水人家的喜怒哀乐,历史的沧桑厚重,随着石缝里的泉水一起流淌。</p> <p class="ql-block">提起“济南”,大多数人第一印象多应是“泉城”二字,但在历史上,济南有另一响亮的头衔“曲山艺海”,这便是历史上对济南府曲艺盛行的称呼。“北京学艺,天津练活,济南踢门槛。”老济南与北京、天津一起并称为曲艺三大码头。</p> <p class="ql-block">在百花洲里就有这样一处“曲山艺海”之地白雪楼,设置了曲山艺海剧场,山东梨花大鼓、山东快书、西河大鼓、相声等多个曲种在此生根开花。</p> <p class="ql-block">后宰门街被誉为济南版的”丽江古城“,过去以厚德载物为“厚载门”,后为百姓传为“后宰门”,曾经这条街有280多间八旗会馆,做生意开店的很多,老字号林立。</p> <p class="ql-block">后宰门街如今是一条非常有韵味的文化老街,远远望去一片青砖灰瓦,相比于百花洲,更加更加古朴素雅。</p> <p class="ql-block">如今转型为融合咖啡馆、酒吧等业态的文化休闲街区,装扮富有文艺气息,也受到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来这里,夜色降临的时候,有不少民谣酒吧,更加热闹。</p> <p class="ql-block">街东首路南是当年有名的同元楼、九华楼和岱北楼,其中同元楼以制作蒲菜灌汤包、罐儿蹄闻名,九华楼以烹制鲁菜“九转大肠”称誉济南。</p> <p class="ql-block">济南的老街,记录着老济南人的生活状态,也是济南的底蕴文化,更是济南最真实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文化传承。虽经年岁月让它的韶华已逝,就像一位年迈的智者,隐居在这闹市中,见证着岁月,静观着泉城的大千变化。</p> <p class="ql-block">晨游老街,最动人的不是那些精致的仿古建筑,而是晨光中那份难得的宁静与清新。在这个六月的清晨,曲水兰亭街褪去了白日的喧嚣与夜晚的繁华,展现出最本真的面貌,那是对古典雅致生活最纯粹的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