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月五艾草香,巧手制香囊。”当端午遇上生态文明教育,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6月3日垦利区新兴幼儿园将传统民俗与生态教育相结合,开展了一场充满诗意的艾草香包制作活动,让幼儿在沁人清香中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p> 知识小课堂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艾草——自然馈赠的生态密码 </p><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老师通过趣味讲解揭开艾草的“绿色身份”。艾草是天然驱虫植物,减少化学杀虫剂使用;根系发达可防止水土流失。中医药学中的艾草应用,展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p> 巧手制香包——变废为美的绿色实践 <p class="ql-block"> 将废旧布料剪成心形/粽子形,使用环保胶粘,装入艾草+薄荷叶的天然配方,用麻绳束口,缀以干花。</p> <p class="ql-block"> 当稚嫩的小手将艾草填入香囊,传统文化的种子与生态保护的意识,正在他们的心田悄然生根。这个夏天,我们以香包为信物,许下守护绿水青山的约定……</p> 香包里的生态文明课 <p class="ql-block"> 老师引导思考:“如果大量采摘艾草会破坏生态吗?”——引出“可持续采集”理念。相比塑料香囊,天然材料可自然降解。</p> <p class="ql-block"> 一枚小小的艾草香包,承载的是对自然的敬畏,对传统的创新。这场活动不仅让参与者收获了手工的快乐,更在心底播下了生态文明的种子。下次遇见路边的艾草,或许你会想起:每一株草木,都是地球写给我们的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