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春雨</p><p class="ql-block">文/木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个喧嚣繁华、色彩斑斓的世界里,人们总是追逐着热闹与鲜活,向往着繁花似锦、人声鼎沸的生活。然而,我却在不经意间,爱上了这份“枯”。</p><p class="ql-block"> 起初,“枯”于我而言,是萧瑟,是衰败,是一种带着遗憾与落寞的景象。枯黄的落叶从枝头飘落,在地上堆积,被风卷起又落下;枯萎的花朵耷拉着脑袋,曾经娇艳的色彩褪去,只剩黯淡的残瓣;干涸的河床裸露着皲裂的泥土,失去了流水的灵动与生机。这些画面,都曾让我心生悲凉,觉得“枯”是生命消逝的象征,是美好事物终结的标志。</p><p class="ql-block"> 但后来,一次偶然的经历,改变了我对“枯”的看法。那是在一个寂静的午后,我走进了一座古老的寺庙。寺庙的庭院里,有一棵老槐树,此时它的叶子早已凋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嶙峋虬曲,在寒风中伫立。然而 正是这看似“枯”的枝干,却仿佛蕴含着一种独特的力量。它的线条简洁而有力,像是一幅用浓墨勾勒出的抽象画,没有了叶子的遮挡,反而更能让人看清它的筋骨与脉络,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是历经风雨洗礼后的坚韧。我静静地站在树下,感受着这份宁静与沧桑,突然意识到,“枯”并非只是生命的消逝,它也可以是另一种生命的沉淀。</p><p class="ql-block"> 从那以后,我开始留意生活中的“枯”。我发现,枯萎的藤蔓缠绕在古旧的围墙上,虽然失去了往日的葱郁,但却为单调的墙面增添了几分古朴与诗意;干枯的芦苇在夕阳下摇曳,白色的花絮随风飘散,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就连冬日里那褪去繁华的荷塘,残荷梗杆直立,在水面投下孤寂的倒影,也有着一种清冷而孤傲的美。</p><p class="ql-block"> “枯”教会了我以另一种视角看待世界。它让我明白,繁华热闹固然令人心醉,但“枯”却有着更深沉的内涵。它是繁华落尽后的返璞归真,是历经沧桑后的从容淡定。在“枯”的世界里,没有了喧嚣与浮躁,一切都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我们可以静下心来,聆听内心的声音,思考生命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我爱上了这份“枯”,因为它让我懂得了生命的循环与更迭。就像那棵老槐树,在“枯”的季节里默默积蓄力量,等待着来年春天的绽放。“枯”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它让我学会在低谷时沉淀自己,在困境中坚守希望,相信每一次的“枯”都孕育着新的生机与可能。</p><p class="ql-block"> 这份“枯”,是一种心境,一种对生活独特的感悟。它让我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得了一片宁静的心灵净土,让我以更加平和、从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我愿沉醉在这份“枯”的韵味中,感受它带给我的别样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