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住心法

五蕴斋文化

<p class="ql-block"> 九住心法,也称禅修的九种窍诀。</p><p class="ql-block">禅宗有一副十牛图,用来说明普通人的散乱之心慢慢得到驯服,最终趋于平静的过程。在藏传的寺院里,也经常可以看到一副源自印度的驯象图壁画,画中用狂野的大象来比喻我们粗动的内心。画上是一个喇嘛拿着绳索和铁钩追赶一只黑色的大象,大象经过调伏渐渐变成白色,到最后喇嘛坐在了白象的背上。这一幅图叫做九住心,源自《瑜伽师地论》,形象地说明了一个心非常散乱的普通人,怎么样一步步的去训练和调伏自己的心,最终得到禅定的过程。</p><p class="ql-block">九种住心包括:安住、相续住、数数住、近安住、调伏住、寂静住、最寂住、专注一趣住以及等持住,下面逐个解释。</p><p class="ql-block">1、安住:无始以来,我们的心一直向外散乱,一分钟也不能安住,所以,开始禅修时,我们需要依靠听闻力让心安住下来。</p><p class="ql-block">
2、相续住:把安住的相续,由一分钟延长至五分钟、十分钟……最初是观察修,逐渐做到自然安住,这里主要依靠的是思维力。</p><p class="ql-block">
3、数数住:在安住时,心常散于外境的色、声、香、味,这时,应该运用正念,让心重新回到之前安住的状态,如果心再散乱,就再把它收回来,如此反复,这里主要依靠正念力。</p><p class="ql-block">
4、近安住:当心正在散乱、起伏不定时,我们可以通过思维把心收回来,增上正念,例如思维:“这么短的时间都不能专注,那以后怎么禅修呢?”这里依靠的也是正念力。</p><p class="ql-block">5、调伏住:不断思维心安住的功德,例如安住对身心的利益等,这里主要是依靠正知力。</p><p class="ql-block">6、寂静住:当心不能安住时,通过思维散乱的过失,例如分别妄念会令我们产生痛苦等,让心安住并精进修持,这里依靠的主要也是正知力。</p><p class="ql-block">7、最寂住:产生贪心时,修贪心的对治法,比如所贪身体的自性不成立;产生嗔心时,修嗔心的对治法,比如慈心和悲心;产生愚痴心时,思维世间知识和缘起的种种差别等。依靠这样的观修,可以压制烦恼,使心安住,这里依靠的是精进力。</p><p class="ql-block">
8、专注一趣住:经过长时间的禅修以后,粗大的分别念已经灭尽,心无论安住于任何所缘,基本上都能一心专注,这里同样也依靠精进力。</p><p class="ql-block">9、等持住:当粗细的分别念慢慢灭尽,心可以长时间安住、不动摇,历史上就有人能在几个月,甚至几年中入于禅定而如如不动,这个时候,心会非常轻安。等持住依靠的主要是串习力,通过长时间修行,最后会在一切威仪当中,心长时间专注于所缘,不被分别念间断,也不会有任何痛苦。</p><p class="ql-block">以上是佛教中非常著名的九住心法,也称禅修的九种窍诀。</p><p class="ql-block">在禅修时,初学者最好跏趺坐。等串习久了,也可以坐在椅子上禅修,以心观心,让心安住。[合十][合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