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人,一一难忘的小学生活(4)

蓝梦

<p class="ql-block"> 第一个运动会</p><p class="ql-block"> 我刚进入小学不久,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便是学校举办的那场运动会,当天,现场热闹非凡,这也是我人生中参加的第一个运动会。那天,邓小平、贺龙同志和他们的夫人都前来观看。两位夫人身着碎花连衣裙,显得特别优雅,特别是贺龙的夫人,脖子上还系着一条飘逸的纱巾,随着微风轻轻舞动,在童年的我眼中,觉得美极了!</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邓小平和夫人卓琳</p> <p class="ql-block">贺龙和夫人薛明</p> <p class="ql-block">贺龙和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  贺龙的大儿子贺小龙(后来改名叫贺鹏飞),曾和我在同一个班。他小时候十分调皮,我和他的课桌前后相邻,他坐在我后面,常常搞一些小恶作剧。他会把毛笔尖蘸满墨汁,悄悄对着我的背放在桌子边上。只要我背一靠过去,背后衣服就会染上几道黑墨,惹得我又气又恼。不过,因为他父亲工作变动的原因,我们同窗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十分短暂。</p> <p class="ql-block">贺龙51年全家照,右一男孩贺小龙(贺鹏飞)</p> <p class="ql-block">  西南局撤销,学校的转折</p><p class="ql-block"> 1954 年,西南局撤消,这对于我们学校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这一年,学校里大多数学生的父母被调离重庆,同学们如同候鸟迁徙一般纷纷转学。曾经热闹的班级,最后只剩下我、雷咏雪、高原、石树文、钱小英、周长亭等六七个学生,原本充满欢声笑语的教室,一下子变得空荡了许多。后来,西南人民小学和重庆小学合并,学校也正式更名为重庆市人民小学。</p><p class="ql-block"> 长大后,我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才了解到这段历史背境:</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为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进行各项社会改革,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稳定社会秩序,决定在中央和地方之间,沿用革命战争年代的大区制度。为加强党对各个大区的领导,在各大区所在地设立中共中央的代表机关——中央局。</p><p class="ql-block">作为党在西南地区最高领导机关的中共中央西南局,筹建于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途中。1949 年 7 月 16 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西南局。10 月 13 日,中共中央任命邓小平为西南局第一书记,刘伯承为第二书记,贺龙为第三书记;同时任命刘伯承为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贺龙为西南军区司令员、邓小平为政治委员,分别统筹进军西南和管理建设西南的党政军工作。</p><p class="ql-block">邓小平、刘伯承、贺龙调中央工作后,1952 年 9 月,中共中央又决定宋任穷、张际春、李井泉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第二、第三副书记。中共中央西南局是中共中央在西南地区的代表机关,对西南的重庆和四川、云南、贵州、西康四省一市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实行全面领导。</p><p class="ql-block">1954 年 4 月,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适应国家的计划经济建设,加强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span>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决定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同年4 月 27 日,中共中央正式作出撤销大区一级党政机构的重大决定。遵照中央的决定,中共中央西南局于 1954 年 12 月宣布撤销。</p><p class="ql-block">由于重庆是当时的西南大区所在地,是大区直辖市和中央直辖市,因而设于重庆、冠以“西南”二字的除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行政)委员会外,还有众多的西南大区一级的机关、团体、学校、商场等。所以西南局撤销后,很多干部被调离重庆(我们班大多数同学的父母是调到北京,也有的调省会城市成都)。当时我妈妈在党校学习后调离西南妇联,已经是重庆市的干部,所以我和班上少数几个同学留了下来,继续在这片熟悉的校园里学习和生活。</p> <p class="ql-block">邓小平、刘伯承、贺龙</p> <p class="ql-block">左起:邓小平、张际春(中共西南局组织部长兼纪监委书记)、刘㑑承</p> <p class="ql-block">右起:邓小平、刘伯承、贺龙</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西南局机关</p> <p class="ql-block">西南局机关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 两校合并后的趣事</p><p class="ql-block"> 两校合并后,校园里呈现出一种复杂而又充满活力的氛围。我们原来西南人民小学的女生和新合过来的重庆小学的女生,就像两条尚未交汇的河流,很长时间都难以融合到一起。</p><p class="ql-block">我们西南人民小学这边以高原为首,她就像一个小领袖,带着我们这一群女生。而重庆小学那边似乎是以黎小英为首,她是个非常漂亮的姑娘。后来我看了电影《神秘的旅伴》,里面的女主角小黎英让我瞬间想起了她,她们的气质和模样竟有几分相似。</p><p class="ql-block">重庆小学的女生还分成了两派,温儒渝她们是少数派。温儒渝眼睛大大的,像两颗明亮的黑宝石,能说会道的她就像一只灵动的小百灵。她的父母亲都是网球教练,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后来成为了重庆市少年女子网球冠军。</p><p class="ql-block">我和雷咏雪因为家庭情况有些相似,她的父亲就是原川东地下党的领导人王璞烈士,母亲就是牺牲在渣滓洞、白公馆的左绍英烈士(监狱之花的妈妈)。相同的经历让我们彼此亲近,平时关系特别好,派别观念在我们心中并不强烈,但和原西南人民小学的更亲近点。</p><p class="ql-block">后来,我们西南人民小学的女生和黎小英她们很快和好了,就像久别重逢的朋友,之前的隔阂烟消云散。但和温儒渝她们的矛盾似乎持续了比较长的时间,这还成了男生们关注的事情,就像一场小小的风波,在校园里泛起了涟漪。其实到现在我都回忆不起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矛盾,不过在老师和男同学们的耐心调解下,这个矛盾最终还是解决了,就像雨过天晴,校园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p><p class="ql-block">和好的那天晚上,我印象格外深刻。我们班上全体男生为我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庆祝晚会。那是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皎洁的月光洒在临近校门口的大操场上,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银色的薄纱。我们全班同学把凳子搬到了操场上,围坐在一起。</p><p class="ql-block">男生们准备了好多精彩的节目,最令人难忘的是温儒林带领四个小个子的男生表演的青海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温儒林用清亮的高音领唱"半个月亮爬上来",四个小男生跺着脚和声:"咿啦啦,爬上来";当唱到"照着我的姑娘梳妆台"时,稚嫩的和声再次响起:"咿啦啦,梳妆台".....<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们欢快的节奏和纯真的歌声,让整个操场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span>说实活,平日里鲜少与男生说话的我,没想到,他们竞有如此好的嗓子,能唱得如此之好。</p><p class="ql-block">​他们欢快的节奏和纯真的歌声,让整个操场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p> 文中插图取自网络和AI <p class="ql-block">  这段校园时光,就像一本珍贵的相册,记录着我们的成长、欢笑。那些曾经的人和事,如同相册里的照片,虽然岁月流转,但依然清晰如昨,成为我心中最美好的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