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诗之陕南秦岭游(二)--扶风访法门,夜栖太白山

追梦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0日(第2天) 山西侯马市--陕西扶风法门寺.古镇--太白山</p> <p class="ql-block">昨天从北京出发,赶路 800 公里,夜宿山西侯马市。</p><p class="ql-block">今晨,侯马城刚刚氤氲在朝阳的光辉中,我们就踏着朝阳的金边,拖起行李装车,迫不及待启程了。</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将踏入陕西地界,要边读着杜甫“秦中自古帝王州”的诗句,边去探访秦岭余脉环抱中--关中阡陌间的“皇家第一寺院”法门寺。这座被称为“关中塔庙始祖”的千年古刹,因供奉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唐代国寺,曾见证八次皇家迎奉佛骨的盛典。那些被八重宝函封存的秘密、地宫中鎏金铜浮屠映照的盛唐光影,该藏着多少未被诉说的诗与往事?</p> <p class="ql-block">滚滚车轮碾碎了侯马清晨的宁静,带领我们来到了侯马北高速路入口。这里,就像一扇通往“秦中自古帝王州”的时空门 ,我们带着杜甫的诗句,要在这条快速路上,把盛唐的诗韵从历史里“接”出来。</p> <p class="ql-block">此时,我们行驶在了G5京昆高速路上。随着车的前行,前方一块高高的绿牌渐渐来到眼前,原来是绿底白字“山西人民祝您一路平安”的晋陕省界牌。哦,穿过这个界牌,我们将带着山西人民的祝福,进入“秦中自古帝王州”的陕西了。</p> <div>从界牌延伸线向前,转头右望,眼前为之一亮。原来山西的山水田园,正以一幅庞大立体画卷铺展 —— 金黄庄稼如绒毯平铺大地。庄稼尽头的河水泛着银光,河风裹着晋地的土味,直往我们这边扑。再往远看,河对岸绵延大山仿佛卫士,守护着这 河、这田。</div> <div>把视线移回到前方,哇,一座高大的白色巨塔直向我们扑来。塔身扯着粗粗钢索,在蓝天碧水间,将巨型大桥紧紧牵拉。这就是连接晋陕的龙门黄河大桥。瞧,它多像一条钢铁巨龙,要带着我们从晋地“跃”进陕西,去寻那“秦中帝王州”的千年故事。</div> 扭头放眼望去,那就是天上来的涛涛黄河之水哟! 瞧,李白诗里的磅礴,正从眼前淌过。那远处山峦、工厂、绿树、风电,在蓝天底下,像是给这“天上来水”配的人间画框。千年来,黄河没变,变的是两岸烟火气息,可不管咋变,这“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意,总在人间流淌! 过了黄河,李白诗里的“天上来水”还在后视镜里泛着光,我们已闯进了陕西地界。车往前奔,那一栋栋、一排排望不到头的楼房,顺着高速路直往蓝天里长,像列队的哨兵,把“欢迎入陕”的讯号,从车窗灌进我们的心房。 已是9点40分了。此时,我们来到了韩城服务区,在这稍作休息,攒足精神,再去追“秦中帝王州”的下一段精彩。 <div>继续启程。车轮追着远方跑,蓝天下,路旁树木红粉杂着新绿,一路铺向天边。它们是要给 “帝王州” 捎话:“呆会儿,一帮愣头青要闯进你这儿来啦!”</div> 行在路上,车内流淌着悦耳音乐,车外铺开旖旎风光,满满爱意又涌入心田,瞧,前方“中国酥梨之乡、西甜瓜之乡”蒲城,正张开怀抱迎接我们哪! 瞥一眼路边里程牌,嘿,不知不觉,我们已在G5这条路上跑了1000公里啦! 12点26分,我们离开G5,改道扶风方向。出高速,12点48分,魅力乾县又在前方欢迎我们呢! <div>已是中午时分,我们在县城邂逅特色面食 “裤带面” 。这筋道的面条,正是 “关中八大怪” 里 “面条像裤带” 的主角,裹着臊子、浇上油泼辣子,吃得人酣畅淋漓。刚入陕,就被这口烟火气狠狠拿捏,也算懂了当地人喊它 “biangbiang 面” 的奇妙,毕竟那复杂写法,电脑都难 “招架”,只能用读音凑数啦!</div> 饭后继续启程。随着车的前行,一组两人的雕像渐渐映入眼帘。那是谁? 原来不经意间,我们已闯入“帝王州”。环岛中央,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二圣并立”的雕像,在蓝天映衬下愈发庄严肃穆,这是乾县西大街独特的地标风景。往北 6 公里梁山,藏着关中唐十八陵之一的乾陵,夫妇合葬墓早已成闻名的乾陵景区,而眼前雕塑正是景区“前哨”。可惜行程匆匆,无缘深入陵址,那就借环岛这组雕像,遥想千年前的风云,让历史韵味悄悄漫进心里吧! 绕过二圣雕像,我们直向扶风县而去。 14 点 50 分,我们一脚迈进扶风县的地界,绕过这座假山盘踞的环岛,法门寺的影子仿佛已在前方招手,马上就能探进千年佛韵里啦! <div>来到法门寺门前啦!</div><div>一抬眼,黑台座上趴着只“大铜龟”,敦实的身子,带岁月感的纹路,配上背后古塔与绿树,活脱脱被时光派来的 “守寺灵物”,默默陪法门寺走过千年啦!</div> <div>这就是法门寺的真身宝塔!东汉末年,寺院在扶风县落地生根,1700 余年里,因佛指骨舍利成皇家敬仰的圣地。“因舍利置塔,因塔建寺” 的故事,早被岁月揉进古塔砖石缝隙,每一道纹路,都在默默诉说当年的缘起与传承。</div> 望着这高高的古塔,千年佛韵扑面而来。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佛的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使诸鬼神于南阎浮提,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 唐朝法门寺因佛指舍利成皇家寺院,帝王信供养佛骨可保国昌,定“三十年一开”制 。8 位皇帝 6 次迎佛骨入宫,施舍大量珍宝,如武后造九重宝函,唐懿宗对舍利尊崇至极,说“生得见舍利,死而无憾”。公元 874 年佛骨封入地宫,1987 年重现,封存超千年 。 法门寺现为 5A 级景区,面积大、建筑丰富。修缮后保留“塔前殿后”格局,以真身宝塔当寺院中轴,顺着走,塔前是山门、前殿,塔后立着大雄宝殿,西院还有法门寺博物馆,逛的时候能看到多功能接待厅、珍宝阁这些建筑,路线清晰又有看头。 逛法门寺回廊时,阳光在木梁上晃啊晃,本盼着能探进地宫瞧瞧,结果没开放,只能对着这长长的廊、墙上的字,把遗憾悄悄存进心里啦! 望着眼前红墙飞檐的珍宝馆,本想进去瞧瞧地宫文物的余韵,可惜时间追着跑,只能把这扇门的遗憾,留给下次相逢啦! <p class="ql-block">走到这儿,见朱庆澜雕塑,才知他是护法门寺地宫的英雄。早年从军,后投身救济,1939 年修寺时,清理出的宝物依规封存,发现地宫入口也叫停挖掘,立誓保密,护地宫避过战乱。</p><p class="ql-block">还有释良卿,10 岁出家,1953 年任住持。文革时为护佛指舍利,以自焚抗红卫兵,牺牲性命守住地宫秘密 。</p> 法门寺藏在葱郁古木间,静谧得像被时光轻轻包裹。偶然听说白居易写过“法门寺前古木森,钟声悠扬入云深”,真假不重要啦,眼前这树影,这宁静,早和诗句里的意境缠在一起啦! <div>接着,我们来到了法门寺核心景点之一“合十舍利塔”前。远远望去,双手合十的塔体气势恢宏,在蓝天的映衬下,散发着庄严而神秘的气息,仿佛在无声诉说着佛文化的厚重与深邃 。</div> 随着脚步的移动,从远观的震撼,到近赏时被台阶、浮雕、石象勾勒出的空间层次吸引。合十舍利塔不再是单一的 “建筑符号”,而是与广场、附属景致连成一幅立体长卷 。 合十舍利塔以双手合十为造型,呼应佛教合十礼,传递对佛的敬仰虔诚,也体现佛教和合、和睦、和谐、和平思想,还内含唐代宝塔造型,实现历史与现代融合,象征宇宙法界包容。 这座塔总高148米,相当于50层楼高。它不仅在建筑风格上融合了古今中外的精华,还采用了现代技术,气势恢宏,成为佛教建筑的典范‌。 合十舍利塔内部供奉着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如今,据说这些舍利在阴历初一、十五、周末和法定节假日会升起供游客瞻仰,具有浓厚的宗教和文化意义‌。<br> 站在塔前,1500米的“佛光大道”笔直铺展,尽收眼底。两旁日光、月光菩萨巨型造像静立,像默默守望着这条通往信仰深处的路。<br> <div>16 点 10 分,带着法门寺的历史余韵,我们踏上前往扶风西府古镇的新旅程,期待下一段的惊喜。</div> 西府古镇坐落在扶风县城关镇关中风情园旁,一边挨着古色古香的民俗体验地,一边开启汉唐风情之旅,位置找起来超方便。 西府古镇是扶风县 2009 年启动建设的重点景区,主打汉唐体验式风格,把民俗饮食、汉唐文化、影视拍摄这些元素融在一起,逛着就像穿越到了古老的市井中...... 这老石槽(看着像马槽子 ),雕花细腻,摆在这儿满是古雅韵味,太精致啦! 这大圆石(看着像老石磨 ),以前该是干农活的 “老伙计” ,如今静静趴在这儿,身上雕刻的花纹还这么漂亮,时光磨不掉的精致,藏着多少故事呀! 在这里仿佛穿越汉唐,或许因非节假日,又或许是时间不巧,游人稀少,满是静谧。 古旧建筑旁,孩子们笑着闹着荡秋千,夕阳把砖石染成金黄,也给他们脸蛋添上一抹暖红,这画面,把古镇的静与童真的闹,融成最温柔的时光。 从汉唐古韵里抽身,17 点 20 分,我们告别扶风去往太白山。路过交通环岛,中央周原鼎气势恢宏,引人注目。扶风本就是西周发祥地,“西周大克鼎” 出自法门镇,以青铜地标呼应历史,太妙了! 夕阳把前路染成了金黄色。到太白山还有 60 公里,得踩紧油门加快速度,在这条金路上去往李白描绘的蜀道喽! 17点30分,在法门寺收费站上G30连霍高速! 几分钟后,我们就来到了太白山收费站,从这里下高速,前往太白山景区啦! 沿着公路一路向南,夕阳的余晖倾洒而下,西汤峪河像被镀上一层金纱,在暮色里勾勒出柔美的剪影。 前方,太白山的轮廓已隐隐浮现,路牌坚定指向它,看来我们离太白山越来越近,很快就要抵达啦! 车向前行,宏大画面在前方铺展,只见山峦起伏层叠,峰林犬牙交错,如海浪压境;夕阳染云成金,在空中游走翻滚,哇,好一幅绝美的夕阳盛景啊! 伴着夕阳余晖,期待已久的目的地秦岭主峰--太白山,终于到啦! 今晚,我们就要入住太白山下这个被青山环抱的美丽小镇了。站在小镇高处放眼望去,太白山如龙蛇逶迤在秦岭间,不禁遥想李白诗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古路,如今会是何等模样?这场读诗之旅的未知相遇,让我们充满了期待…… <div>今晚,我们住进了这家客栈。推开门,宽敞房间里透着温馨,明亮窗户像画框,把外面的山水框成景。一想到明天就要奔赴太白山之约,我们的兴奋劲儿瞬间漫上心头,连空气里都飘着期待的味道!</div> <p class="ql-block">出来两天,净在路上跑啦!今晚队员们围坐聚餐,要把对太白山的期待先唠一唠,再狠狠地为明天登山装满“子弹”!哈哈!</p>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