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元旦,2006年10月6日,由贝聿铭设计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馆内藏文物34011件/套,珍贵文物9734件/套,其中一级品222件/套,二级品829件/套,三级品8683件/套。</p> <p class="ql-block">时尚、大气、节奏明快的中式大厅,把繁琐传统与现代简约衔接得如此流畅完美,这种超越大众习俗的前瞻性就是大师作品思想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苏博印象”是家乡人民对“现代主义建筑最后大师-贝聿铭”最真诚的怀念致敬,出生于广东广州,原籍浙江兰溪,祖籍江苏苏州,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生前是Pei Partnership Architects建筑顾问。</p> <p class="ql-block">“吴国北方朋友”文献中晋、吴本是姬姓同宗,吴乃大王之昭,晋为武王之穆。吴国困于东南泽沼,除泰伯、仲雍让贤之名,先君事迹失载于诗书经传;展览以「申公巫臣出奔」的历史事件为引,分为出奔、委质、聘问、会盟4个单元。</p> <p class="ql-block">晋叔家父方壶是一件西周青铜器,1992年出土于山西临汾曲沃县晋侯墓。这件方壶造型别致、雄浑,大气稳重,被认为是西周青铜方壶中的扛鼎之作,是迄今为止最为华丽的铜壶之一。</p> <p class="ql-block">“王子于戈”它上面文字很有特点,它是用当时流行于楚国跟吴越地区的一种“鸟书”,就是它的笔画像鸟一样,常用错金的形式来镶嵌在器物之上,非常精美。</p> <p class="ql-block">真珠舍利宝幢,宋代文物,高122.6厘米。1978年在瑞光寺塔第三层天宫中发现,存放在两重木函之中。黑色外木函正面有两排白漆楷书“瑞光院第三层塔内真珠舍利宝幢”。</p> <p class="ql-block">梅瓶使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烧制呈色湛蓝苍翠,伴有铁锈斑痕胎体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减少了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的变形率整个器物端庄厚重,青花浓艳。</p> <p class="ql-block">按比例缩小制作的这些“迎神纳财”民俗小摆件,生动展示了农历正月初五迎接财神护国公场景,它是集红木小件、泥塑、玉石雕刻、刺绣等苏州传统工艺一体的苏州文化精品佳作。</p> <p class="ql-block">“墨戏堂”位于馆内东北角一处封闭庭院内,庭院仅北向有一入口,直通建筑体北向开口。该建筑居场地北部,坐北朝南,定位为宋式江南民间厅堂建筑。</p> <p class="ql-block">贝聿铭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点是内庭院,内庭院将内外空间串联,使自然融于建筑。新馆建筑与创新园艺是互相依托的,设计了一个主庭院和若干小内庭院,布局精巧。</p> <p class="ql-block">这种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一体。山水园的假山用片石来摆放,就是将浑厚的大石头切片,再高低错落排砌,营造出米芾水墨山水画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玩火戏水是人生来具有的顽皮本性,与鱼儿互动亲水台阶上这些男女老少尽情释放无邪的童年乐趣,究竟是与逗鱼同欢,还是被这些色彩斑斓的水中生灵戏谑得不知方向,丝毫不影响这道美丽的风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照片全是原创,建筑与文物的介绍多以官方为主,特此声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