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算是个伤感的地方,2000年悉尼奥运会主会场。那次的申办,即1993年的申办我们输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输在哪里莫衷一是。一说美国打压。一说悉尼行贿。一说我们轻慢了奥委会官员。一说我们各项准备不足……</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悉尼提出的申办理念是“绿色奥运”“分享奥林匹克精神”。</p><p class="ql-block">我们提出的是弘扬奥运精神,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体育发展,展示国家形象。</p><p class="ql-block">年轻的杨澜参加了申办工作,她意识到中外无法找到价值趋同的话题。甚至多数工作人员英语不能过关。当奥委会官员宣读申办者名单时,我们的人误以为申办成功欢呼跳跃,在世界面前尴尬了一回。申办失败杨澜立即赴美留学,她想去理解世界。</p><p class="ql-block">00年的申报我们成功了。</p><p class="ql-block">那一年我们的理念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可能主题口号更打动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p><p class="ql-block">昨天参观悉尼主会场,印象深刻的是柱子,儁刻着建设者的名单。</p><p class="ql-block">此类做法我在欧洲在北美都见过,不过那是二战阵亡将士的名单。美国深陷越战韩站阵亡人员名单。其实我们也有了,东北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就儁刻了长名单。</p><p class="ql-block">我扯出这几句仅仅是是因为悉尼市政府记得住参与奥运设施建设的普通劳动者的名字。</p><p class="ql-block">我们尊重个人,承认个人有价值,这个世界就是多彩的世界。</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