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印尼侨领江淼成回到梅州老家,和家乡的年轻企业家们相见。江淼成是我的堂叔,他虽生于印尼,但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他致力于促进印尼新生代企业家和中国年轻企业家的交流,让他们做成生意并学会中文了解中国文化。最近中印尼新生代“在一起”联合会在广州成立,江淼成当选为荣誉主席,中印尼经贸合作受到了广东省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初次搭乘高铁奔赴梅州,从广州到梅州仅需约一小时五十分,舒适轻松,车厢内满是低头看手机的旅人,却无一人外放声音,车速在一百多至三百多间有序切换,中途仅停靠一站,下车瞬间,仿若踏入全新天地。广东北部山区的开阔,将肆虐海南与粤西的台风远远甩在身后。</p><p class="ql-block"> 在梅江区侨联主席廖翠娟指引下,我陪同印尼侨领江淼成走访梅州青年企业家。首遇梅州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梁良与“满意哥”李满意,二人热情洋溢。梁良身为“创二代”,继承父辈事业,其生产的除尘设备远销非洲、东南亚;李满意投身外贸,打造服装品牌“撒哈拉娜娜”,还热衷挖掘梅州文化,展示客家人南迁长轴,设计富含梅州韵味的T恤。</p><p class="ql-block"> 堂叔江淼成多年来致力于推动印尼与梅州年轻人交流,近期成立的中印尼新生代企业家“在一起”联合会,成功组织印尼年轻企业家来粤。在梅州,渴望与世界接轨者众多。家乡新田的廖志发,专注皮带生产,产品全部外销,“柏盛”品牌在印度家喻户晓,他曾在义乌12年、在泉州16年,将多年积累的经验带回,扎根家乡办厂。工业区内,来自江西、说着流利客家话的陈宜朋,其生产的汽车排气管等产品畅销欧美,面对贸易战,他从容应对,灵活调整销售策略。他怀惴一本护照,全球通行,良好记录令他畅行无阻,一年当中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外。</p><p class="ql-block"> 这场梅州之行,始于堂叔江淼成一句邀约。深知他怀揣使命,一心想为中印年轻人搭建交流平台,期望通过生意往来,让中文学习与文化交流自然生长。在印尼,人们学习中文的热情高涨,一些印尼年轻人甚至可以教华人二代学习中文。</p><p class="ql-block">出生于印尼的堂叔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他18岁时,他的父亲积劳成疾离世,他牢牢记着父亲一世无力返乡的遗憾,叔公去世时还不到60岁。几年前我第一次踏上印尼的土地,在勿里洞拜祭叔公,也就是淼叔的父亲江季明。去印尼之前我的父亲嘱咐我,在叔公的坟前要五体投地,跪拜叩头。因为父亲已经无力亲自到印尼,他忘不了在那些饥寒交迫漫长的时光里,印尼的叔叔一家人是怎样救济家乡的。</p><p class="ql-block">短短几天,梅州的活力与包容、人们的开拓精神;还有亲情和乡情,许多老故事和许多新的朋友皆化作独特印记,镌刻心间。</p> <p class="ql-block">梅州市侨联主席汤志平和印尼侨领江淼成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如今他们又在梅州相见。</p> <p class="ql-block">淼叔和梁良在一起。梁良现为梅州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p> <p class="ql-block">满意哥展示梅州T恤</p> <p class="ql-block">现在梅州办厂的江西人陈宜朋。</p>