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6月14日下午,由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主办,中共策勒县委、策勒县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策勒沙漠研究站(国家站)承办的“决战沙海·科技赋能·产业驱动学术研讨会”三个分会论坛在策勒县国润酒店同时举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乡村振兴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菊芋治理荒漠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乌鲁木齐市南通商会会长沙亚东参加本次论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决战沙海·科技赋能·产业驱动”学术研讨会主会场</span></p> <p class="ql-block">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刘东生会长向大会致辞,为大会明确了治沙事业与沙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战略思路;自治区林草局党委副书记、局长托乎提·热合曼、策勒县委书记贺山峰、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原副书记、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刘顺达、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党委副书记、局长王文军分别为大会致辞。大会还宣读了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沙祖康大使、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会长权顺基、欧洲对华关系促进协会主席马克、西班牙前首相何塞·路易斯·罗德里格斯·萨帕特罗、法国国家工业促进委员会副主席兼国际委员会主席吉尔斯—亨利·加拉尔特等向大会发来贺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乌鲁木齐市南通商会会长沙亚东参加论坛</span></p> <p class="ql-block">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文斌;中国科学院策勒沙漠研究站站长、研究员曾凡江,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柳本立,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李钢铁等31名专家学者将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分别在决战沙海,荒漠化防治的攻坚行动、科技赋能,荒漠化防治的创新实践、产业驱动,荒漠化防治的发展路径三个分论坛做主旨报告。</p><p class="ql-block"> 在科技赋能,荒漠化防治的创新实践论坛现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柳本立带来了《高寒荒漠地区光伏电站与生态环境协同设计技术》的报告。报告指出,在建设沙漠光伏电站时,除了考虑发电行业的经济效益指标,还需综合考量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生态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实现光伏产业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上海巷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龙以《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荒漠化治理的新探索》为题,分享了公司在荒漠化治理实践中的创新理念与技术应用,为与会者提供了新质生产力驱动下荒漠化治理的新思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贾文茹在《垄状微地形对土壤风蚀的影响》报告中,通过深入研究,揭示了垄状微地形在防风固沙中的作用机制,为荒漠化地区的土壤风蚀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庆的《农田风蚀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及保护性耕作研究》,深入分析了农田风蚀对土壤肥力的破坏,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对荒漠化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沙亚东陪同中央和国家工委紫光阁杂志社原副总编辑、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菊芋荒漠化治理专委会委员裴季壮(右二)参观和田菊芋产业园</span></p> <p class="ql-block"> 6月15日,与会人员还将前往新疆昆仑山生态保护区考察新疆昆仑山生态保护及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创建情况;前往策勒县农民防沙治沙综合示范点参观生物和工程治沙技术;前往策勒县中国科学院策勒沙漠研究站参观防风固沙荒漠治理情况;前往新疆沙漠枣业基地参观防沙治沙及红枣产业发展、精深加工情况;前往达玛沟沙漠田园综合体参观沙漠生态修复、土壤沙化治理情况。</p> <p class="ql-block"> 本次研讨会聚焦“科技赋能,荒漠化防治的创新实践”,汇聚了来自科研机构、企业的众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荒漠化防治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创新模式,为新疆乃至全国的荒漠化治理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案,为助力北方沙区生态保护与产业可持续发展,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治理体系,产生积极的影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