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文字 金竹声声</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图片 金竹声声 小菲</span></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出镜 金竹声声</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退休后,常去大兴安岭。屈指算来,这些年进进出出已有七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通常是选择在旅游淡季,机票价格、住宿费降到最低折扣。选用自驾、大巴、火车、搭顺丰车等交通方式,因此,省钱又能深度转遍大兴安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从大兴安岭的始点到终端,最高点到最低点,大兴安岭腹地以及最东端和最西端,本人的脚步已分期分段走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年的“ 五一”小长假刚过,大兴安岭地区乍暖还寒。暑期旅游高峰未到,正是淡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山东——黑龙江省的机票2.8折。绝佳时机,抢到机票便背起了行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走!到大兴安岭看达子香去!</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乘大巴从黑河到呼玛,又从呼玛乘大巴到十八站。全程G331国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兴安岭的最低点便是在呼玛县的三卡乡沿江村。那是一个紧靠黑龙江的村子。江对面是俄罗斯。</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黑河—呼玛—十八站—塔河—加格达奇。两位山东退休阿姨一路攻略,耗时15天,行进在大兴安岭林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路上,见证了东北人的热情与豪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也更加了解了大兴安岭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生存环境,更加懂得了那些长年在这片高寒地带上的耕耘者、开创者、建设者和守护者的艰辛与不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感激他们,固守在中国版图东北之东北的人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加格达奇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从塔河火车站乘绿皮火车在原始森林中穿越了三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加格达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加格达奇在鄂伦春族语言中意为“有樟子松的地方”。因为,当地盛产樟子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樟子松的树皮为棕红色,树干笔直,在阳光照射下油光发亮,很是好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加格达奇是大兴安岭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但在行政区划分上却是一个特殊的“飞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加格达奇隶属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但从地理位置上看,却是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境内。</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在加格达奇停留了两个晚上一个白天。只为做一件事:登上北山,去瞻仰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加格达奇城郊的北山公园山顶,有一座高纵入云的不锈钢雕塑。那是两根各宽1.3米,高20米的放大了的钢轨。两根钢轨的中部,是一个巨型铁道兵的兵徽。雕塑前的右侧有一块石碑,石碑上清晰的刻着:“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雕塑的正前方,则是一只昂首远眺的雄壮麋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因为一路舟车劳顿造成的腰椎间盘错位,使得我只能拄着登山杖爬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爬到半山腰,到达山坡上有樟子松环绕的烈士陵园祭拜烈士,然后继续向山顶走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走过一条长长的显得幽深的林间上坡路后,终于看到了那两根闪着银光的与树梢平齐的钢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拄着登山杖,穿着厚厚的保暖裤,腿脚吃力地登上了北山顶。山下,便是加格达奇城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位身着作训服的现役军人路过,友好地对我点头微笑。他问我是外地游客吗?我说是。我问他是森林消防队的吗?他回答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问大兴安岭地区除了这北山上有铁道兵纪念碑雕塑以及宣传栏外,可有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的纪念馆或博物馆?他回答说没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随之,我表达了我的感动,并大发感慨地说: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这段光荣历史,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建一个中型展览馆,让很多的人了解。让初心薪火相传,红色基因赓续。他对我的说法表示赞同。</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是一支负责铁道工程的技术部队。(包括铁路、隧道、桥梁、建筑、舟桥、通讯工程等部队)。平时主要负责参加国家铁路建设,同时担负着工程保障任务。战时则肩负着战区的铁路抢修、抢建任务。并保障军队的机动和作战物资的输送。</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在我军的兵种中,铁道兵是建国初期进入序列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事实上,早在1945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便在东北地区组建了一只武装护路队伍。后改为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1953年9月9日,中央军委决定组建铁道兵领导机关。铁道兵做为一个兵种,正式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1954年3月5日,铁道兵在北京正式成立司令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铁道兵的队伍出现,主要是因为建国初期各方面建设的大力需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那个特殊时期,铁道兵兵力最多时达到了40多万人。他们为祖国的铁路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们先后修建了鹰夏铁路、成昆铁路、贵昆铁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襄渝铁路、东北林区铁路、新疆南疆铁路、青藏铁路、以及北京地铁工程等大型铁路。为国家的国防和民生建设及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建国初期,我国的交通、矿业、通讯等基础工业急需大量木材。国家组织安排过两次开发大兴安岭,以解决社会主义建设的急需物资。但是,皆因大兴安岭“五月春雪七月霜,十月冰雪白茫茫。”的恶劣气候而导致失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64年下半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三、六、九师8万官兵,遵照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指示,奉命挺进大兴安岭。主要任务是修建贯穿大兴安岭腹地的嫩林铁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人迹罕见的高寒密林靠纯人力和简单劳动工具修筑铁路,是异常艰辛和极其危险的。但我们的铁道兵将士们肩负着国家的重任,背负着人民的期望,硬是以顽强的意志、昂扬的精神,与天斗,与地斗,在林区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克服了难于想象的重重艰难险阻,在八万里兴安大地上,谱写了一部前无仅有的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到 1983年底,我们的铁道兵将士在夏天蚊虫叮咬、野兽袭击,冬天零下四五十度的高寒地带爬冰卧雪、风餐露宿,在机械化上不去的恶劣环境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硬是靠着肩挑人扛、手脚并用,奋战了整整20年。共修建了铁路792公里,桥梁124座,隧道14座。为开发林区,建设边疆、支援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们当年建造的桥梁现在依然还在使用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们当年修建的铁路依然像一条条巨型长龙蜿蜒于莽莽大兴安岭。</b></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22px;">只是,铁道兵做为中国军队早期的建制序列,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已被全部取消了番号。但是,在大兴安岭的林海雪原,关于铁道兵和他们的光辉历程,在各族人民的记忆中却永不湮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一条条劈开高寒禁区的铁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用青春、汗水、鲜血和生命铺垫的。是铁道兵英雄故事的伸延。那北山公园山顶上的铁道兵纪念碑和雕塑,便是英雄铁道兵精神烙入大兴安岭林区各族人民心中永存的印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792公里铁轨,124座桥梁,14座隧道。共牺牲了我们300名铁道兵战士,平均每铺2公里铁轨,就有一名战士永远地倒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五月的大兴安岭,雪白的稠李子花和山丁子花开得如飞雪如浮云。加格达奇的北山上和城区街道两旁,花海香雪闪银光。我想,这或许是为纪念铁道兵而种植的吧。</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离开加格达奇时,回望北山。我对同伴说:我要把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的故事讲述给大家。用笔、用嘴,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历史远去,精神永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致敬!中国铁道兵!</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