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绍兴,体验历史名城氛围

小玲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1日,我与哥嫂陪同95岁的老母亲,来到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绍兴。短短的三天两夜无法足遍这名士之乡,但其历史风貌已领略一二…… </p><p class="ql-block"> 来到绍兴,游览鲁迅故里景区是首选。</p> <p class="ql-block">  鲁迅故里景区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占地面积50公顷,由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祖居、鲁迅纪念馆等一大批与鲁迅有关的人文古迹组成。</p><p class="ql-block"> 顺着鲁迅纪念墙右拐便进入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刻有“民族脊梁”的石碑。</p><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不仅以其文学创作批判封建愚昧,唤醒国民的觉悟,而且通过大量的社会活动,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因而当之无愧地被誉为“民族脊梁”。</p> <p class="ql-block">  位于石碑对面的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 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至今已有250余年,具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真正意义的祖宅,</span>也是绍兴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台门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台门是绍兴地区对具有一定规模、封闭独立的传统民居院落的特有称谓。其建筑特征包括石阶门框、乌瓦粉墙、多进院落,兼具实用性与礼仪功能。</p> <p class="ql-block">  鲁迅祖居的布局结构以中轴线对称,依次为台门斗(第一进)、厅堂(第二进)、香火堂(第三进)、座楼(第四进)及后园,天井(明堂)连接各功能区。</p><p class="ql-block"> 鲁迅祖父周福清在同治年间被钦点为翰林,因而在第一进台门斗的仪门上方悬挂着“翰林”大匾,这是彰显周家家族荣誉及身份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鲁迅祖居从第一进至第四进的左右两侧,均建有对称的厢房,房与房之间有廊相连,可避日晒<span style="font-size:18px;">雨淋</span>。两侧的天井配有盆景、圆型石桌石凳、水池等,实用、简朴、素雅。</p> <p class="ql-block">  祖居第二进是厅堂,是周氏家族举办喜庆宴客、家族议事等<span style="font-size:18px;">活动的公共场所。</span></p><p class="ql-block"> 厅堂正上方悬挂着“德寿堂”匾额,<span style="font-size:18px;">取“积善有德、福禄长寿”之意。匾额下方</span>摆放着红木八仙桌、太师椅及长案台几,两侧摆放着若干齐整的红木太师椅,墙面配以字画,一眼望去,庄重气派。</p> <p class="ql-block">  祖居第三进的香火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周氏家族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的场所。儒家以孝为本,逢年过节堂上悬挂列祖列宗的祖像,安放牌位,置祭品。五代以内的周家老少必进香磕头,行大礼,尽孝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堂中画像是身着清朝官服的鲁迅祖父。画像上方悬挂的“德祉永馨”匾额,意为德行和福气源远流长。大堂两侧挂有鲁迅祖父周福清治家格言《恒训》。</span></p> <p class="ql-block">  香火堂的东西两侧有厢房,主要有客厅、餐厅、主人书画室、主人卧室等。</p> <p class="ql-block">客厅</p> <p class="ql-block">餐厅</p> <p class="ql-block">主人书画室宽敞,布置典雅,墙面挂有字画(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书画室一隅</p> <p class="ql-block">书画室一隅</p> <p class="ql-block">书画室一隅</p> <p class="ql-block">  主人卧室除了大床、大衣柜、梳妆台、书桌外,还有洗脸台、躺椅等,墙面挂有寿字画卷。室内家具不仅齐全,而且做工精细,工艺考究,雕刻精致,特别是大床、洗脸台尤为豪华精美。</p> <p class="ql-block">卧室一隅</p> <p class="ql-block">  祖居第四进为座楼,是周氏家族主要的生活区。座楼正中为后堂前,两侧为东、西厢楼。东厢楼为九开间,有琴室、客厅、闺房、绣房、沐浴房等。</p> <p class="ql-block">琴室</p> <p class="ql-block">闺房</p> <p class="ql-block">  古代大户人家女孩子除了琴棋书画之外,还要学会刺绣等女红,故而家中还设有绣房。绣房正上方挂有“万丝云锦”,国画两侧对联:“云山看去天无尽,书画工来笔有神”。</p> <p class="ql-block">绣房(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沐浴房是大户人家的洗澡间,中间以屏风隔断,形成里外两个自然空间。沐浴之后,可以在外边的躺椅上稍息片刻。</p> <p class="ql-block">  西厢楼为七开间,有少主书房、藏书室、幼童房间、少主房间、典库、贮藏室、厨房等。</p> <p class="ql-block">少主书房</p> <p class="ql-block">  周氏家族最有钱的时候开了十多家的当铺,因而家中设有典库,并设有地窖。</p> <p class="ql-block">贮藏室</p> <p class="ql-block">  厨房的三元大灶,在三口大锅之间嵌有四个小锅,称为汤锅。在烧煮饭菜时,汤锅里亦加入水,饭菜烧好,汤锅水也热了。我们的祖先早就掌握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的技能。</p> <p class="ql-block">厨房一隅</p> <p class="ql-block">  从鲁迅祖居出来,西行数百步便来到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周家新台门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周氏聚族而居的地方,原有六进院落,八十多间房子,连后园即百草园在内占地4000平方米。</span></p><p class="ql-block"> 1881年9月25日,鲁迅诞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直至1899年出外求学。</p> <p class="ql-block">  1918年周氏族人因故将整座台门连同后面的百草园卖给东邻朱姓。房子经易主后,大部分被改建,所幸位于西侧的鲁迅故居得以保存。现在的鲁迅故居是2003年根据周氏亲友的回忆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  这是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模型,整座建筑还是六进宅院,但只剩原建筑的西侧一路(中路与东路均被改建) ,占地面积大大缩减,仅为580平方米,房间数量亦大为减少了。</p> <p class="ql-block">  鲁迅故居的第一进为台门斗,“德寿堂"依然是接待来访宾客及举行婚丧、祭祀等大型活动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第二进为平屋和长廊,现在为鲁迅家族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  第三进楼下西侧为鲁迅卧室,屋内的布置以原状陈列,墙上挂有鲁迅先生的照片,那张床还是当年鲁迅在绍兴工作时休息的原始物件。</p> <p class="ql-block">  第四至第六进分别是鲁迅家用餐、会客之处;鲁迅母亲和祖母的卧室以及厨房等。</p> <p class="ql-block">  第六进平屋有门通往百草园。那2000平方米的百草园可是鲁迅先生的儿时乐园,园中的草草木木满足了他的各种好奇心,蟋蟀等小动物给了他无穷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如今,光滑的石井栏仍在,高大的皂荚树换了新枝,菜畦、泥墙根也还保留着童趣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浏览了鲁迅祖居与鲁迅故居,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我的观后感,那就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祖居的特色是整座建筑保存非常完整,展示了清代台门官宦宅院形态以及民居文化面貌。</span></p><p class="ql-block"> 而故居因周氏家族家道中落,留下的西侧院落已风光不再,但是宅院的小道墙体挂满了爬山虎,小道两旁修剪有致的灌木丛一路延伸,<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给人以希望,逐梦前行。</span></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鲁迅故居,继续步行向西,不远处,“咸亨酒店”的广告牌赫然进入视线。咸亨酒店创建于1894年,由鲁迅的堂叔周仲翔创立,后因多次成为鲁迅的小说背景,成功塑造了“曲尺柜台”、“孔乙己”、“茴香豆”等经典意象,使之名扬四海.。</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来到这百年名店,必须得品尝一下醉虾、梅干菜扣肉、烧三鲜等特色菜,喝上些许太雕黄酒.……</p> <p class="ql-block">  咸亨酒店前,是一尊身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孔乙己塑像。</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百年老店已经发展成为集商贸旅游、文化休闲、餐饮连锁、食品加工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知名企业。</p> <p class="ql-block">  作为名士之乡的绍兴,鲁迅纪念馆、绍兴名人馆以及若干名人故居,短时间内无法一一参观浏览。然遗憾的是三味书屋因故而没能去成,只能留待下次,或是利用网络媒体神游了。</p><p class="ql-block"> 本次绍兴之旅的历史名城体验感还有来自于我们的下榻处——大禹·开元主题文化酒店(下文称度假村)。</p> <p class="ql-block">  先让我们感受一下住宿区域的外部环境。</p> <p class="ql-block">  再来共享一下我们庭院别墅的那一份浪漫与温馨。</p> <p class="ql-block">图片右侧便是我们的庭院别墅</p> <p class="ql-block">  小小庭园散发着浪漫气息,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好像互相低语着属于它们的秘密,而随风飘落的花瓣,则为我们的小院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客厅的典雅,卧室的温馨,如幻如梦。</p> <p class="ql-block">  度假村位于绍兴会稽山旅游度假区内,在古村落的基础上,酒店整体建筑群以独栋的松散形式沿禹陵江展开。</p> <p class="ql-block">  整体规划遵从古村落的自然生态环境,不破坏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理念,打造出以白墙墨瓦的明清建筑为主体,小桥流水穿插其中,祠堂、戏台、古街、石巷等景致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p> <p class="ql-block">古街</p> <p class="ql-block">  禹胄古村是大禹的子孙后代为先人守陵,聚集于大禹陵脚下而形成的姒姓古村落,古称守陵村。</p> <p class="ql-block">  度假村极具江南水乡民居风格,柔情浪漫,处处是景,景致如画。</p> <p class="ql-block">  度假村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应该归功于浙江开元酒店集团独具慧眼,将大禹姒姓家族后裔繁衍生息之地的古村落——禹冑古村,改建成集住宿、餐饮、娱乐与游乐等多种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主题文化度假村,同时为游客们传达着地域文化与历史文化,让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  在这4.45万平米的度假村内,专门设置了“禹裔馆”,还设有“绍兴市姒族研究会”、“浙江大禹文化发展基金会”以及旗下的“民祭大禹组委会”等机构。</p> <p class="ql-block">  禹裔馆原为姒姓台门祖宅,由大禹后裔姒承家于2004年捐赠给浙江省大禹文化发展基金会。</p><p class="ql-block"> 经重新修缮后的禹裔馆,通过“先贤大禹” “夏禹流芳” “禹祀千古” “禹裔源流” “禹迹寻踪”五大版块,展现了大禹事迹、祭禹典礼及大禹后裔的发展、变迁与现况,将大禹文化的传承有序陈列,供游客参观了解。</p> <p class="ql-block">禹裔馆大禹文化陈列视频</p> <p class="ql-block">  度假村里从事传统手工艺的年青创业者的作坊及店铺。</p> <p class="ql-block">  请欣赏一组度假村的美丽夜景。</p> <p class="ql-block">  这是度假村一套庭院别墅的图片,请注意红圈内隐约可见的人物,那就是与度假村相邻的大禹陵中的大禹塑像。</p> <p class="ql-block">  对于大禹,我们都是从小学课本里知道其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在过后的几十年里,很多人也许仍停留在这一治水事件中。</p><p class="ql-block"> 游览大禹·开元度假村以及大禹陵,让我对大禹及后裔的认知得到提升。</p> <p class="ql-block">  大禹治水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今河南·山东、河北交界地带)以及长江流域的部分地区(如岷江、汉水、淮河等)。有一种传说,大禹治水覆盖九州,可能是源于其治水方法的推广,将功劳归于他了。</p> <p class="ql-block">  大禹陵背靠会稽山,前临禹池。陵区占地面积40余亩,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由禹陵、禹祠、禹庙三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 大禹为何葬于会稽山?《史记》明确记载,大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大禹晚年东巡至越,崩葬于会稽山下。大禹之子启在会稽山下修建宗庙,每年春秋两季遣人祭禹。后来,大禹六世孙少康封庶子无余到越地,至此,无余及其后世代奉守禹祀,绵延至今四千余年。</p> <p class="ql-block">  大禹为治水耗尽心血与体力,摸索出一套“导”、“疏”结合的办法,历经十三年终于完成治水大业,成为中华民族的上古英雄,威名远扬。为缅怀他,自古代起就形成了大禹祭祀的传统习俗。</p> <p class="ql-block">  大禹祭祀的历史可追溯至夏朝启时期,后经秦、汉、隋唐至宋元明清各朝代发展完善,秦始皇、宋太祖等历代帝王均有参与或规范祭祀活动。1949年后,浙江省于1995年恢复公祭大禹陵,该祭祀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大禹陵内的秀丽风景</p> <p class="ql-block">  为期三天的绍兴之旅,收获多多,提升了认知,愉悦了心灵,最主要的是能够与<span style="font-size:18px;">坚持读报四十余年、偏好游览人文景观的“90”后母亲同游历史名城,甚是人生一大福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  在鲁迅故里风情街上,母亲遇到同龄者,相谈甚欢。</p> <p class="ql-block">酒足饭饱啦!</p> <p class="ql-block">  母亲乘坐乌篷船在度假村游禹陵江 ,等候过程中,码头管理员因其年龄大不同意上船,由于我们的坚持,得愿所偿了。</p> <p class="ql-block">度假村餐厅</p> <p class="ql-block">  祝愿母亲福寿绵绵,与我们继续十多年前的同游约定,推着您行走在又一座历史古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