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弦歌台》</p><p class="ql-block"> 《弦歌台》离《陈胡公祠》大概是二公里的路程,不远,走走就到了。以前就知道孔子在教化天下学子时困于陈蔡的故事,今天特地到此参观游览。 </p><p class="ql-block"> 《弦歌台》位于河南淮阳县城西南隅水静如镜的南坛湖中,这里红莲映日,碧荷连天,风景优美,景色宜人。 </p><p class="ql-block"> 《弦歌台》是纪念孔子当年困于陈蔡绝粮时弦歌不断而建造的。说的是当年孔子周游列国至陈国时,因陈国国君昏庸、楚军围困,孔子在断粮七日时仍坚持讲学,后得弟子子贡解围的故事。后来,当地百姓为纪念其精神,于湖中高台建《绝粮祠》,后改称《弦歌台》。</p><p class="ql-block"> 淮阳是孔子教泽所及之地,历代陈人建祠纪念他,教化后人不忘儒家老祖宗一生的困苦与艰辛。 现存《弦歌台》,为清乾隆四十八年重修。</p> <p class="ql-block">弦歌台孔子广场石牌坊</p> <p class="ql-block">孔子广场的孔圣人像</p> <p class="ql-block">圣像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弦歌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碑</p> <p class="ql-block">《弦歌台》大门</p><p class="ql-block"> 《弦歌台》位于城区西南隅弦歌湖中,整个建筑屹立于水中高台上。是为纪念孔子厄陈绝粮仍弦歌讲诵不止而建造的,又称"厄台"、"绝粮祠"、"圣人庙",是河南境内最大的孔庙,淮阳著名的古七台之一,其三进院落为"弦歌书院","弦歌夜读"为淮阳著名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 《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后汉陈敬王曾孙宠善弓射,…常于此台教弓……开元九年,移孔子庙于台上"。自此历经修复,现有门二进、大门立有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所立"弦歌台"三字石匾额。周围群房72间,主体建筑为大成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单檐歇山式,绿琉璃瓦复顶,周有回廊,以24根石柱擎托,正门两侧石柱上镌对联:"堂上弦歌七日不能容大道,庭前俎豆千年犹自仰高山"。</p> <p class="ql-block">照壁</p> <p class="ql-block">论语照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戟门</span></p><p class="ql-block"> 戟门即立戟之门。古代帝王外出,在止宿处插戟为门,因此而得名。唐朝时,庙社宫殿始有设戟之制。唐玄宗于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为彰显孔庙地位的显赫,故孔庙皆设戟门。此门为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建,康熙六年(1667年)重修。武官朝圣,必须解甲卸剑于此门前,以示对孔子的尊崇。</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p><p class="ql-block"> 。大成殿是孔庙主殿独有的殿名,出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此殿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重修,面阔7间,进深5间,单檐歇山式,绿琉璃瓦复顶,周有回廊,以24根石柱擎托,内塑孔子圣像及十哲像。正门两侧石柱联曰:"堂上弦歌七日不能容大道,庭前俎豆千年犹自仰高山",赞颂孔子在陈绝粮七日,仍弦歌讲经不止。</p> <p class="ql-block">孔子像</p> <p class="ql-block">孔子圣像及十哲像</p> <p class="ql-block">弦歌书院</p><p class="ql-block"> 弦歌书院始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名:知德书院。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名:崇正书院。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名:思鲁书院。清乾隆五年(1740年)易名:弦歌书院。自建院起,即为淮阳儒学圣地,白天书声琅琅,夜晚灯火通明,故明清时期皆为淮阳八景之一:弦歌夜读。</p> <p class="ql-block">留影</p> <p class="ql-block">藏经楼</p> <p class="ql-block">投壶游戏</p> <p class="ql-block">课堂</p> <p class="ql-block">陈国四子堂</p><p class="ql-block"> 孔子居陈期间,广收弟子,培养了人材。七十二贤中陈国就有四位,分别是颛孙师、公良儒、巫马施、陈亢。</p><p class="ql-block"> 颛孙师,字子张。仪表堂堂,度量宏大,崇尚伦理,讲究忠信,善于交际,是儒学八派之首,是"十哲"之一。</p><p class="ql-block"> 公良儒,字子正。身材高大,贤而有勇,《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他以私车五乘跟随孔子周游列国,负责孔子安全。</p><p class="ql-block"> 巫马施,字子期。他忠于儒家学说,义利分明,不贪富贵,勤政爱民,被后世视为官吏典范。</p><p class="ql-block"> 陈亢,字子禽。陈亢不仅聪颖过人,而且勤学好问,恪守礼法。他卒后葬于来凤岗村(今太康子禽村)。</p><p class="ql-block"> 陈国游历对孔子思想影响深远。虽然遭遇了绝粮之困,处于人生的困顿之际,他仍"泰然自若,诲人不倦"教导弟子们坚守信念,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p> <p class="ql-block">讲学堂</p><p class="ql-block"> 孔子"三十而立",开始收徒讲学,他大力推行平民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闻名遐迩。学生最多时据说有三千多人,身通"六艺"者有七十二人。讲学堂以雕塑形式再现了当年孔子讲学时的场景,以此纪念这位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p> <p class="ql-block">当年孔子讲学时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弦歌书院石碑</p> <p class="ql-block">弦歌台碑记</p> <p class="ql-block">弦歌台碑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